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9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8712258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9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9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9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9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9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9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9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9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一、一般均衡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1)局部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

2、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2)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一般均衡论所考察的问题是:在社会上各种产品的交易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背景下,最后各种自发的经济活动是否趋于供求均衡?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去研究一般均衡问题,在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之间架起桥梁。当代经济学教材中一般都采

3、用这种方法来说明一般均衡理论。2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都有确定的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后来的研究证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满足时,一般均衡体系就有均衡解存在。3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为了证明一般均衡,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位“拍卖人”。该拍卖人的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

4、均衡价格。该拍卖人寻找价格的方法是在拍卖市场上采取逐一试错法,将该市场供求一致的价格固定下来,将错误的价格收回然后重新试错,直到价格使得需求与供给一致时停止。二、经济效率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根据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2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这一命题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JAHobson)于20世纪初提出的

5、。他认为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在于增进人类的福利。所谓经济福利,是指人们的各种欲望或需要所获得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生理幸福或快乐。而社会福利无非是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总和。社会中可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部分,就称为经济福利。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它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换句话说,福利经济学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产品在不同个人之间的最优分配,简言之,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3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福利经济学采用帕累托最优标准来衡量资源配置的最优配置。帕累托最优状

6、态是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当经济系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经济运行是有效率的;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经济运行结果就是缺乏效率的。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如果对既定资源配置的状态予以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其他任何人的境况没有因此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增加了社会福利,或称帕累托改进。很显然,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不存在任何对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使得福利增进,则此即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三、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为了简化问题便于讨论,假设:整个经济社会中只有两种产品

7、和;整个经济社会中只有两种要素和;整个经济社会中只有两个要素供给者A和B。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交换方面,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商品的个人来说都相等,即,此时该社会达到了产品分配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交换的效率。当然,此时也就实现了交换的一般均衡。把满足的条件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称之为分配的契约曲线。在该曲线上任一点A、B两人的边际替代率都是相等的。只要参与分配的双方通过产品分配达到分配的契约曲线上,便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分配的一般均衡。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生产方面,任何一对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使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所有商品中都相

8、等,即,此时该社会达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生产的效率。当然,此时也实现了生产的一般均衡。连接埃奇渥斯盒状图中无穷多个生产的最优均衡点所得到的一条曲线通常被称为生产的契约曲线。在该曲线上,两种产品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和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等的。只要生产者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到达契约曲线上,便达到了生产的一般均衡,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因此,生产的契约曲线上所有的点都是生产的最优均衡点,也是生产有效率的点。由生产契约曲线可以推导出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之为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之为产品转换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情况下,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所能

9、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图9-1 生产可能性曲线图9-1中,横轴表示最优产出量中的数量,纵轴表示最优产出量中的数量。生产可能性曲线具有如下特征:(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为负;(2)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即曲线自上而下变得越来越陡峭;(3)边际产品转换率等于两种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即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因为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有效率的,所以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是社会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点,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3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一般均衡是指社会生产和交换同时达到均衡的状况,即实现了交换和生产的帕累

10、托最优状况。生产达到均衡并不能保证交换同时达到均衡;交换达到均衡也不能保证生产同时达到均衡。要使交换和生产同时达到均衡必须具备的条件: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可以发现,当时,达到了交换和生产的一般均衡。之所以作为一般均衡的条件,是因为只有符合这一条件,才能使生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四、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1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经济学家证明,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说,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下面用反证法来证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证明如下:社会既定的产量是,消费者A和B分别分得

11、的初始禀赋为和 。用和来表示交换和生产实现的一般均衡配置,假设另外存在一种可行而且帕累托最优配置和,即对于消费者A和B两人来说:而且,这个帕累托最优配置 和必须满足资源约束条件,即:前两个式子表示另外存在的帕累托配置优于一般均衡配置,而后两个式子表示新的配置是供求平衡的。给定均衡价格,消费者A选择而不是,根据显示性偏好弱公理,那一定是因为在既定的该价格下,消费者A无力购买,即:同样,对于消费者B来说,也有:将以上两个不等式相加,可得:再将供求平衡条件代入以上不等式,可得:上式显然是矛盾的。因此,在帕累托意义上优于一般均衡的配置是不存在的。2效率与均衡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如果给定了一个帕累托最优配

12、置,它可以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来达到这一配置,这就是所谓的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也就是说,帕累托最优可以通过瓦尔拉斯式的竞争性均衡来实现。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就是说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实现。该定理表明市场经济可以实现反映社会意愿的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这在政策方面的启示实际上是要求政府不必用干预市场的方法来达到政策目的,而可以通过再分配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因为市场受到政府的干预就会导致价格的扭曲而改变了实际决策行为,造成效率损失。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市场机制的肯定,即若想实现某种帕累托最优,可以借助于市场机制。对于该定理,需注意以

13、下三点:(1)要加上适当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可以通过交换来实现。(2)市场机制仅仅是实现想要的帕累托最优配置的一种途径。(3)在众多场合,帕累托最优并不是社会最优的标准,它回避了“公平”和“正义”这类规范问题。五、社会福利函数1效用可能性曲线效用可能性曲线派生于交换契约线,是最优效用组合的轨迹(包络线)。效用可能性曲线表示给定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后,另一个消费者可能达到的最高效用水平。曲线内的任何点都是非效率的,曲线外的任何点都是无法实现的,从曲线上的一点移动到另一点会降低一个人的效用。2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在两个人的社会中,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表示为:。式

14、中表示社会福利,表示两个人的效用水平。上式表明社会福利取决于、的大小,利用该关系可以得到社会无差异曲线,如图9-2所示,该图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与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样,社会无差异曲线也具有无限个,它们表示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图9-2 社会福利函数在图9-2中,有三条社会无差异曲线,这种曲线不能计算社会福利的大小,但能比较社会福利的高低,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越大。是总效用可能曲线,它类似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收入约束线。同样的道理,最大的社会福利只会出现在总效用可能线和社会无差异线的切点上,这一点称为“限制社会下的最大满足点”。这是能导致最大社会福利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唯一一

15、点。之所以称之为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点,是因为最大社会福利并不允许为任何可能值,而要受到既定的生产资源、生产技术条件等的限制,曲线和相交于点和点,这些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都低于,而和没有交点,说明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达到的社会福利水平。3阿罗不可能定理社会福利函数的形成,就是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结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但是这往往是很难做到的。阿罗认为:用投票的方式不可能把个人的偏好集中起来,形成合乎理性的社会偏好。即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这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4均衡的多样性在存在社会福利函数的条件下,可以确定所谓“社会”的最优状态它就是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切点。社会福利函数(从而社会无差异曲线)取决于环境、制度、文化、信仰、道德、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当这些因素不同(或者,当这些因素变化)时,社会福利函数就可能不同,从而社会的最优状态也可能不同。(1)加法型社会福利函数如果一个社会强调的是所有成员的效用总和(而非其分配),则它的社会福利函数就可以写成如下的加法形式:其中,表示所消费的商品数量,表示社会福利,它等于社会成员A的效用加上社会成员B的效用。加法型社会福利函数的无差异曲线如图9-3(a)所示。加法型社会福利函数或直线型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