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的思考和建议》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78706417 上传时间:2021-04-0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改革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的思考和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关于改革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的思考和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关于改革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的思考和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关于改革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的思考和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关于改革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的思考和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改革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的思考和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改革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的思考和建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关于改革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的思考和建议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的改革,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考核评估机制的改革,关系到综合改革的成败,关系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建立和巩固。因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指挥棒。一、现行考核评估机制的弊端和改革的必要性目前,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评估中,为了应付上,出现了如造假台帐、借已婚育龄妇女、借出生人口、假流动人口、假独生子女等等弄虚作假现象。更有甚者,向检查人员送红包的不正之风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工作在公众中的整体形象。其结果使检查人

2、员查不出真实情况,查出的真空情况也不上报。为决策机关提供了虚假的成绩和信息。也使基层产生了“平时工作上靠对付,年底检查靠应付,关键时刻找关系,解决问题靠送礼”的不良习气。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现行考核评估机制是重要的决定性原因。现行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立的,它在推进全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1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向前推进,考核评估方案也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但在飞速发展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新形势下,依然具有滞后性,弊端越来越明显:1、指标体系配置不科学,传统的几大率值仍然起主导作用。从各级的考核方案上我

3、们可以看出,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仍然是对人口出生率、政策生育率、出生统计准确率、综合避孕率的几大率值的考核。最多的文字说明是如何判定,如何认定。而相对于一些工作指标,则轻描淡写。如: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群众的满意程度、基础建设、基础工作等等。这就引导考核人员重视对前者的考核而忽视对后者的深入调查,对其它指标的考核是草率的。也诱使被查单位重视前者的准备而忽视后者。事实上,前面提到的各种造假现象,无一不是针对几大率值的。2、考核方法不科学,人为因素太多。在综合性的考核方案中,都有很多判定条件和保密规定。表面上看方案十分严密,实际上为考核评估的暗箱操作留下了隐患。因为检查是在不透明的状态下进行的,赋予

4、了检查组更大的权力,掌握着被查单位的生杀大权。检查组真正“查”出的问题廖廖无几,很多问题都是“抹黑帐”“抹”出来的。成绩的差别,实质上是接待工作的差别,是否送了红包的差别。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汇总。因为汇总时还有一个重新认定问题,有时汇总出来的结果能和检查组上交的结果大相径庭。其内幕不言而喻。3、工作与考核脱节,年底考核一锤定音,忽视对工作过程的监督。也就是说,考核没有和平时工作紧密结合。平时抓基础工作的部门没有考核权,有考核权的部门又不熟悉基础工作,形成了相互脱节的局面。也就导致了基层只重视考核,不重视平时工作,而考核又在玩弄数字游戏,长此以往,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由此可见,建立人口和

5、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必须打破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层层应付的局面,其关键是改革考核办法,建立能够对工作真正起到推动作用的考核奖惩机制。二、关于建立计划生育工作长效考核机制的思考目前,随着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建立,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机制。对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办法必须改革。xx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计划生育工作长效考核机制:1、要把考核和平常工作相结合,解决考核和工作脱节问题。在完成人口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平时工作开展情况应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所以,要加大对工作过程的考核监控,不搞年底一锤定音的考核。2、要合理配置考核权。即抓工作的部门也应抓考核,切实解决抓工作和抓考核脱节的问题

6、,避免基层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的倾向。3、合理设置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在考核中起导向作用。特别是记分办法宜粗不宜细。比如,统计准确率,达到一定标准就是多少分,否则不记分。4、合理配置分值。也可以说是对各项工作平均分配分值。因为分值不平均,人为造成了工作的重要程度不同。三、关于建立计划生育工作考核新机制的具体打算xx年,我们关于改革考核办法的具体打算是:1、年初制定出全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方案,并把方案印发。把考核重点、考核办法公布于众,真正起到考核的导向作用。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反复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2、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淡化传统的几大率值在工作评估中的决定作用,加大对平时工

7、作、基础性工作的监控。对每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都要有考核性的总结,成绩公布,并记录在案,纳入年底总成绩。3、弱化年底一锤定音式的考核,年底考核只检查几大率值,划定合理的比值。只要达到一定要求的,就不扣分。低于指标要求的,也从鼓励讲实话、说实情、报实数的角度出发,只要实话实说,就不预追究。4、对基础工作的考核,要放在平时进行。主要由抓工作的业务部门负责考核。5、改进考核方法。实行多种多样的考核方法。比如查信访案件,观摩评比,事前通知样本点等。6、落实严格的考核责任追究制。如果发现在考核中有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追究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第二篇:对计划生育考核评估方案的思考对计划生育考核评

8、估方案的思考近日上网,好友议论纷纷,皆为计划生育考核评估体系不科学一事,更有来自基层的计划生育同行,嘱予作文以记之。昨晚点开“幸福人家”,方知省计生委正组织考核评估改革献计献策活动,由于时间紧张,现粗选三四事,托出基层对各级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的看法,不妥之处还请海涵。是为序。思考之一:取消对计划生育率的考核自从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以来,计划生育率一直是考核的重中之重,各地的考核方案少到15分,多的达到24分,似乎是离开了计划生育率,计划生育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因为有这样一种思想,各级检查人员便以此为突破口,挖空心思也要查出一些问题来,而为了在评估时有一个好的结果,基层在应付检查时更是使出浑身

9、解数,乃至各级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已不是为了要提高工作水平,而纯粹是为了要应付检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理由可以支持取消计生率考核这一观点:一、取消计划生育率指标是中国人口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我国妇女的生育总和率已远低于2.1生育更替水平,据国家计生委公布的数字,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5左右。而一些人口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一数字仅为1.31.4,近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也显示,我国大陆每年人口净增量近十年来年均不到500万。由此说明,我们的人口峰值将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或三十年代形成,而不会等到五十或六十年代。未雨绸缪,适度放开对计划生育率的考核,让生育总和率

10、在近年内实现软着陆,更有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取消计划生育率指标是当前实际工作水平的客观要求省计生委近几年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我省的计划生育率一直稳定在92%以上,但是在每次非正式场合,各级计划生育工作者几乎不约而同的将实际的计划生育率定格在80%左右。如此巨大的反差,一直是压在计生工作者心中的一块巨石。这样一方面助长了弄虚作假的风气,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我党的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面对每年补报上年度的计外比本年度上报的更多这样一个客观事实,省计生委的领导们也已经到了应该正视现实的时候了。既然已经知道计划生育率只有这么高,在考核时还要自欺欺人干

11、什么呢。三、取消计划生育率指标是维护计生人形象的内在要求作为计生工作者,每个人都深感责任重大,但是在虚假的计划生育率之下,我们心目中已经没有“神圣”二字,基层所有的工作就是做假,做假,再做假。上面的领导也许会说,我们并没有要求你们做假,你们只要报实数字就可以了。但是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可不是个闹着玩的事,一旦上报计划生育率低于上年度5个百分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乌纱帽就直接掉了,谁敢冒这个“天下之大不韪”。更有甚者,因为我们要隐瞒大量的违法生育,势必在工作上造成被动,相当一部分群众甚至认为乡镇干部就是违法生育的保护伞,要不某某人超生了,你们为何一直不去处罚。四、取消计划生育率指标是提高计生

12、工作水平的现实需要正因为基层将大量的工作时间花在弄虚作假、应付检查上,属于计生工作应有之义的宣传教育变得不伦不类,优质服务更是徒有虚名。而一个地方的计划生育工作要想真的上水平,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全方位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广泛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使育龄群众从心底里认同计划生育,在行动上自觉支持计划生育。而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如何根据群众的需求开展优质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完成这一课题,也要求我们把弄虚作假、应付检查的时间节约出来,从而花更多的时间来做更有意义的事。至于取消计划生育率这一考核指标后,考核侧重如何定位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

13、下两个方面予以考虑。一是加大统计准确率的考核权量。长期以来,统计准确率一直是各级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正因为对计生率要求畸高的因素。造成事实上的统计准确率不可能很高,从而也造成在检查过程中样本点上的严重干扰。把计划生育率从评估体系中剥离出来以后,基层计划生育就失去了弄虚作假的理论基础。而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出生人口进行准确的统计上报,也就理所应当提高考核分值。二是要突出考核违法生育的立案率和申请执行率。作为落实基本国策的基石,计生工作者对违法生育行为必经予以严肃追究。以前的考核体系强调高计生率,造成大量的违法生育被瞒报,自然无法及时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而社会抚养费一旦征收不到

14、位,又滋长了一部分人的违法生育动机,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取消计生率指标以后,基层没有必要进行瞒报,自然也不再可能与违法生育对象“同流合污”,这样立案率必然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必然从严,而对无法征收到位的对象及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也是基层实际工作必然的选择。事实上,通过强化社会抚养费征收手段比靠无休止的考核评估更有利于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当然,计划生育率指标一旦从考核体系中剥离出去,必然引发整个计生系统的大震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思想问题。全省的计生工作水平究竟如何定位,是摆在省计生委领导面前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有没有吃螃蟹的胆略,敢不敢揭开多年的遮羞布,无疑是对上级领导

15、的一次最大的考验。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一票否决”的问题。计生率剥离以后,“一票否决”的条件如何确定,也是上级领导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个是前面提到的统计准确率;第二是违法生育对象社会抚养费的核定准确率。在这里,我之所以不提及征收到位率的问题,是因为征收到位率同样不利于体现实际工作水平。有关的内容我己在计划生育工作亟需引起关注的几个具体问题中进行了阐述。思考之二:加大知情选择的考核力度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把知情选择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明确,但与此相对应,由于各地把计划生育率看得过于重要,市以下各级计生部门基本不认同知情选择。象我们这里对一些

16、不宜上环的对象,村里面指导她们使用药具避孕,但在检查时,调查组一律认为其节育措施不到位。类似的一些违法事实越在基层越是大行其道。笔者认为,普遍进行知情选择,加大知情选择的考核权量有其现实的必要性。一、引导育龄群众进行知情选择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这在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中已有明确要求,在此不再赘述。二、开展避孕方法的知情选取择是育龄群众的现实需要育龄群众是知情选择的主体。由于个体差异非常大,其所能接受的最佳避孕节育方法也千差万别,“一孩上环,二孩结扎”的要求与育龄群众的身体状况本身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一味地强调及时节育率(而不是避孕率),势必是以牺牲一部份人的身体健康为代价,这是与我们的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初衷不相符的。三、开展全方位的知情选择是优质服务的应有之义国家提出“20字”工作方针,其中就有优质服务。而优质服务的重点又在于一个“优”字。如何把服务工作做到家,如何让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