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009级(一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898728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2009级(一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2009级(一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2009级(一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2009级(一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2009级(一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2009级(一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2009级(一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重庆一中初 2009 级(一上)语文期末测试题总分:150 分 时间:120 分钟本文: 整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快乐而充实地度过了一学期,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前的教学理念使你们生命的桃花潭泛起涟漪。请将你们的智慧与灵气融入到试卷中,相信你们一定会挥毫泼墨,在人生路上留下串串琳琅。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 分)(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30 分)阅 读 下 面 文 段 , 完 成 15 题重庆一中这所美丽的学校,水光亭影,花簇锦秀,绿树成荫,雕梁画栋。栉比鳞次的教学场地,风物旖旎的园林绿化;星罗棋布的佳木异卉,气势恢弘的运动场;高雅时尚的艺术楼,清新宜人的迎霞湖;亮丽多姿蔚为壮观的“四

2、二一 ”广场,古典雅致美仑美奂的项家院项家院张恨水说重庆的房子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建筑” ,一中的校园里就有这样一处古色古香的奇怪建筑。它看起来和尘世的喧嚣繁华是如此格格不入,但曾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党委行政机构办公室 指点学校数十寒载的项家院。厚实的木门沉淀了历史的沧桑;飞扬的檐角见证了曾经的辉煌;斑驳的廊柱记载了昔日的足迹,项家院洗却岁月的风霜烟尘,将继续带领一中的师生披荆斩棘!迎霞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片亭阁对峙、绿树环抱、水波粼粼的荷塘叫做“迎霞湖” 。自古以来,莲代表着神圣、美丽、纯洁、复活和高雅。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周敦颐笔下高洁的莲花;“水面清圆,

3、一一风荷举”这是周邦彦笔下清新的莲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李白笔下自然的莲花;“田田的叶子、亭亭舞女的裙”这是朱自清笔下秀美的莲花。一中的教师和学子以莲之精神及时勉励, “迎霞湖”满塘飘浮的花叶,则迎接着朝阳东升霞光万道,袅娜地绽放! 2“四二一”广场如果说“项家院”和“迎霞湖”代表的是古典文化与人格智慧的传承,那么“四二一”广场就是近代炮火、硝烟与热血的见证和 70 余年辉煌历史的铭刻。1931 年重庆一中诞生在新民主主义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师生们高举“四 二一”旗帜,成为重庆市学生运动的一面旗帜。为了民族的解放,我们学校的一批热血青年,奔赴抗日战争第一线,用他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4、;为了反饥饿、反内战、争民主、争自由,我们学校的校长、进步教师、青年学生曾身陷囹囫;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我们学校七名教师和杰出的青年学生血洒歌乐山,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回首过去,我们感到无比自豪。这些忠魂,将化作青草、化作鲜花,仰望一中学子的奋发向上;将化作雄鹰、化作太阳,俯视一中学子的蓬勃成长。广场一侧是两个提醒学生珍惜时间、青春和生命的钟座,中间有一块石碑,写着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石碑的水流到地面所刻的“龙”上,中国生生不息的“龙”之精神似乎也渗进了这方地下,幻化成了一中矢志进取的内蕴!1 下 列 词 语 中 加 点 字 注 音 全 对 的 一 项 是 (

5、 )(3 分 )A 旖旎(y) 对峙(z) 蔚为壮观(wi)B 沧桑(cng) 伫立(ch) 美仑美奂(hun)C. 斑驳(b) 抖擞(shu) 披荆斩棘(j)D 袅娜(nio) 雄浑(hn) 水波粼粼(ln)2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栉比鳞次的教学场地,风物旖旎的园林绿化。(栉比鳞次:这里形容教学场地密集排列。)B 它看起来和尘世的喧嚣繁华是如此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互相矛盾,一点道理也没有。 )C. 我们学校的校长、进步教师、青年学生曾身陷囹囫,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我们学校3七名教师和杰出的青年学生血洒歌乐山,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 (身陷囹囫:这里

6、指被敌人关在监狱里。 )D 中国生生不息的“龙”之精神似乎也渗进了这方地下,幻化成了一中矢志进取的内蕴!(矢志进取:发誓立志不断进取。 )3学校最核心最重要的党委行政机构办公室于 2005 年 8 月正式搬迁至新落成的现代化的综合楼。请同学们结合一中的辉煌历史和美好未来,为我们的新综合楼题写一幅对联。 (4分)上联: 下联: 4 重 庆 一 中 的 美 好 生 活 是 你 们 一 生 的 转 折 点 , 你 们 也 应 该 在 自 己 的 成 长 手 册 中 留 下美 好 的 倩 影 吧 。 你 最 想 在 学 校 的 哪 个 地 方 留 影 ? 请 简 要 阐 述 自 己 的 理 由 , 并

7、 为 自 己 的照 片 题 写 一 句 富 有 诗 意 的 话 。 ( 4 分 )选择的地方及理由: 题写的话: 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4 分)(1)在渝北新校区,同学们饱览了现代化学校的无穷魅力。但有的同学说还没有充分体现重庆一中深厚的文化底蕴。请你选择校园的某个地方,就体现文化底蕴方面提出自己的创造性设想,给鲁校长建议,使我们的校园更有魅力。试试看,说不定鲁校长会采纳你的意见哟。创造性设想: (2)学校本部校训壁“求知求真”后面绿树环抱,芳香四溢,学校特别安放了一些椅子,供师生们休憩所用,可谓体贴入微。鲁校长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这片园林,使我们学校富有文化气息。请你们发挥自己的聪

8、明才智,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创造性设想。创造性设想: 6请阅读漫画淘汰教育 ,按要求答题。 (4 分)(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答: (2)假如你是这位被棒打的差生,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答: 7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 15 字) (4 分)“吊脚楼、老城墙、小青瓦、古门窗、青石板” ,一座完美体现巴渝古都 2300 年文化的古典建筑洪崖洞。重庆市旅游局局长王爱祖介绍说,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沿江而建的洪崖洞融合了巴4渝传统民俗文化、码头文化和山地民居建筑文化,缩影了重庆历史发展的足迹,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在悬崖绝壁上再现了老重庆独

9、特的吊脚楼、老城墙、小青瓦、古门窗、青石板等景致,为游客展现出纵横三千年老重庆的城市记忆。步入洪崖洞巴渝风情街,民俗大剧院、中药房、易卦馆,历历在目的均是巴渝文化的精髓,刹那之间就将游客带入上世纪 30 年代的老重庆。早已失传的“前店后厂”式的丝绸布艺坊、手工茶坊里,民间手艺师们在辛勤地劳动着;露天舞台上,川剧变脸、折子戏、民间杂技等特色表演让宾客大开眼界;码头上的滨江夜色里,品尝着美味的民间小吃,也定会让人觉得别具风情。作为重庆母城中心现存唯一的老山城人文景观,洪崖洞内汇集了众多重庆老城的遗迹景点,如洪崖滴翠、巴将军炮台、东川书院、明代城墙等,再现了独特的巴渝文化。主要信息: 8阅读下面的诗

10、歌,按要求作答。 (4 分)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汗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其代表作是繁星 春水 ,其诗歌风格受印度著名诗人 的影响。(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其蕴涵的哲理是: ( 二 ) 古 诗 文 积 累 。 (每 空 1 分 )9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请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夕阳西下, (马致远秋思 ) (3)曹操在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 。(4)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两句诗,写出了5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静给人生的启

11、迪。(5)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诗,把对友人的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6)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二 、 文 言 文 阅 读 (15 分 )阅 读 下 面 选 文 , 完 成 1014 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0解释下列词语。 (4 分)乃: 期: 委: 顾: 11友人由“怒

12、”到“惭” ,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归纳。 (2 分)答: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 分)译文: 。13请结合文中的内容简要分析元方的人物形象。 (3 分)答: 14友人“无信” “无礼”当然受到指责。中国素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不只局限于这些,你觉得还包括哪些方面?并列举相应的历史典故。 (只谈一个方面,列举相应的一个典故即可。 ) (3 分)答: 三 、 现 代 文 阅 读 (40 分 )(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9 题。 (19 分)报复江小兵悄悄地下床,蹑手蹑脚地走到寝室外面,装作解手的样子,四下里望了望,没发现一个人影。他暗笑自己过于小心,深更半夜,天气又是这么寒冷,除了自己,哪里来的人影?这真是天赐良机,想必汪老头正在梦乡里畅游呢。江小兵这样想着的时候,竟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汪老师家的窗户旁。屋里的灯不知什么时候熄灭了。屋里亮着灯的时候,江小兵在窗下走过几个来回,犹豫着都没敢下手。他猜想可恶的6汪老师肯定是在备课,或者批改作业。拿在手里的砖块对着窗子上的玻璃扬了好几次,但是却没有落下来。他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