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898786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人常用“披龙鳞”“ 捋虎须”来形容进谏的危险性。皇帝一言九鼎,多是“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稍有不顺耳之言,就会被激怒,于是一番杀戮不可避免,因此在朝为官的大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些奸诈之徒,就专拣皇帝爱听的话,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而忠勇正直之士,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犯“龙颜” ,招来杀身之祸!文人又多为“修身治国平天下 ”所激励,忧国忧民。他们一旦遭遇不平,就如骨鲠在喉,非要一吐为快。当此之时,巧妙的言辞,就可以使他们达到既讽谏了皇帝,又保全了性命,一举两得的效果。讽谏艺术因此应运而生。一 1.你能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吗?. 邹忌( ) 昳丽( ) 窥镜( ) 间进( ) 期

2、年( ) 谤讥( ) 朝 服 衣 冠(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原作者不详,由西汉的 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记录了 时期的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二阅读课文 2-4 段,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臣之妻私臣( ) 王之蔽甚矣 ( )时时而间进( ) 期年之后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邹忌向齐王进谏时,为什么先要从自己的生活小事说起?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齐王是怎样一个人。三、进谏与纳谏都是很可贵的,向别人指出缺点和接受别人的批评都不容易。与小组成

3、员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缺点的。然后再一起收集 35 条有关的名言和格言警句,整理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文后题目。受谏与谏人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选自贞观政要) 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

4、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于彘。 (选自国语) 注:命:指周厉王苛虐的政令 弭( 米):消除。 为川者:治水的人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是以天下丧乱( ) 道路以目 ( )2.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3.下面两句话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谈谈你的看法。(1)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2)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4.唐太宗与厉王对待谏言的态度截然不同,太宗做到了召公所说的哪一点?5.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进

5、谏的感人小故事,请举一例。 参考答案: 一 1、 y 2、 战国策 刘向 战国二 1、私(偏爱 ) 蔽(受蒙蔽 ) 间( 间或、偶尔 ) 期年( 满一年)2、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且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几个月以后,有时候有几个人偶尔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3、进谏有一定的危险性,从生活小事谈起比较委婉,使君王乐于接受,显示了邹忌的劝谏艺术。4、要点:齐王能够兼听纳谏,广开言路,是一位比较开明有为的君王。 三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闻过即改,从谏如流(贞观政要) 、有则改之,无

6、则加勉(论语)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四 1、是以( 因此 ) 道路以目 (以眼神表达内心的愤恨)2、( 1)怎么能因为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的不同,就护自己的短处不采纳别人的意见呢?(2)可是防范老百姓的嘴,比防备河水泛滥更不易。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百姓也是这样。3、( 1)体现了召公为 周厉王苛虐的政令产生的后果感到万分着急的心情。(2)体现周厉王用苛虐的政令堵住百姓的嘴之后的得意心理。4、为民者宣之使言 5、如比干谏纣王被挖心、屈原谏

7、楚王被放逐的悲惨故事。齐景公常常听取晏子的谏言。 2008 年湖南省娄底市(一)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8、,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偶尔)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 与

9、“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 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11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 ”,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 分)(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2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13邹忌讽齐王纳谏

10、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 分)答:答案:9C(2 分,蔽:受蒙蔽的意思)10B(2 分,B 项中的“ 之”与例句中的 “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 的 ”)11D(2 分,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12(1)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2 分)(2)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2 分)13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1 分),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1 分)。(意思相同即可)2008 浙江省绍兴市( 10 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11、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臣之妻私臣(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王之蔽甚矣( )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翻译: 13用你自

12、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3 分 (三) 罴() 说 柳宗元鹿畏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罌火(),而即之山。为鹿呜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 搏() 挽()裂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注释 】: 罴:兽名,又名马熊或人熊。 貙(ch ) :兽名,形状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一种虎属猛兽。 寂寂:悄悄地。 罌火:用瓶子装着火。婴,一种腹大口小的瓶子。捽(zu):楸住。搏:搏击

13、。 挽:拿来。14用“ /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 3 处). ( 3 分)貙 走 而 虎 至 愈 恐 则又 为 罴 虎 亦 亡 去。1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罴之状,被发人立(通“披”) ( 2 分) B、为鹿鸣以感其类(感动)C 、伺其至,发火而射之(点燃) D、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快步行走)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 分)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意思: 17、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分)答案:9 、“ 数重围”、“残兵千骑” “独(领)”10 、“碎”、“ 独” 两字刻画了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骁勇无比的悲壮英雄形象。(二)( 10 分)11、 偏爱 指责 (受)蒙蔽 使听到;传12 、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进谏,也受什么可说的了。13 、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三)( 10 分)14 走而虎至 / 愈恐 / 则又为罴虎亦亡去。15 、B 16、那人害怕了,就模拟老虎吼叫的声音来吓唬貙。17、:人要立足社会,靠的是真才实学;如果一味依赖外在力量,反而会害了自己。(或:讽刺了社会上那些不学无术、缺少真本领的人;这种人虽然能依靠欺骗手段蒙混一时,但在紧要关头,难免原形毕露,以致害了自己。)2008 年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