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浙江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8706401 上传时间:2021-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年浙江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4年浙江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4年浙江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4年浙江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4年浙江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4年浙江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年浙江真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4年浙江省录用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总分100分,限时2小时;2. 请仔细阅读以下资料,然后按照后面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一、资料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ll%,原油占2.4%,天然气仅占1.2%,人均煤炭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42.5%,人均石油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17.1%。人均天然气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13.2%,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产品和产值能耗方面,据统计比较,每公斤标准煤能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日本为5.58美元,法国为3.24美元,韩国为1.56美元,印度为0.7

2、2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6美元,而我国仅为0.36美元。我国火电厂供电煤耗为每千瓦时404克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为317克标准煤,高出27.4%,我国每吨钢可比能耗平均为966公斤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是656公斤标准煤,高出47.3%;我国每吨水泥熟料燃料消耗为170公斤标准煤,而国际先进水平为l07.5公斤标准煤,高出58.1%。2003年我目电力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包括河北、山西、内蒙、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甘肃、青海和宁夏在内的22个省市不同程度地拉闸限电。长沙市民为应对停电,开始购买发电机;厦门10多家大商场,

3、每周因停电停业两天;华东地区的企业不得不采取错峰、避峰生产;浙江省将一些企业用电转移到凌晨2点以后的用电低峰;其他大部分省市也开始按“拉限序位表”计划用电。电力缺口对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带来明显影响。据统计显示,综合国民经济发展和用电新增容量等情况,今年我国全年用电量将净增2000多亿千瓦时,加上年内投产的机组,今年的电力缺口仍将在1000力千瓦以上。2003年11月份,自上海、广州0号柴油告急开始,90号汽油告急,全国又出现一定范围的“油荒”在长三角地区,很多加油站等待加油的汽车排起了长龙;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以及杭州市等地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加油站已经没有了0号柴油供应,有供应的加油点也

4、基本都是限量销售。东北三省、四川、重庆等地也传来了柴油供应匮乏的消息。2000年,全球的原油储备量估计有69亿桶,相当于90天的世界消费量,其中13亿桶为战略储备,其余的46亿桶为商业储备。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的石油储备分别是158天、1 61天、127天、74天。据去年中国石油消耗总量测算,我国的石油储备仅可维持近20天。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已经给中国能源利用带来巨大影响。据美林公司估计,如果每桶原油平均价格达到33美元,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可能降低0.5个百分点。由于中国是东亚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显然全球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的影响不会低于上述数字。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估

5、计中国的原油消耗量将从2000年的478万桶/天上升到 2020年的1050万桶/天。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原油消耗第二多的国家,国家60%的原油将依赖进口。这不仅将使中国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上最主要的买主,也会使中国面临更大的政治和能源安全压力。中国的能源战略一夜之间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陈洲其与张洽联合提出,必须从宏观、长远的观点来研究和把握能源题,制定符合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以确保现代化建设有长期足够的能源供应。作为非再生性能源,石油一直是我国短缺性战略物资。为了扩大供给,我国除了不断在国内开采石油外,还通过各种方式从国际市场寻找稳定的

6、供货渠道。中石油已在海外签订合同项目26个,项目分布在四大洲的12个国家,业务范围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生产销售、炼油化工 及成品油销售等领域,初步形成海外发展的三大战略区,即中东及北非地区、中亚及俄罗斯地区和南美地区。中石化集团在伊朗成功打出高产油气井;参与竞标开发伊朗16个新油田,获邀参与开发伊朗第二大油田阿扎德干德项目的竞标;中标开发沙特的一个天然气项目。中海油已同18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公司签订了160多个石油合同和协议。去年,其海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已达1/5以上。2003年我国的GDP取得了9.1%的增长,创下六年来的新高。就在人们对经济高速增长津津乐道时,温家宝总理在近日的十届全国人

7、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却指出,中央今年提出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要考虑到保持宏观调控目标的连续性,也要考虑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实际条件的衔接,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二、申论要求1、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的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操作性。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有说服力。三、参考答案1、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与

8、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非常的低,同时我国在产品和产值消耗方面和其他国家相比较又出奇的高,国内已出现“电荒”、“油荒”等一系列能源危机问题。能源资源相对短缺和利用率不高而引发的问题已严重威胁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的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操作性。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下:1、能源资源的相关产业和部门的技术性革新,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的单位能源资源产品消耗量。2、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国内能源、资源的探明和开发。3、积极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和现行能源的替代品,开拓能源、资源新渠道。4、加强国际合作,开发利用他国能源、

9、货源。5、提高国民节能意识,珍惜现有资源能源,同时对一些能耗大,不利于持续发展的企业进行限制或限期整改。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有说服力。唯有活水,始得清泉-从能源问题看中国发展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泱泱中华,地大物博”而自豪,似乎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蕴涵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货源,似乎在人们的头脑中也从来就没有资源耗尽的概念。然而,在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能源问题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们对曾经的发展思维误区进行反思。能源短缺所反映出的事实和问题是多方面的。由于能源稀少,今天我们小到生活的用电饮水,大到中国

10、作为一个国家所面临的能源和安全问题都能深切感受到巨大的不便和压力。然而,在面对这些压力时,我们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11%,应该是比较丰富的,然而人均下来,却只有世界平均值的42.5%,这不是绝对年短缺,而是相对短缺,是巨大的人口数量使我们的资源相形见绌,另外,即使是同一吨煤,在中国和法国的利用率相差近90%,利用率低下使我国的能源消耗严重。还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许多地方往往只注重“多上快上,规模第一。”结果许多技术含量渡、能耗多的生产项目遍地开花,使本来就不丰富的资源更加快速消耗。能源问题的实质反映出了我国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一是科技

11、发展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在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还是以能源为例。正是我们的科技水平低下导致我们的能源的利用效率低下。自然能源中的石油、煤、天然气都是非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且已经用过的无法再利用。如果不能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则能源消耗得快且同时创造的价值少。在其他行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物力的高消耗低产出与新型科技产业的智力投入的高产出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新型的软件产业,耗费的原材料极少,而智力附加值使其成为一个利润极大的产业。因此,我们必须极大地重视科技发展,重视人才,这是我国经济

12、发展的一支“活水”。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一个范围很大的概念。其内容包含了关于经济发展的思维模式、规模等内容。在此我想指出的主要是宏观层次的“粗放”与“集约”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曾经也遇到我国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他们曾经走过许多弯路。如在这些国家发展中曾经出现的环境问题、粗放型增长的问题等。前车之鉴,我们如果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话,我们会少走弯路。以往,我国的发展往往强调人多力量大,扩大规模,这实际上是片面地扩张,没考虑到社会的和资源的承受能力。如果把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喻作“清泉”,我想,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策略、模式则是两条重要的“活水”,如果能把这两条“活水”引好

13、,那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更加健康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也就指日可待了。高分范文A2004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高分范文(1)(本卷总分100分,限时2小时)能源短缺,燃眉之急今年夏天,留给人们深刻印象的不应只有赤日炎炎和历史最高记录的高温天气,更深刻的还应有破天荒的拉闸限电的“电荒”。人们纷纷躲进防空洞,提出“将空调温度调低一度,早关 一小时”的口号,从上至下破共抗电荒的难题。这种用电告急的情况不仅仅只存在于浙江,据统计全国22个省市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供电缺口、拉闸限电的情况。而短缺的能源也不仅仅只限于电,油、水等生活生产的必备能源均在全国各个地区有不同程度的短缺。“怎么会电不够用?”,

14、“怎么会有电荒?”人们普遍产生了心理疑问。经济繁荣发展了,人民生活奔小康,怎么会出现这种生活必需品的短缺?一时间能源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党和政府规划考虑的范围,也成为普通百姓茶余饭后讨论的大事情。能源究竟为何会短缺呢?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其一,我国生产技术的落后,使我国企业生产的单位产值能耗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作为一个大国,虽然资源的绝对量高,但就某种能源以及就人均资源占有量来看,我国是十足的能源小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尚未成熟,原有的粗放性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在我国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仍有深刻烙印。因此当前的电荒油荒也许就是此种不科学的生产方式带来的恶

15、果,亦是对人们的一次警示:转变生产方式,加大科技投入迫在眉睫。其二,人民生活方式的不科学。浪费水、电的情况在我国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乃是普遍现象。环保意识的淡漠,可持续性发展观念的尚未树立.生活方式及观念的落后等,使得我国居民使用能源的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人的眼里近乎奢侈和浪费。另一方面,对资源滥取滥用,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使得我国的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日趋恶化。试问经济如何能在此空中楼阁中长久地发展。其三,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的国际原油储备量低,但消耗量高。能源危机亦是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冲击我国的经济增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使得国际能源的分配不

16、均,有的过剩有的短缺,如何应对此种特殊的国际环境,如何更好地分享国际资源,已成为我国缓解能源短缺的一条重要渠道。而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是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能源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建设,亦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引起人民的某种恐慌,为避免由“电荒”引起的“人荒”,应从宏观和长远的观点来研究和把握,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其一,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集约型增长的经济发展道路,加强对应用性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提高科技成果转换率,积极寻求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的高效利用及新型材料的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