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复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898694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复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基础复习1.我爱这土地:生字词:(sy) 嘶哑 (hu lng) 喉咙 (xing yng) 汹涌。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第一部诗集大堰河,。著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文题理解】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有多灾多难的祖国。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抒发了对祖国的爱,也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中心内容: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刻骨铭心的真挚而深沉的爱,也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敲

2、打乐白玉苦瓜等。【文题理解】“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感情,这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余光中的这首乡愁,从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中心内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寄托于相对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两岸人民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殷切期望。2.我用残损的手掌:生字词:锦幛 jn zhng荇藻 xng zo (荇叶)蓬蒿 png ho: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蝼蚁 luy: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鸥,现代诗人,代表作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雨巷等。【文题理解】“我”是指诗人自己,“残损的手掌”即是实写又是虚写,它是诗

3、中多次出现的一个意象。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中心内容:想象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表达了诗人对沦陷区人民水深火热生活的忧愤之情和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生字词:干瘪 gnbi:干枯收缩;不丰满。形容文辞等内容贫乏而枯燥。淤滩 ytn:淤积的海滩。驳船 bchun: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簇新 cxn: 极新;全新。胚芽 piy比喻刚萌生的事物。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代表作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的诗船馈赠等,她是新时期朦胧诗派代表诗人

4、之一。【文体常识】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有舒婷、顾城、江河、北岛等。文题理解:面对凝聚着沉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诗人将“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的大背景下,表达了这一代人的心声。【中心内容】诗人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抒发了诗人强烈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4祖国:生字词:虔信 qinxn:虔诚。慰藉 wiji:安慰;抚慰。晨曦 chnx:黎明后的微光.瞰望 kn:从高处往下看。远望。作者:莱蒙托夫,19世纪俄国诗人。作品有长诗恶魔童僧,剧本假面舞会,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文题理解】莱蒙托夫把对祖国的感情比作“爱情”,选取最能代表俄罗斯山川之美的景物

5、,抒发了对祖国的“爱情”。中心内容:通过铺陈俄罗斯的自然景象和人民生活的场景,抒发了对祖国的“爱情”。黑人谈河流:作者:休斯,美国著名的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文题理解】黑人谈河流中的“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可以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中心内容:诗人通过黑人对河流的追溯,表达了对祖先和故土的热爱之情。- 2 -5.孔乙己:生字词:羼 chn本义:群羊杂居。搀杂。蘸 zhan用物沾染液体 zh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阔绰kuchu:奢侈,有派头。颓唐 tutng: 萎靡不振的样子。营生 yngshn

6、g养生,保养身体。谋生或维持生活。特指经商,做生意。谋生方式和手段。职业和工作。格局 gj艺术或机械的图案或形状;格式;布局。局势、态势。选自呐喊。作者:鲁迅:见七年级上 21课风筝【文体常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小说的情节结构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文题理解】文章以小说的主人公的名字为题,预示着将围绕这个人物展开情节,并靠人物来揭示主题。而这个怪怪的名字也对应了人物性格,同时也给文章奠定了讽刺的基调。中心内容: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已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场景的

7、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6. 蒲柳人家:生字词:擀 gn用棍棒碾轧 roll。如:擀面;擀毡子。 方来回细擦 。嘬 chui大口吞食 嘬 zu吸吮 嘬 zu聚缩嘴唇而吸取(方言,形容束手无策、为难、惋惜的样子)。剜 wn (形声。从刀,宛声。本义:挖)。擒 qn动:形声。从手,禽声。本义:捕捉。腌臢 z 方脏的,不干净的。心里 别扭;不痛快。骂人的话,混蛋无赖。捯气 doq指临死前呼吸急促,断断续续。由于说话又急又快而上气不接下气。捯气,文中指喘息。唿哨 hsho:又作“呼哨”, 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发出

8、尖锐的像哨子一样的声音。隐匿 yn n荣膺 rngyng:光荣地获得。膺,承当,承受。荣幸接受或担当。一气呵成 yqhchng: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妙手回春 mioshu-huchn:对医术精良医师的称赞之语。比喻使沉疴转愈,有起死回生之术。断壁残垣 dunb-cnyun见“残垣断壁”比喻残破的现象。如坐针毡 rzuzhnzhn:形容心神不宁,不得安生。芒刺在背 mng c zi bi: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天伦之乐 tinlnzhl:父母子女,团聚一堂,融融洽洽的乐趣。影影绰绰 yngyng-chuchu:隐隐约约。

9、形容不真切,不清晰。望眼欲穿 wngyn-ychun:形容期盼亲人归来的迫切心情。作者:刘绍棠,当代作家。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文题理解】蒲柳人家本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中心内容:本文主要表现了一丈青大娘的豪爽、泼辣、爱打抱不平,以及何大学问的侠肝义胆,似一幅生动的风俗画,展现了人们崇高的品格。7.变色龙:生字词:蜥蜴 xy 醋栗 l 赫 h 戳chu(kuw) 魁梧 (hung tng) 荒唐 (lng l) 伶俐。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文题理解】作者把小说

10、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比作变色龙,说明他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的忠实走狗。中心内容: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 3 -8.热爱生命:生字词:窒息 zhx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形容因受阻而中断。巉岩 chnyn一种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悬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参差不齐的岩石海岸,尤指给航行造成威胁的。骸骨 hig:尸骸之骨。又指身体。旧称一身为上尽事,故辞官称乞骸骨。吹毛求疵 chumo-qic:有意抓住人的小过失。奄奄一息 ynyn-yx:只剩下微弱的气息

11、。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选自热爱生命。作者: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文题理解】只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再困窘的环境也能重生。【中心内容】本文通过描写一位淘金者在与同样病弱的野狼的较量中,最终咬死了狼,吮吸了狼血的故事,成功地刻画了坚忍顽强、不惧艰难险阻的“这个人”的形象,并启示人们:人活着就要同形形色色的艰难险阻进行抗争与搏斗。9.谈生命生字词:骄奢 jiosh:骄横奢侈。清吟 qng yn:文中指清脆的鸣叫。荫庇 ynb:大树遮住炙人的阳光,旧时比喻尊长照顾着晚辈或祖宗保佑着子孙。芳馨 fng xn:芳香。怡悦 yyu:喜悦;高兴。云翳 yny:

12、中医病名。眼球角膜疾病后所遗留的一层薄若云雾状翳障。一泻千里 yxi-qinl指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比喻文笔奔放畅达。冰心:见七年级上 24诗两首。【文题理解】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表达了对生命的独特感受。中心内容:这篇散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了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痛苦与幸福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10那树:生字词:倒坍 dotn:倒塌。引颈受戮 yn jng shu l星临万户 xng ln wn h周道如砥 zhudo rd:文中是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出自诗经 小雅 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原意是用来

13、形容周朝的政治清明,平均如一。作者:王鼎钧,台湾当代作者。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世事与棋碎玻璃灵感等,小说单身汉的体温透视钟等。【文题理解】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它奉献绿阴,荫庇土地。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与自然发生了矛盾。树成了人类文明的遭遇,展示了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中心内容: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长年造福于人类的大树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都市文明发展的利与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11.地下森林断想:生字词:瘠薄 jb:土地不肥沃。沉湎 chnmin:深深的迷恋着,不能自拔。孱弱 chnru瘦小虚弱。缺乏权威和能力。单薄;贫乏。遮天

14、蔽日 zhtin br:遮蔽天日。浩瀚无垠 hohn wyn广阔无边。袅袅烟云 nionio ynyn:形容烟气缭绕升腾。山崩地裂 shnbng-dli:山倒塌,地裂开。形容声势巨大。亦作“山崩地陷”。百鸟啾啾 bi nio jiji:各种鸟发出的鸣叫声。隐姓埋名ynxng-mimng: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作者:张抗抗,当代女作家。第一篇小说灯,长篇小说分界线隐形伴侣,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等。【文题理解】文中所写的森林,长在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峡谷中,故称“地下森林”,断想,意思是片断、零碎的感想。感想虽是片断,但作者感受强烈,主题开掘得深,蕴含哲理,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中心内容:面对大自然创造

15、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过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4 -12.人生:瞻望 zhnwng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摄取shq吸收。拍摄。增益 zngy表示定向天线辐射集中程度的参数,为定向天线和无方向天线在预定方向产生的电场强度平方之比。表示放大器功率放大倍数,以输出功率同输入功率比值的常用对数表示,单位为分贝。电信传输中“传输增益”的简称。增进收获、收益。臆测 y c:主观地推测、猜测、凭想象揣测馈赠 kuzng:赠送,也指赠送的东西、礼品。乐此不疲 lcbp: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也说乐此不倦。作者:勃兰兑斯,丹麦文学评论家。著有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心内容】课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角度、视野,描述了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要让一生过得有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