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课堂讲课】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78975486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课堂讲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课堂讲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课堂讲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课堂讲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课堂讲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课堂讲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课堂讲课】(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第一节 货币均衡概念 一、货币均衡概述 1、货币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的状态,货币非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不相等的情形。 2、货币均衡的判别标志:物价水平与利率。 (1)、货币供求失衡一般会导致物价的变动,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一般导致物价上涨。 (2)、货币供求失衡一般会导致利率的变动,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利率趋于下降,1,优质教资,3、货币非均衡的表现及原因 (1)、结构性失衡是指货币供给与需求总量大体一致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一致。主要产生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2)、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原因主要有:生产规模扩大后货币供给没跟上;货币需求正常

2、状态下,央行收紧银根;经济危机时,信用失常,货币需求急剧膨胀,而央行货币供给没有跟上。 (3)、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原因主要有:政府财政赤字而向中央银行透支;经济发展中,银行信贷规模的不适当扩张;扩张性货币政策过度,2,优质教资,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1、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货币供给是社会总需求的载体,货币供应量决定着社会总需求。 2、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社会总供给决定了货币需求。 (1)、宏观上看,总供给反映了生产交换的规模,而这个规模就决定了需要多少货币来实现。 (2)、微观上看,总供给即总产出,构成了居民的财富,而货币需求是财富的选择,总供给的规模直接决定了货币需求的大小,3

3、,优质教资,3、货币供给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 (1)、当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的,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闲置资源时:货币供给的扩大,会导致社会总需求的扩大,而总需求的扩大导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社会总供给也相应扩大。 (2)、当经济体系中的资源都已被充分利用时:货币供给的扩大,会导致社会总需求的扩大,而总需求的扩大无法导致社会总供给的相应扩大,而只是引起物价的上涨,4,优质教资,三、货币失衡的调节 1、自动的调节机制 (1)、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 市场利率将下降,而市场利率的下降又会导致货币需求的扩大,使货币需求与供给趋于相等。 物价水平将上涨,导致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下降,使货币需求与供给趋于相等,

4、5,优质教资,2)、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 市场利率将上升,而市场利率的上升又会导致货币需求的减小,使货币需求与供给趋于相等。 物价水平将下降,导致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上升,使货币需求与供给趋于相等。 (3)、效果:由于价格、利率的调节具有一定的刚性,调节效果缓慢不明显,6,优质教资,2、货币当局的主动调整 (1)、供给型调整: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使货币供求达到均衡,主要有调节基础货币的量,以及控制货币乘数。 (2)、需求型调整:通过控制货币需求来使货币供求达到均衡。这个方法使用较少,效果也不明显,因为货币需求更多的取决于企业、个人的行为,中央银行的影响很小。 (3)、混合型的调整,7,

5、优质教资,第二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度量 1、通货膨胀的定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1)、不考虑金融资产价格。 (2)、强调价格总水平,不是某些商品、劳务或局部地域的价格。 (3)、强调物价的持续上涨性,8,优质教资,2、通货膨胀的度量:通货膨胀率。即物价的上涨率,为当期的物价水平减去基期的物价水平,再除以基期的价格水平。问题:物价水平的度量。 (1)、消费物价指数:据家庭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而成,代表公众生活消费的价格水平。 问题:没有反映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价格变化。 (2)、生产者价格指数:也称批发物价指数,反映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最

6、终产品在内的商品的批发价格变化。 问题:没有包括劳务的价格变动;并不是居民面对的价格,容易产生信号失真,9,优质教资,3)、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该指数反映了一国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价格变化状况。 指数的计算方法:就是将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乘以100。 优点:涵盖面广,能够全面地反映价格的变动情况。 缺点:编制该指标所需的数据不易搜集,难以经常性地统计公布,10,优质教资,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市场机制是否发挥作用,分为公开的通货膨胀与隐蔽的通货膨胀: (1)、公开的通货膨胀: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明显、直接上涨。 (2)、

7、隐蔽型通货膨胀:市场机制发挥很小的作用,由政府主导经济运行,实行物价管制时的通货膨胀。表现为虽然工资、物价没有上涨,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平下降,11,优质教资,2、按物价上涨速度可以分为: (1)、爬行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不超过3%的通货膨胀。一般认为这种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的最好状态。 (2)、温和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不超过10%的通货膨胀。一般认为这种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并不大,但长期则也会有不良的后果。 (3)、恶性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非常高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不利冲击非常大,货币贬值导致经济秩序极度混乱,趋于瘫痪,12,优质教资,3、按预期可以分为: (1)、预期型的通货

8、膨胀:在市场预期心理作用下发生的通货膨胀。 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一旦人们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就会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将预期的通货膨胀考虑进去,比如要求涨工资,企业也提高价格,从而使通货膨胀产生惯性。 (2)、非预期型的通货膨胀:是由具体的经济因素,而不是产生于预期的通货膨胀,13,优质教资,三、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说:当经济中总需求扩张超出总供给增长时所出现的过度需求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1)、凯恩斯的观点: 在充分就业之前,货币量增加后,导致社会总需求扩大,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14,优质教资,在达到充分就业以

9、后,货币量增加产生了显著的膨胀性效果。由于各种生产资源均无剩余,供给无弹性,货币量增加后有效需求也提高,但就业量和产量却不再增加。增加的只是价格水平,此时物价就随货币量的增加而上升,形成绝对的通货膨胀。 问题:无法解释滞涨的现象,失业,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15,优质教资,2)、货币主义的观点: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于货币数量的增加超过总产量的增长所引起的。而货币的增长是由于: 第一是政府开支的增加。当政府增加名目繁多的开支时,弥补支出的来源有两种方式:一是采取增税或向公众借债的方式;二是增加货币数量。 第二是政府推行的充分就业的政策。政府一方面制定了不恰当的过高的充分就业

10、目标,另一方面采取了增加货币量,扩大政府支出的办法来提高就业水平,16,优质教资,2、成本推进说: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在于总需求的过度,而是在于总供给方面产品成本的上升,商品的价格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而构成。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1)、成本上升的原因: 工资成本推动。由于工会力量强大,雇主无力抵制工会增加工资的要求。工资提高后生产成本上升,雇主们就用提高产品价格的办法来弥补损失,从而引起物价普遍上涨。进一步形成工资与物价的交替上升,17,优质教资,垄断价格推动。当市场是不完全竞争时,由于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垄断企业,他们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价格,

11、也带动了其它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 间接成本推动。现代企业为了加强竞争,扩张市场,必须增加许多间接成本开支,如技术改进费,广告费等等。这种增加的间接成本转嫁到商品价格上去,就会引起物价上升,18,优质教资,进口成本推动。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不当等造成原材料、能源生产成本的提高。 (2)、对滞涨的解释: 滞涨:通货膨胀与失业、产量下降并存的现象。 成本推动学说认为:由于成本上升,企业不得不提高售价,结果使得销路锐减,生产收缩,就业下降,致使通货膨胀与失业同时并存,19,优质教资,3、供求混合推动说: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而引发通货膨胀。

12、 (1)、过度需求引发物价上涨,要求提高工资,转化为成本因素。 (2)、成本推进,如工资提高,在物价上涨之前也会扩大市场的总需求。 导致很难区分究竟是哪个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只能是两者一起的综合作用产生通货膨胀,20,优质教资,4、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由于经济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通货膨胀的根源既不在于需求过多,也不在于成本上升,而在于市场上就业结构的特殊性及工资决定中的向下刚性,即工资水平易上升不易下降的特性,21,优质教资,1)、需求转移型: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需求在部

13、门之间的移动,而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转移滞后于需求的转移,导致需求旺的部门的工资、商品价格上升,但需求减少的部门的工资没有下降。这导致物价总水平上升。 (2)、部门差异型:在一个经济的不同部门中,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不同的,当生产率高的部门由于劳功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货币工资时,由于攀比,生产率低的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以同样的比例提高。导致物价总水平上升,22,优质教资,3)、外部输入型: 小国开放经济的特点是其经济与外部世界密不可分。它们参与国际贸易,但其进出口总额在世界市场上所占份额微乎其微,是一个纯粹的价格接受者。世界市场的价格却通过贸易对其国内开放部门的价格水平产生影响。 而开放部门的价格与工资

14、变动又会扩散到非开放部门,导致物价总水平上升,23,优质教资,四、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1、收入再分配效应:由于物价上涨,导致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真实收入发生变化,真实收入在不同个体之间转移。这种转移决定于收入的来源、构成以及调整机制。 (1)、债务人与债权人:通货膨胀时,债权人按照名义利率获得的利息收入,发生贬值,即债权人蒙受损失,而债务人获利,24,优质教资,2)、工资收入者与利润收入者:通货膨胀时,一般产品价格上涨快于工资上涨,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利润上升,真实收入从工资收入者向利润收入者转移。 在利润收入者内部,企业的定价能力不同决定了其真实收入变化的不同。垄断企业可能获利。 在工资

15、收入者内部,不同的工资调整机制决定了其真实收入变化的不同。退休金及社保金的领取者受损最大,25,优质教资,3)、政府与公众:通货膨胀使收入从公众向政府转移,相当于政府收取了一部分税收,也称为通货膨胀税。 当政府通过发行货币弥补财政赤字时,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导致公众的真实收入下降,而政府通过发行货币取得一部分财政收入,真实收入发生转移。 通货膨胀时,工资的滞后缓慢上涨,引起名义收入的上涨,在累进税制下,使税收大幅增长,真实收入从公众向政府转移,26,优质教资,2、财富分配效应:通货膨胀导致经济个体持有的资产价格发生变化,进而拥有的财富也发生变化。不同的资产其价格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相同,所

16、以财富分配效应主要取决于经济个体持有的资产结构。 实物资产的价格,一般随物价上升而上升,不同的资产上升幅度也不同。 金融资产则非常复杂,比如固定利息的债券,通货膨胀时其价格将下跌,27,优质教资,3、强制储蓄效应:通货膨胀时,由于通货膨胀税的存在,公众的真实收入下降,而政府的真实投资扩大,相当于对公众进行了一种强制性的储蓄。 通货膨胀的这种强制储蓄效应相当于政府的挤出效应,政府的消费与投资替代(挤掉)了公众的消费与投资。或者说,公众降低消费及投资引起的储蓄,被政府用于投资了,28,优质教资,4、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1)、促进论:通货膨胀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观点:通货膨胀能够扩大投资来实现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 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前,扩大货币供应量,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能够扩大有效需求,带动总供给的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29,优质教资,新古典综合派:通货膨胀能够扩大投资来实现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更强调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导致政府投资的扩大。 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较小时,通货膨胀税使政府掌握更多资源,可提高社会总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产品价格的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