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一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8718296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库尔勒市第九小学 曾梦花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让学生爱读书,乐于读书,形成快乐的语文观。” 学生实际:孩子们爱读书,课内的、课外的,可是,在试卷中,阅读往往又是失分最多的,也使很多孩子对阅读失去了兴趣。经过分析,这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们的阅读步骤不够妥当,阅读方法总结不够,应用不熟练所造成的。 复习目标: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能熟练运用到课内外阅读中。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复习重、难点: 1、将平时所学的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加以总结,能熟练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渗透“好读书,不拘一格;读好书,永无止境”的意识。 复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供学生阅读的材料。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阅读是我们平时学习中最难,考试失分最多的,今天我们就针对平时阅读时出错比较多的题型进行阅读复习。 2、板书课题:阅读复习 二、反思现状,明确任务 1、昨晚,老师让你们整理这一年来的试卷,你有没有发现,阅读中的哪些题型是做得不够好的? 2、学生可能会说:概括主要内容、加题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句子、加标点符号、文章的写作顺序

3、、提有价值的问题等等。 3、看来同学们存在的问题还是挺多的,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阅读中的种种问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对阅读进行归类性复习,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复习如何概括内容,如何理解词语以及如何补充句子(边说边板书)。 三、立足学情,一练得法 (一)阅读第一篇短文,独立完成练习: 1、请同学们先阅读第一篇短文,独立完成短文后面的问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2、学生练习。 3、看到同学们做得这么认真,我想,大家一定很有收获,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全班交流 1、交流第一题:概括内容 (1)请你来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英国有位无儿无女体弱多病的孤独的老人,他要出售自己漂亮的住宅,购买者把房价

4、炒到10万英镑,而一位青年却只用了1万英镑买到了住宅,因为青年诚恳地说他会用心照顾老人!)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完整、简洁,他做到了吗? (3)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概括? (4)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段意合并法,我们学过哪些文章是用这种方法?如,学生提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老师接着说:对,像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几个具体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像十六年前的回忆,写了人物的几件事,都可以用段意合并法。除此之外,还有像鲸蟋蟀的住宅,这些课文写了事物的几个方面,都可以用段意合并法。 (6)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用题目扩展法、要素串联法、段意合并法等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概括。 2、交流第二题:理解词语 (1)接着我们来看第二题理解词语,“蜂拥而至”原来是什么意思,你用什么方法来理解?(拆词)拆词是理解词语一个挺好的方法,不过,有时,词拆开后,还会有些字不太理解,这就会影响这个词的理解,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查字典,如“拥”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五个:抱。围着。(人群)拥着走。拥护。拥有。在这个词语中,“拥”字选哪个解释?整个词语的意思又是什么?(2)你还想到什么方法来理解?如果学生说到结合生活实际时,可以让学生举例。 (3)词语在不同的

6、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意思,“蜂拥而至”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你又用什么方法来理解? (4)小结:同学们想到的办法真多!是的,理解词语,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拆词等方法来理解。(板书) 3、交流第三题:补充句子 (1)接着我们一起来看第三题补充句子。 (2)老人会说什么呢,你补充的句子是? (3)你为什么会这样补充,用的是什么方法?(联系上下文) (4)你联系上文还是下文(上文),联系上文哪一句吗?联系上文,还可以补充什么句子?联系下文,你又会补充什么句子? (5)补充句子,除了内容的补充,还有哪种形式?(能回答出,就问,是这种吗?然后出句子;如果不能回答,就说,没有想到,看看这个句

7、子) 我突然发现,妈妈已不再年轻:妈妈的手,由光滑变得粗糙;妈妈的背,由笔直变得佝偻; (6)请认真观察,这句与刚才补充的句子有什么不同?(不仅仅要补充内容,还要结合前面的句式)。 (7)你会补充什么? (8)小结:补充句子,在方法上经常用的是联系上下文,在形式上有两种,一种内容的补充(板书:内容补充),另一种是内容加形式的补充,这种形式往往是什么句?(排比句)对,(板书:内容+形式)。四、小结方法,再练用法 1、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学到了阅读的许多方法,如,概括内容的方法有我们一起来读读:概括内容的方法有题目扩展法、要素串联法、段意合并法,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拆词,补充

8、句子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 2、下面,请你独立阅读第二篇短文,检验一下自己的阅读能力。 3、学生练习,老师随机指导。 4、小组交流,屏幕出示要求:在交流的时候,既要说答案,又要讲方法,如果对方说得不完整,组员要补充。 5、全班交流,先说答案,再说方法。 6、通过刚才的检验,我发现,同学们的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因为我们掌握了方法,就能很好地解决了问题,你看,方法是多么重要。 五、放手设计,三练过关 1、请同学们再看第三篇短文,请你围绕概括内容、理解词语、补充句子,给下面一段话提一个问题,然后让同桌回答,最后同桌交流。 2、哪两个同学愿意出来展示你们的问题与答案。 3、还有哪些同桌设计了不

9、同的问题,愿意出来展示? 4、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结合短文梳理出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词语以及补充句子的方法,并顺利地将掌握的阅读方法灵活地运用到我们的阅读练习中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讲究方法,有的放矢,这样才会读有所获。5、作业:找不同类型的文章,围绕今天学习的内容,自己设计问题,明天回来互考。 一、 请认真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梦想成真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并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因为这是所有名的住宅,所以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把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

10、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行了,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 _ _。” 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 青年不可思议地赢得了经济上的胜利,梦想成真。 1、请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在横线上。 _ 2、解释理解词语。 “蜂拥而至”原来_ ,在文中指 _ 。3、在文

11、中的“_ ”上把句子补充。 二、请认真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我最喜爱的王老师 我最喜爱教英语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李晖同学,他学英语无兴趣,很怕上英语课,连英语26个字母都读不出。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就着重辅导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每当李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李晖学英语的积极性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那是一次自习课上,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正当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原

12、来,是自然老师在做牵引飞机试航。同学们希望去阳台看一看。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再认真听讲,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模型飞机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 _ 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王老师就微笑着开了口“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在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这就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习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这样的老师怎不叫人喜欢呢? 1、请你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词语: 恍然大悟: 3、在文中的“ _

13、”上补充句子。 三、 请你围绕概括内容、理解词语、补充句子,给下面一段话提一个问题,然后让同桌回答,最后同桌交流。 妈妈的味道 有一次,我不幸病倒在床,妈妈急忙去药店给我买药。过了几分钟后,妈妈回来了,气喘吁吁的,头上满是汗水。我看见了,很是心疼,劝她休息会儿再去熬药,可是她却没有歇息片刻,就直接进了里屋给我熬药。在熬药的同时,妈妈依旧跑来跑去,一会看看我怎么样,一会儿又看看药熬得怎么样。过了一会儿,药总算熬好了。妈妈把药倒出来后,端着药小心翼翼地走到我面前,把我扶起来,让我喝药。我颤抖地伸出双手,刚要接过碗来,妈妈却说:“算了,还是我喂你吧。”就在妈妈喂我药的时候,我第一次闻到了妈妈的汗水味,是那么的清醇,那么的甜蜜。这汗水里凝结着妈妈的辛劳和对我深深的爱意。从那以后我便习惯了闻妈妈的汗水味。 你设计的问题: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