黑龙江2012年自考050113课程考试大纲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8990055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2012年自考050113课程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黑龙江2012年自考050113课程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黑龙江2012年自考050113课程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黑龙江2012年自考050113课程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黑龙江2012年自考050113课程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2012年自考050113课程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2012年自考050113课程考试大纲(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 中国古代文学与教育(二)考试大纲中国古代文学与教育(二)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 782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二九年十月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课 时:90 课时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教育独立本科段专业的一门重要 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和检验应考者专业基础知识得意门重要理论性课程。 本课程重在培养应考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现象的全面把握,不仅要全方位地认识每 一时代各种文学现象发生的诸多原因,以及各个时代文学现象之间的复杂的关系,同 时还要深入理解每一位文学家

2、的文学思想、创作风格。从而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生的 历史。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 第一章 宋辽金文学的概说(1 课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使考生了解宋辽金时期的社会历史概况和文学发展概况,特别是宋代文学的发展阶段 及各阶段文学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本章所列知识点中,重点是北宋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 二、课程内容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宋辽金时期的社会历史概况 (0.5 课时) 第二节 宋辽金时期的文学发展概况 (0.5 课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北宋前期诗文创作概况,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宋初诗文基本沿袭

3、晚唐五代浮艳文风。 (2)诗有白体、晚唐体、西昆体等流派。 (3)文则以骈丽四六为主。 (4)宋仁宗时,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 2北宋后期文学概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此期为北宋诗文发展的高峰。 (2)代表作家主要有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 (3)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第二章 宋初文学(2 课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使考生了解宋初诗文发展特点,以及三个主要作家群的创作情况,重点是王禹偁的诗 文成就。 二、课程内容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宋初诗文 (0.5 课时) 第二节 王禹偁 (1 课时) 第三节 西昆体(0.5 课时) 三、考核

4、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宋初诗文概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宋初诗歌对晚唐五代诗风的继承。 (2) “白体诗” 。 (3) “晚唐体” 。 (4)柳开的文学主张。 2王禹偁的创作观念及其诗文创作,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1)王禹偁取法韩、柳 ,主张文应“传道明心” 。 (2)王禹偁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期。 (3)王禹偁后期诗歌特点。 (4)王禹偁散文成就。 3西昆体概况,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1)西昆体名称由来。 (2)西昆体艺术特征。 (3)西昆体对李商隐诗风的继承。 第三章 北宋前期的词(3 课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

5、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北宋前期重要词家晏殊、晏几道、张先、范仲淹词作的艺术风格 和特色,特别是柳永在词的题材、体制、手法等方面对宋词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本章所列知识点中,重点是柳词的新变。 二、课程内容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晏殊等北宋前期词人(1.5 课时) 第二节 柳永(1.5 课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晏殊词的艺术特色,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笔调的清雅化。 (2)言情的细腻化。 (3)情思的哲理化。 (4)境界的高远化。 2晏几道词的特点,要求达到“综合运用”层次。 (1)在题材内容上,小山词以恋情为主。 (2)在艺术手法上,小山词善于通过建构梦境或追

6、怀往事来营造缥缈幽微的意味空间。 (3)在整体风格上,小山词以语淡情深、曲折细腻著称。 “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3张先词的影响风格及影响,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1)张先的词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恬静朦胧的词境,藉此表达青春易逝、惆怅无限的人生感慨。 (2)张先在宋词发展上有一定承前启后的作用。 4范仲淹词的艺术特色,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1)题材的扩大。 (2)体制的发展。 (3)手法的丰富。 第四章 北宋中期文学(3 课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考生了解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因、过程。特别是欧阳修的

7、文学观念和创作成就 及在诗文革新中的地位、影响。以及梅尧臣、苏舜钦和王安石等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创作。 本章所列知识点中,重点是欧阳修的文学观念和诗歌风貌 二、课题内容二、课题内容 第一节 欧阳修的散文与诗文革新运动(0.5 课时) 第二节 欧阳修的诗与词 (1 课时) 第三节 梅尧臣与苏舜钦 (0.5 课时) 第四节 王安石及其他作家 (1 课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概况,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欧阳修的文学主张,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1)强调重道以充文。 (2)强调道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 (3)强调文道并 (4)提出了“穷而后工”说。

8、 3欧阳修的散文艺术风貌,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1)平易流畅,文从字顺。 (2)声情并茂,一唱三叹。 (3)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3欧阳修诗与词的艺术风貌,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1)诗歌:以议论入诗;以文为诗;有些诗写得笔势纵横,境界开阔,清新流畅。 (2)词:深婉缠绵,幽深曲折。 4欧阳修秋声赋的分析,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5梅尧臣与苏舜钦诗歌风格,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6王安石散文的艺术风貌,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1)见解精警,观点深刻。 (2)结构严谨,析理精微。 (3)简洁峻切,短小精悍。 (4)立论新颖,善做翻案文章。 第五章 苏轼(4 课时) 一、学

9、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考生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思想,特别是苏轼在散文、诗歌、词作方面所取 得的杰出的成就。 本章所列知识点中,重点是苏轼诗歌成就和对宋词的开拓创新。 二、课题内容二、课题内容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1 课时) 第二节苏轼的文学观与苏轼的散文(1 课时) 第三节苏轼的诗(1 课时) 第四节 苏轼的词(1 课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苏轼的文学主张,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1)继承 “载道”思想,强调文学的本体意义,注重文学的审美特征。 (2)反对雕琢,崇尚自然。 (3)强调把握事物的特征,以神似取胜。 (4)

10、主张创新,强调艺术个性。 (5)主张“辞达” 。 2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1)政论、史论文章特点。 (2)叙事、记游、书札、题跋、杂说、辞赋等各体杂文的特点。 3苏轼诗歌的艺术特征,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1) 以文为诗,议论精警,具有情韵,蕴含深邃哲理。 (2)想象丰富,比喻巧妙。 (3)有些诗还体现出对自然平淡风格的审美追求。 4苏轼词的开拓创新和贡献,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1)扩大了词的题材、内容。 (2)开创了豪放词风,展现阳刚之美。 以豪放之气展现阳刚之美;以旷达之韵展现阳刚之美; 以明朗之情展现阳刚之美;以清雄之语展现阳刚之美。 5苏轼前赤

11、壁赋的分析,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第六章 北宋后期文学(3 课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考生了解北宋后期重要作家作品,特别“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和“大晟词 人”周邦彦。掌握黄庭坚诗歌独的艺术个性,周邦彦词的主要艺术特征。 本章所列知识点中,重点是黄庭坚的诗和周邦彦的词。 二、课程内容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 课时) 第二节 秦观与贺铸(1 课时) 第三节 周邦彦的词 (1 课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黄庭坚的诗文创作主张,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无一字无来处。 (2)点铁成金。 (3) “换骨”

12、 “夺胎”法。 2黄庭坚诗歌的艺术风格,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风格独特,生新瘦硬。 (1)点铁成金,以故为新。 (2)夺胎换骨,推陈出新。 (3)善用拗句险律,以文为诗。 3 “江西诗派”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释“江西诗派” 。 (2)释“一祖三宗” 。 4秦观玉贺铸词的艺术风格,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秦观词作踏沙行 (雾失楼台)的论析,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6清真词整体艺术风貌,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7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1)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细至。 (2)善于铺叙,精于章法。 (3)追求语言的流畅精美,善于融化前人诗句。 (

13、4)精于格律,自度新曲。 第七章 南宋前期文学(2 课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考生了解南宋前期文学发展的特点,以及该阶段的代表作家、作品,尤其是“南 渡词人”李清照、陈与义和杨万里的创作。 本章所列知识点中,重点是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 二、课程内容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李清照(0.5 课时) 第二节 朱敦儒、张元幹(0.5 课时) 第三节 吕本中、陈与义等南渡诗人(0.5 课时) 第四节 杨万里与范成大(0。5 课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李清照的论词观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李清照的生平经历,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李

14、清照词的艺术个性及, (1)白描的手法。 (2)清新浅俗的语言。 (3)柔中有刚的婉约。 4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的分析,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5、陈与义伤春的分析,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6 “中兴四大诗人” ,要求达到“识论”层次。 7杨万里的“诚斋体”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8范成大田园诗的独特性,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第八章 陆 游(3 课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使考生深入了解南宋爱国诗篇大量出现,许多诗人突破江西诗派的束缚,而对现实, 描写激烈的民族矛盾和人民的离乱痛苦,爱国诗人陆游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歌不但始终贯 穿着强烈的

15、爱国激情,而且在艺术上也独具特色。 本章所列知识点中,重点是陆游诗歌的题材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课程内容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和创作(0.5 课时)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1 课时) 第三节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1.5 课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陆游诗歌的题材内容,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爱国主题的诗。 (2)闲适情趣的诗。 (3)农村生活的诗。 (4)爱情诗。 2陆游诗歌的创作方法,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1)善于用概括的手法反映现实。 (2)善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 (3)善于运用梦幻手法表现理想,抒发受到压

16、制的激情。 (4)善于以写实的手法写梦幻,梦境实境交相映, 。 3、陆游诗歌的艺术风格,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1)以沉郁悲慨为基调的丰富浑厚情感内涵。 (2)以豪纵奔放为主要特征的抒情方式。 (3)鲜明奇丽的审美意象和晓畅平易,精炼自然的语言。 第九章 辛弃疾(3 课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使考生了解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使 词的创作达到新的高度。 本章所列知识点中,重点是辛词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辛词的艺术特色。 二、课程内容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0.5 课时) 第二节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1 课时) 第三节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1 课时) 第四节 辛派词人(0.5 课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辛词的思想内容,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辛词的艺术成就,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1)以豪放为主要特色,刚柔并济的多样化风格。 稼轩词的豪放体现在雄奇阔大的意境的创造上贺词经悲慨沉郁的蕴涵上。 (2)善于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3)语言艺术集优荟萃、炉火纯青。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