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表示条件的接续助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857142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区分表示条件的接续助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区分表示条件的接续助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区分表示条件的接续助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区分表示条件的接续助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区分表示条件的接续助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区分表示条件的接续助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区分表示条件的接续助词、和 一、用于表示自然规律或习惯的“恒常条件” 时,一般用和 。也能用,但它表现的是个别的、具体的情况,不带有普遍和规律性。不能用。例:春(、,)、桜咲。 到了春天樱花就开。 二八加(、,)、十。 二加上八等于十。木、風吹(、)、倒。 那个树,风一吹就倒。 煙出(、)、鳴。 烟一升起,那个铃就响。二、表示前项情况已经实现的“确定条件 ”时,可以用、 和,不能用。(一)前后两项是两个不同的动作主体,而后项多以或结句,表示不同的动作主体的动作的同时发生。表示的是的意思。多为意外,发现的语境。可以用和,不能用和。 例:電車止(、)、乗人降始。 电车一停,乘客就开始下车了。

2、昨夜家帰(、)、雨降出。 昨晚回家就下起雨来了。 窓外見(、)、花子立。 往窗外一看,发现花子站在那里。(二)当前后是同一个动作主体,而后项多用结句,这时可用、和,不 能用。、表示虚拟条件。意思是:对现在已成事实的情况,假设当初要是不如何如何,那么现在就将是另外一种情况了。此时多以、等结句,也可以直接用结句。这时,和通用,不能用和。 例:地落( 、)、万有引力説生。 如果苹果不落到地上,也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吧? 勉強(、)、試験受。 如果更加用功的话,就考上了。 私前便飛行機乗( 、)、田中事故死。 我如果乘坐前一班飞机的话,就会像田中一样,因飞机失事而死的。2、表示过去习惯,此时只能用和,

3、不能用和。 例:子供、夏( 、 、)、必泳。 小时候,一到夏天,一定游泳。 田舎行(、)、鶏買。 那时到乡下去,经常能买到鸡。3、如果前后项都是具体行为,而又用结句时,这时所表示的是动作先后顺序的的意思,这时、三项都不能用,只能用。 例:私音聞(、 )、外出。 我一听到那声音,立即就跑出去看了。花子部屋入(、 )、急泣出。 花子一进屋,突然哭了起来。彼本手取(、 )、読始。 他一拿到书,立即就读了起来。(三)在前项使用了指示代词、 、或使用了等,而后项多是用状态、断定的句子,这时可以用和,也可以用不过用得较少,不能用。 例:李、日本語上手( 、)、先生。 李小姐日语这么好,都可以当老师了。 考

4、(、 )、言。 我想了想,还是觉得你说的对。注意:但当后项句子是用命令、劝诱、愿望、 决意等意志句结句时,不能用。 例:行(、)、一緒行。 你那么想去,那一起去吧。暑(、)、窓開。 那么热的话,可以把窗户打开呀。三、表示假定条件时,四者都可用,但所用场合不同。有如下几种情况:1、前项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时,如后项是非意志句结句时,可以用、和;后项是意志句结句时,可以用和, 不能用;以上两种情况都不能用。 例:夏(、)、海泳行。 用时表示:每到夏天,就去海里游泳。用时表示:这次到了夏天,就去海里游泳;行是意志句,不能用。晴( 、)、出発。 天晴就可以出发。2、前项是状态句,后项是命令、劝诱、希望等

5、意志句时,、三者可以互换使用,不能用。 例:寒( 、 )、着。 你如果冷,那就再多穿一点。 暇(、 )、一緒行。 你有时间的话,我们一起去吧。3、前项是听话者将要进行的动作或可能作到的事情,后项是说话人的命令、劝诱、希望等意志句时,只能用或,不能用和、更不能用。此时前后两个动作的时间关系是:后项先做,前项后做。 例:北京行(、)、私連。 你要去北京的话,希望你带我去。 先生宅行(、)、持行。 你要去老师家的话,请把这个带去。4、前项是听话人的动作,后项是说话人的动作,意思是“你如何,我也如何如何 ”, 这时、和都可以使用,意思差不多,但不能用。例:見行(、)、私見行。 你去看的话,那我也去看。

6、 参加(、 、)、私参加。 你如果参加,那我也参加。5、以上几种情况多数不能用,但当后项是非意志表现时,则可以用。 例:田中来、五人。 田中来的话,就是个人了。 少考、私知。 再稍微想一想的话,我也许就作出来 了。 読思、本。 如果想要看书的话,书要多少有多少。6、前项与搭配,构成唯一假定条件句时,多用。和也可以用,但用得较少,不能用。例:体丈夫()、生。 只要身体好,无论怎样都能活下去。 弟帰()、分。 弟弟回来就知道了。雨降()、連行。 只要不下雨就带你们去。四、表示陈述条件。当后项与、困、等搭配,构成容许、禁止、希望等意思的句子时,表示陈述条件。这时,可以用、和,不能用。、表示希望时多用

7、,也可以用、,个别可用,但一般不用。 例:少雨降(、 、)。 再下点雨就好了。強風吹( 、)。 这么大的风,要不刮就好了。、便利( 、 )。 这一带再方便一些就好了。2、表示禁止时,多用、也用、 一般很少或不用、。 例:動( 、) 。 不许动。(、)。 不能做那样的事。、表示应该时,多用、,很少用,不用。 例:勉強(、)。 你不更用点功可不行。 入場券(、 )。 没有入场券可不行。、疑问句中,多用、有时也用、但用得较少,不用、。 例:駅行(、 )。 车站怎么走好?一緒帰(、)。 一块回去怎么样?五、表示提示条件,有如下几种情况:(一)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在句首提出这一话题,然后进行说话和论述,一

8、般用、的句式,此时不能用。、一般用表示接过对方话题,接着追问或展开这一话题。 例:故郷(、 )、君今年帰。 说起老家,听说你今年回去了?2、一般用表示接过对方话题,触动自己的回忆或联想。例: 故郷(、 )、小、僕家前川泳。 说起老家,小时侯我经常在家前的河里游泳来着。、一般用表示接过对方话题,表达自己的感叹。 例:故郷(、 )、今発展早。 说起老家,现在的发展多快啊。(二)表示传闻和发言的依据,此时常用、不用和。后项多用表示传闻的、等结句。例:天気予報(、)、明日雨降。 据天气预报说,明天要下雨。(三)直接提示,、,此四项基本通用。例:日本(、 、 )、知。 说起日本,我多少还知道一点。 小説

9、(、 )、雪国読。看小说的话,先看看雪国吧。六、表示并列,表示并列的句型 与意思一样,两者基本可以互换,此时不能用和。例:南京古都(、)、西安古都。 南京是古都,西安也是古都。父親父親(、 、)、息子息子。 爸爸不象爸爸样儿,儿子不象儿子样儿。以上六条归纳如下:1、在表示恒常条件时,、 都可用。2、表示假定条件时,的句末不能出现意志或命令等主观表现。当的前项是动作动词时,后项不能有意志表现。和没有这些限制。3、后面可以是过去时,和在一般情况下,后项为现在时。4、的后项动作先,前项动作后干,此时不能用、替换。5、前项和后项为同一主体的动作继起时,后项为过去时,这时只能用,不能用、。但当后项为命令、劝诱、请求等主观表现时,则只能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