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复习要点(政治文明史)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8714567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复习要点(政治文明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一复习要点(政治文明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一复习要点(政治文明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一复习要点(政治文明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一复习要点(政治文明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复习要点(政治文明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一复习要点(政治文明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一复习要点(政治文明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目的:巩固统治。(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4)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

2、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3)作用: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2、中央集权制度内容:(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大权总揽;“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

3、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3、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列举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1、汉武帝集权:建立中朝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2、唐朝三省六部制:(1)结构: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

4、皇权。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1)措施: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5、明朝: 废除丞相,相权、皇权合而为一,

5、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明朝设立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6、清朝设立军机处:时间:雍正年间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笔录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五、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消极影响:

6、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暴政;官吏惟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盛行;造成个人自然权利的流失,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妨碍社会进步等。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一、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条件。1、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古代历史条件下,民主政治的前提); 多山、多港、多岛的环境促成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民主观念。2、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3、希腊城邦中流行的政体

7、是:贵族制、民主制二、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1、民主政治演变过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贵族制与君主制的不同:是集体领导;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民主制的确立: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陶片放逐法)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3、体现:(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组成)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民

8、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4、雅典民主制的得失:积极意义:(1)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2)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问题考虑的更全面。(3)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4)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 局限性:(1)与现代民主不同,只是公民群体的民主,而非公民,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妇女,都没有享受民主权利;(2)雅典民主是男性为中心的民主。3、古希腊城邦政体

9、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最流行的政体:贵族制和民主制(划分依据:根据城邦公民享有权力的多少)。三、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1、十二铜表法:意义: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的渊源。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篡仍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民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2、查士丁尼法典/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3、罗马法的影响: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

10、统治的有效工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今天继承的罗马法法律制度、原则:陪审制度保护人制度即律师制度“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即“不告不理”原则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一、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11、。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向责任内阁转移“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3、责任内阁制特点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4、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为核心;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内阁

12、行使行政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二、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1787年宪法的内容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由民选产生。保证政府代表广泛民意,具有一定的民主性。2、美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

13、议制,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不同点:项目美国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国王国家元首产生方式民选世袭国家元首有无任期任期制终生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无(虚君,国家的象征)政府首脑是谁总统首相政府如何产生总统任命议会产生政府与议会关系总统不对国会负责,互相制约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总统议会三、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确立法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国内容: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行政权归内阁和总统

14、。总统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院同意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德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内容:国家元首是“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权力较小,帝国国会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只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特点: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3、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不同点:项目德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世袭议会选举国家元首的任期终身制任期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有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政府产生方式皇帝任命议会产生政府与议会关系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对议会负责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皇帝议会四、资产阶级代议制1、确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2、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议会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3、资产阶级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