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参考资料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8975437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八章 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八章 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八章 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八章 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参考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参考资料 黄土的形成学说1.“风成说”核心思想中国黄土是石英等粉砂物质经风力吹扬搬运而堆积在异地的粉尘,再经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黄土化”过程而形成的。2.“水成说”核心思想黄土高原是本身固有的“坯沙岩”系统独特的物质来源,在青藏高原隆起,冰期间冰期内陆气候与季风气候的形成转换环境中,在更新世以来的几个多水期洪积冲积而成。3.“风水雨相说”的核心思想中国黄土形成于温带草原环境,典型黄土是经过风、水双重选择的沉积物。黄土物质来源有异地也有原地,石英砂电镜分析结果:颗粒形态种类多样,整体呈流线型或螺线型。水土流失(摘自http:/水网)水土流失指在山丘区和风沙区,由于水力或风力的作用,

2、冲刷土壤,使水分和土壤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土地利用不当、坡面陡峻、土质疏松、地面植被不良、耕作不合理及滥伐森林等。水土流失会对山丘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危害,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进行防治。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很广。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有:西北黄土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区,东北黑土漫岗丘陵地区,以及华北土石山区等。黄土高原地区水环境的变迁及启示(摘自光明日报,吴宏岐文)黄土高原地区是典型的水资源贫缺地区。这一水环境特征,不仅是本地区生态重建的制约因素,而且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历史上,尤其是隋唐以前,这一地区的气候远较今日温暖湿润,植被相对完好,因而降水充沛,水系发达,湖沼众多,

3、泉源广布,地上与地下水资源都相当丰富。由于生态环境从整体上来说比较优越,黄土高原地区不仅是华夏远古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而且周秦汉唐诸强盛王朝皆曾建都于此,其经济、社会与文化曾几度繁荣,成为全国先进地区。据史料记载,贯穿于黄土高原地区的黄河中上游干流及其各主要支流,在历史上都具有相当大的水量。这为本地区发展内河航运和农田灌溉事业提供了便利条件。黄河中上游干流河道除贵德以上河段水量较小、山陕峡谷段河道狭窄不利通航外,其他河段均曾开发过不同形式的水上运输,因而成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航线。从先秦直至隋唐时期,这条航线都畅通无阻。黄河的不少一级支流如渭河、汾河、洛河、北洛河、洮河、无定河、窟

4、野河等,一些二级支流如泾河、广通河等,以及从渭河、昆明池引水的关中大漕渠和从秦岭北麓引水的南山漕河等,在秦汉隋唐时期也曾经发挥过水上运输和农田灌溉效益。黄土高原地区还分布有众多的大小湖沼,如关中地区的弦蒲泽、焦获泽、阳华泽,汾河中游的昭余祁泽,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奢延泽等,在隋唐以前水域面积都相当辽阔,颇有鱼盐之利。另外,本地区的泉水出露也曾经十分广泛。这些湖沼和泉水,与水量充足的诸多河流相互补充,为本地区城乡居民生产与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自唐末以来,由于气候渐趋干旱化,加之经济开发措施失宜所造成的植被覆盖条件的下降,导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加剧和河流水文状况日益恶化,除黄河中上游干流及渭河、汾

5、河等少数支流在个别历史时段尚有航运记载外,大多数河道均因水量锐减而失去航运作用;弦蒲泽等大湖沼或分裂为若干小湖泊而面目全非,或淤淀湮废而史失其名;至于曾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各地的诸多泉源,则大半水质下降或干涸无水,已没有多少利用价值。可以说,唐朝以后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相邻发达地区,与本地区包括水环境在内的整个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黄土高原地区河流、湖沼和泉源的变迁过程给人们的历史启示是,本地区水环境的恶化既有气候渐趋干旱化的因素,更与人类自身经济开发活动不当有关,是自然生态环境变迁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必然结果。只有通过节水抗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6、与保持水土、恢复林草植被相结合的正确途径,才能彻底改善黄土高原地区水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实现山川秀美和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宏愿。塬梁峁(摘自http:/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黄土塬:在古盆地基础上,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的台地。黄土塬顶面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地区。塬周被沟谷环绕,流水及边坡重力侵蚀作用强烈,源边参差不齐。源面保存好,比较完整、平坦,塬面坡度一般在8以下的称为平坦黄土塬。源面被沟谷分割、蚕食,比较破碎,塬面倾斜明显的称为倾斜黄土塬。黄土梁:我国西北黄土地区条状延伸的岭冈。有的由黄土塬经侵蚀分割而成;有的在黄土堆积前即为条状延伸的岭冈,黄土堆积后,仍具有岭冈起伏形态。顶面

7、比较平缓,两侧为沟谷和冲沟所切割。黄土峁:我国西北黄土地区的一种黄土丘陵,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顶面多浑圆,斜坡较陡,可达1525。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多连续分布。它是黄土覆盖在穹状古地形上,经流水侵蚀而成;有的是由塬或梁经长期侵蚀切割而成;被沟谷分割而成。按其相对高度分为低黄土峁(高度一般小于100米),高黄土峁(高度大于100米)。富饶的资源长江流域面积辽阔,天然条件优越、多样,故我国南北物产各种资源尽有,且多占全国之大宗。水资源近1万亿立方米,居全国七大江河之冠。人均水资源2850立方米,每亩耕地占有水资源2700立方米,均高于全国水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8亿千瓦;可开发量1.

8、9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占全国的53.4,主要分布于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乌江、长江三峡段,以及中游的湘江、沅江、汉江、赣江上。若与世界各国比,仅略少于巴西(1.2万亿千瓦时)。装机容量(万千瓦)年发电量(万千瓦时)电量所占比重(%)全流域1972410275100干流9066472346.0其中:宜宾以上宜宾至宜昌589131743234148931.514.5支流10658555254.0其中:宜宾以上宜宾至宜昌宜昌以下30005010264918072614113117.625.411.0水运资源总通航程7万千米,占全国70以上。长江干支流航道与京杭运河共同组成

9、我国最大的内河水运网。其中干流通航里程2 713千米,上起四川宜宾,下至长江口(云南维西至宜宾825千米河段尚可分段通航)。支流航道700余条,主要支航50余条,以下游之太湖水系最为发达。干支流水运中心为重庆、武汉、长沙、南昌、芜湖和上海等6大港口。与世界各国比,长江水系通航里程居世界之首。农业资源有耕地0.23亿公顷,占全国的25;而粮食产量占全国的40,水稻产量占全国的70,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3以上。耕地95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巢湖区和太湖区,都是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主要林区在川西、滇北、

10、鄂西、湘西和江西等地。用材林仅次于东北林区;经济林则居全国首位,以油桐、油菜、漆树、柑橘、竹林等最为著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群落、物种和数量在我国七大流域中多占首位。流域内已建立了约100处多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古老珍稀的孑遗植物如水杉、银杉、珙桐;珍禽异兽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鹳等驰名中外,多属长江流域特有。淡水鱼资源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河川如网,鱼类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可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现有水面约0.08亿公顷,接近全国淡水总面积的1/2,其中可供养殖的约333万公顷。长江水系淡水鱼已知274种,为全国淡水鱼种的39,其中鲤科占半数以上,主要经济鱼类60多种。

11、产区主要在中下游水域,目前渔业以淡水人工养殖为主,天然捕捞量不高。矿产资源在全国已探明的130种矿产中,长江流域有110余种,占全国的80。各类矿产中储量80以上的有钒、钛、汞、磷、萤石、芒硝、石棉等;占50以上的有铜、钨、锑、铋、锰、高岭土、天然气等。全国11个大型锰矿、8大铜矿,长江流域分别占有5处、3处;湖南、江西的钨矿,湖南的锑矿,湖北的磷矿,均居全国之首。流域内煤矿储量少,仅占全国的7.7,主要集中于黔、川、滇三省,其中黔北六盘水煤矿居全国第三位。旅游资源长江流域幅员广大,历史悠久,景观纷呈,旅游资源富甲全国。昆明、成都、重庆、南京、扬州、镇江、苏州、江陵、武汉、上海、杭州、南昌、长

12、沙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风景名胜峨眉山、九寨沟、三峡、张家界、九华山、黄山、庐山、太湖等都是全国著名的游览胜地。长江经济带要与西部对接(摘自西部之窗网http:/)长江沿岸26个中心城市将以武汉为中心,以长江为纽带,在积极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坚持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与西部大开发的有机结合,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携手进军西部大开发。日前闭幕的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0次会议,通过了长江沿岸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依托长江中部特大中心城市武汉联合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框架性意见,决定以重庆为桥头堡辐射大西南,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

13、、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打好“长江牌”,唱好“西部戏”,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携手共创长江流域开发开放的新局面。据了解,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1985年由沪、宁、汉、渝4个城市共同发起组建,目前已牵动了长江流域内的26个中心城市,初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紧密的区域经济联合体。这些中心城市按照提高整体经济素质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原则,历时两年共同编制的长江沿岸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形成了携手进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流域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联合调整产业结构;联合实施科教创新;联合发展服务业;联合培育市场体系;联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4、;联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经济带:颇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摘自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0年11月29日第三版)从上海至重庆沿长江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增长速度,已呈现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势头,产值占全国开发区的70。这表明长江经济带已成为中国颇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高新科技正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40以上的长江沿岸经济快速起飞。据介绍,这条高科技走廊,长约2 400千米,主要以分布在上海、南京、苏州、合肥、九江、南昌、武汉、黄石、长沙、重庆等地的17个国家级高技术开发区和一批省市级开发区为主体。产业规模迅速扩展,是长江高科技走廊颇具活力的特征之一。据对上海、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7个省市的初略

15、统计,去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共约4194亿元,占全国高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5944亿元的70,分别比上年增长20.8和38.3,其中5个省的增幅高于全国开发区水平。今年这7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提升到约5315亿元,分别增长22和36.3。高科技带动这些省市的经济总体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发展速度。产品技术含量高、换代周期短。长江高科技走廊一些企业推出一个新产品,周期比一般企业缩短13。许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人表皮生长因子、激光治疗仪等因技术含量高、上市速度快,进军国际市场的抗衡力显著增强。上海推出的世界独有的艾滋病药中间体,在海外供不应求。江苏的电脑鼠标已占世界总量的65,小屏液晶显示器占世界的70。去年江苏省高新技术出口额高达282亿元,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20。上海的红外传感器,在与德国、香港等地企业竞争后,仍占世界市场的60。去年上海高技术出口创汇高达38.9亿美元,同比增长48.7。高新技术加速了长江沿岸城市工业结构优化,促使支柱产业快速崛起。上海市随着每年上千项高技术成果向传统工业渗透,大量高消耗、污染大的工业被淘汰,市区工业污染比4年前减少13,现有大规模集成电路等40个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全国之冠。信息科技、现代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