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第16章ppt(共427页,全站)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78936617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PPT 页数:427 大小:9.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第16章ppt(共427页,全站)_第1页
第1页 / 共42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第16章ppt(共427页,全站)_第2页
第2页 / 共42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第16章ppt(共427页,全站)_第3页
第3页 / 共42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第16章ppt(共427页,全站)_第4页
第4页 / 共42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第16章ppt(共427页,全站)_第5页
第5页 / 共4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第16章ppt(共427页,全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第16章ppt(共427页,全站)(4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问题导学 1血液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吗?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吗? 提示: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血细胞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为什么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的少? 提示:毛细血管壁的单层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正常情况下,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流出,3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经常口渴? 提示: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比较高,超出了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液在流出去的时候带走了大量水分,使得血浆渗透压升高,处于“缺水”状态,所以糖尿

2、病患者常常感觉口渴。 4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请分析水肿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要 点 探 究,探究一细胞外液与体液的关系,栏目链接,1三者之间的关系: 分析,2.内环境的物质组成: (1)营养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 (2)代谢废物:尿素等。 (3)调节物质:激素等。 (4)气体成分:O2、CO2等。 特别提醒: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存在于内环境中 (1)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2)消化道、呼吸道及尿道中的物质:各种消化酶、尿液等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3、,例1 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如图,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 A白细胞 B组织液 C水 D红细胞,解析: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能通过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图示箭头表示是正确的;正常情况下红细胞不能出血管,图示箭头表示是错误的。组织液可进入血浆,其中的水分可渗透进入淋巴,图示和箭头表示是正确的。 答案:D,跟踪训练 1下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 Cc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Da中细胞种类最多,解析:由图中箭头判断,a、b、c分别表示淋巴、血浆、组织液,三

4、者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A错误;血浆中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不消耗氧气,B正确;c组织液中含有多种信息分子,包括激素等,但不含消化酶,消化酶在消化道(属于外界环境)中,C错误;组织细胞种类最多,D错误。 答案:B,栏目链接,方法规律:细胞外液三种组成的判断方法 (1)双箭头相互转化的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 (2)只有单方向箭头的是淋巴,据此判断: 形成淋巴(指向淋巴)的是组织液。 淋巴流向(淋巴指向)的是血浆,要 点 探 究,探究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栏目链接,1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缓冲物质: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

5、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3)缓冲物质的调节: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变化很小,从而维持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渗透压与组织水肿: (1)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物质:无机盐、血浆蛋白。 (2)导致组织水肿的五个途径。 营养不良性组织水肿: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慢。 过敏性组织水肿:过敏反应出现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得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从周围吸收水增多,导致组织液增多,栏目链接,3温度: (1)人体细胞外液的正常温度是37 左右,所以人体

6、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 左右。 (2)体温差异。 一般情况下,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特别提醒: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并非固定不变 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如果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稳态将会受到影响,栏目链接,例2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解析:缺氧状态下的长时间运动,会导致骨骼肌无氧呼吸加剧,使细胞内乳酸大量积累,从而导致血

7、液的pH降低,此时血液中缓冲物质的碱性成分(NaHCO3等)发挥缓冲作用,维持pH的稳定。 答案:B,跟踪训练 2(多选)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选项能使中液体增加的是 () A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 B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下肢淋巴管内 C慢性肾炎病人长期出现蛋白尿 D摄入氮量较多的健康成年男子,解析: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使组织液增多;班氏丝虫寄生在淋巴管内,致使淋巴回流不畅,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使组织液增多;慢性肾炎病人尿液中有蛋白质,其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健康成年男子摄入含氮较多的食物,会通过自身调节将产生的含氮废物排出体外,不会出现组织液增多的现象

8、。 答案:ABC,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问题导学 1内环境稳定的人,其生命活动就一定正常吗? 提示:不一定,如“植物人”。 2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能否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提示:不能,表皮细胞通过组织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在维持血浆pH过程中,主要有哪些系统参与? 提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4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但休息一段时间后,酸痛感会消失,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提示:人在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痛,乳酸与NaHCO3反应转化为乳酸钠和CO2等物质排出体外,要 点 探 究,探究一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理解,栏目链接,1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

9、 直接参与的器官与系统: (1)消化系统:消化道营养物质消化道毛细血管。 (2)呼吸系统:肺泡O2CO2肺毛细血管,3)泌尿系统:血管大部分代谢废物肾脏形成尿液。 (4)循环系统:由上述内容可看出血液是所有生命活动的中转站,它的成分充分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5)皮肤(器官):排出少量水、无机盐及含N废物。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神经调节:是调节的主要方式,起决定作用。 (2)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等通过体液传送对机体进行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3)免疫调节: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通过清除异物和外来病原微生物来维持内环境稳态,例1 下图表示人体细

10、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 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液和淋巴 C表示重吸收作用 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解析:是体液内外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并能为内环境提供O2和排出CO2,这说明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内的葡萄糖通过只能进入血液;是泌尿系统,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肤有保护的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除代谢废物,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答案:B,名师点睛:内环境是联系外界环境与细胞内液的桥梁,通过这种桥梁,细胞方可从外界环

11、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及O2,并向外界环境中排出CO2及其他废物,其物质交换图解如下,跟踪训练 1人体内环境稳态所包含内容不包括 () A线粒体基质pH相对稳定 B血浆中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C淋巴液中Na、K含量相对稳定 D组织液温度相对稳定,解析: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即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A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内的液体。 答案:A,要 点 探 究,探究二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栏目链接,1人体血浆pH稳态的维持。 (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

12、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调节过程如图所示,注:本图是以H2CO3/NaHCO3为例说明调节过程的,2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2)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3)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4)体温失调发烧、中暑等,例2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解析:血液中有缓冲对(NaHCO3

13、/H2CO3,NaH2PO4/Na2HPO4),可以缓冲进入人体内的弱碱,所以对内环境的pH影响不大。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B,名师点睛: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不良反应 (1)失水过多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2)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3)代谢废物含量增多会导致尿毒症。 (4)血浆中钙离子含量过低时会出现抽搐,过高时会出现肌无力,跟踪训练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发生过敏反应会使组织液增多,出现水肿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解析:腹泻引起

14、的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D错误;淋巴循环是对血液循环的补充,淋巴管阻塞使水分过多地存在于组织液中而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过敏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组织液浓度升高而引起水肿,C正确;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B正确。 答案:D,实验目的探究生物体维持pH恒定的机制。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的不同变化,定性说明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实验流程 1画记录表:设计一表格来记录实验材料的pH。 2测自来水pH的变化,3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2中步骤, 记录结果。 4充分冲洗烧杯

15、,选用两种生物材料分别代替自来水,并重复2中步骤,记录结果。 5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各次试验中pH变化的曲线。 注意事项: (1)加入酸或碱时,要一滴一滴地加入,并严格控制滴数,2)盐酸和NaOH溶液都有腐蚀性,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也不要入口。若有洒落或溅出,要立即用水冲洗15 min,并告诉老师。 (3)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充分冲洗烧杯”,目的各不相同: 第一次是为了避免酸性物质盐酸与碱性物质NaOH发生中和反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减少误差。 第二次是为了避免残留的NaOH溶液与缓冲液混合后,结果不准确。 第三次是为了防止不同的生物材料混合,影响实验

16、效果,例 (2015梅州期末)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只有在这种条 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 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 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解析:“等量”是为了排除数量多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即为了平衡无关变量。“摇匀”是为了让参与反应的物质混合均匀,有利于反应充分进行。甲试管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乙试管是空白对照,不含缓冲物质,因此各自加入盐酸或NaOH溶液后,甲试管中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pH变化明显。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因此pH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不变化。 答案:D,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问题导学,1肌肉是效应器吗?内分泌腺可作为效应器吗? 2直接刺激传出神经也可引起肌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