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缩句与扩句练习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8717211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缩句与扩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六年级缩句与扩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六年级缩句与扩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六年级缩句与扩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六年级缩句与扩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缩句与扩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缩句与扩句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缩句 1 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2 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3 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4 他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5 他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6 一群穿这破烂的纤夫使劲地拉着一艘没有张帆的货船。7 1969年出生的 “马踏飞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8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油画。9 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10、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茅屋里传出来。11、皎洁的 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12、一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13、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整个树林

2、14、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15、鸟的叫声透过树林的沙沙声模模糊糊地传来。16、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17、呻呤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18、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19、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20、人民大会堂的旁边停放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小汽车。21、同学们渴望进步、爱读好书的热情,又一次深深地印在老作家的心上。扩句1、 喜讯传到学校。2、 列车穿过山谷。3、 春风吹遍大地。4、 人们挥舞着鲜花。5、 爸爸是 工人。6、 我制定学习计划。7、 柳条佛动着水面。8、 天空布满乌云。9、 我们要遵守纪律。10

3、比赛在进行。11雨下起来。12列车通过大桥。13心情激动。14学校开展活动。15老师批改作业。16他笑。17深山有人家。扩句练习题提示板:扩句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四步,(1)读懂例句,审清要求,弄清扩的内容,在什么位置扩写。(2)看原句,弄明句子意思,想想如何恰当地搭配词语。(3)按要求扩写句子(4)对照原句,检查扩句,看是否保留了原句的主干,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等。 扩句 1、 掌握扩句的基本含义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词语,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意表达更准确、生动。 2 、在扩句之前,能正确理解原句的意思,掌握“主要成分”的组成:“谁或什么”、

4、 “怎么样或干什么” 3 、准确理解扩句的要求对“主要成分”进行修饰、限制和补充; 准确掌握扩句的目的使句意表达更准确、生动。 4 、所添加的词语一定要适当,而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5、 在扩句的练习中,句子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所以,在扩句之前,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分析,划出句子的“主要成分”。 6、 扩句的过程,实际就是使句子更加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因此,所添加的词语多以形容词为主,另外包括一些表示时间、地点、方位的名词以及一些表示补充说明的短句。 7、 不能改变句子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意思是扩句的最基本的要求。 8、 检查扩句是否正确,主要是看后添加的词语与原句中的“主要成分”搭配的是否恰

5、当合9、 在扩句的过程中,能正确地使用语气助词“的”、“地”、“得”。 典型例题1照例子,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1) 例:老山羊看了狼一眼。 老山羊(轻蔑地)看了 狼一眼。 翠鸟停在苇杆上子。 翠鸟(小心地)停在苇杆上了。(2) 例:她们观察化石。她们(认真地)观察(奇异的)化石。奶奶缝补衣服。奶奶(认真地)缝补(破旧的)衣服。1 回答括号里的问题,然后扩写句子。(1) 树叶飘落下来。(什么样的树叶?)(2) 王英做作业.(怎么样地做作业?) 强化训练1 仿照例句,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1) 例:一辆汽车开过来了。 一辆汽车( )

6、开过来了。(A) 同学们完成了任务。同学们( )完成了任务。(B) 大家做游戏。大家( )做游戏。(C) 少先队员观看美术展览。少先队员( )观看美术展览。(2) 例:树林里栖息着海鸟。( )树林里栖息着海鸟。(A) 湖面上停放着小船。( )湖面上停放着小船。(B) 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C) 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 )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3) 例:五星红旗飘扬。(鲜艳的 )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A) 列车驶过南京长江大桥。( )列车( )驶过南京长江大桥。(B) 小猫吃鱼。( )小猫( )吃着鱼。(C) 妹妹捧着苹果。( )妹妹捧着( )苹果。2 填空

7、,注意词语搭配得当,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1)张老师( )讲着故事。(2)( )飞机飞上了天空。(3)猫头鹰睁着两只( )大眼睛。(4)( )雪花纷纷落在大地上。(5)李时珍是( )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6)妹妹穿着一条( )裙子。3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扩句。(1)我数着星星。(怎么样地数着?)(2)洪水冲垮了大堤。(什么样的洪水?)(3)小草顶着露珠。(什么样的露珠?) (4) 杏儿挂满了枝头。(什么颜色的杏儿?或者什么样的杏儿?) (5) 红五角星大灯放出光芒(什么样的光芒?) (6) 妈妈缝着纽扣。(怎么样地缝着?)4练习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列车奔小蜜蜂飞来飞去黑熊表演节目浪花跳跃猫捉老

8、鼠鲜花盛开了小华做操秧苗生长船开得快星星眨眼枝叶展开小蝌蚪游着1 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2 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拨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 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 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四 例句及分析 1 原句 太阳光 照射着 树林。 扩句 ( 晌午的) 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 (整个)树林

9、。 分析(1)原句的主要成分: “谁”太阳光 ;“怎么样”照射着树林。 (2)添加的词语及作用:“晌午”表示时间的词语,起限制作用。 “火辣辣”形容词,起修饰作用。 “整个”起限制作用。 2 原句 青烟弥漫 扩句 (飘飘荡荡的)青烟弥漫(在大地上) 分析 (1)原句的主要成分: “谁”青烟;“怎么样”弥漫。 (2)添加的词语及作用:“飘飘荡荡”形容词,起修饰作用。 “在大地上”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五 基本练习 1 小鸟唱歌。 2 大家接待客人。 3 飞机冲向天空。 4 战士们守卫边疆。 5 心情激动。 6 同学们议论着。 7 老师批改作业。 8 姐姐高兴。 9 燕子飞。 10 音乐吸引着观众。 11 柳絮飞起来。 13 春天花开。 14 剧场里坐满观众。 15 妈妈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