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会计中的借和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857013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区分会计中的借和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区分会计中的借和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区分会计中的借和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区分会计中的借和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区分会计中的借和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区分会计中的借和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区分会计中的借和贷借、贷只是一种 记账符号,没有实在意义,资产的增加、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借方;资产的减少、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记贷方。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可以说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会计核算。但是对借贷记账法却一直没有一种好的理解,为此,本文拟从 现金流入流出角度来阐述借和贷的本意,对于人们理解理解和掌握借贷记账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借贷记账法的提出 当代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 A.C.利特尔顿教授不无 遗憾地感叹:借贷记账法给我们留下一个令人困惑的特征,某些账户的左方代表增方,而在其他账户,增加额却记入右方。 这种安排太复杂了,以至于 试图 将它合理化成为徒劳无

2、益的事。我们别无他法,只好接受它并记住它的增减法则。 2 会计记账中如何理解借贷 诚然,借贷记账 法的借与贷,在客 观上是充当了记账符号,但它又决不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记账符号。 纵观借 贷记账法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在 12 世纪末与 13 世纪初的欧洲,严格地 讲是欧洲的意大利,借贷记账法则 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适应借贷业主记录款项的借出和贷入的需要。借 贷业主的账户按人名设置,分上下两个记账地位:账户的上方登记客户的借款,称 为借主方,账户的下方登记 客户的存款,称为贷主方,从 银行角度讲是借出贷入。 借指借出款项,即 债权增加(应收款),表示现金流出。 贷指收入款项,即 债务增加(应付款

3、),表示现金流入。 可见借贷最早是用于记载现金流量的方向,贷主贷出和借主归还表现为借贷业主(以下简意称商业银行)的现金收入;贷主收回和借主借入则表现为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出。在商业银行与借主和贷主的借贷业务中,现金流量方向与借贷记账方向的关联是:商业银行一身而二任,作为借主的代表,商业银行从贷主 处贷出款项和向贷主归还款项;作为贷主的代表,借主从商业银行 处借入款项和向商业银行归还款项。这时,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尚无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之分,而只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之别。凡是涉及现金流入的业务,如从贷主的 贷出和借主的归还,都 记为贷;凡是涉及现金流出的业务,如借主的借入和向贷主的归还, 则都记为 借

4、。商 业银行的借或贷 的记账方向是以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方向为依据的,而并不与资产负债的增减相关联。这样,借贷记账方向就与借贷业务的现金流量方向相一致,呈现为 完全的对应关系,而不存在以资产负债的增减方向为依据时借贷记账方向与资产负债的增减方向相矛盾的状态。显然,现金流量方向体现了人们最初设计借贷记账法则的依据和前提。因此,以现金流量方向作为认识借贷记账法的基点,并进行借贷记账规则的讲解,不仅能充分揭示借贷记账方向与借贷业务的完全对应关系,而且比死记硬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用现金流量方向记录借贷 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方向与现金流量方向表现了完全的相关一致,因此,我们就有理由根据现金流量方

5、向来确定经济事项的借贷记账方向,合理解释借贷记账规则。 3.1 借、贷表示意 义的说明 3.1.1 现金流出、流入和资产、 费用的关系 在现金流量规则中,所有能增加现金支出的业务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出,而增加现金支出的业务主要是资产(非现金)与费用的增加,当企业购置非现金资产,发生作为费用的支出时,不论该现 金流出是 资本化形成资产, 还是收益化形成费用。其主要表现是现金的流出。因此,当资产(非现金)与 费用增加时,因为导 致现金流出, 记入借方。 反之,所有能增加现金收入的业务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入,对资产和费用来说,增加现金流入的业务主要是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金,因此当非现金资产包括费用减少时,表现

6、为现金的流入, 记入贷方。 3.1.2 现金流入、流出与负债、所有者 权益和收入的关系 增加现金收入的业务,主要包括负债的增加、 资本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对企业来说,债务、 资本的增加,表 现为债权 人和所有者对企 业的投入增加,因此产生的是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而收入的增加, 带来的也是现金的流入,与 费用的增加正好相反,因此 记入贷方。反之,向债权 人归还借款,投资人撤回投资,即 负债减少、 资本减少,表现为现金的流出,因此记借方。收入的减少,表现为现金流入的减少,也即现金流出,记为借方。 上述规则可总结为:资产、费用的增加, 导致现金的流出,记入借方,反之 记入贷方;负债、所有者权 益和

7、收入的增加,导致现金的流入, 记入贷方,反之 记入借方。 可见,采用现 金流量规则对账户区分借和贷,只需对经济业务导致的现金流向进行判断,就可决定借贷记账方向。 3.2 由会计基本等式推导借贷记账规则 动态的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即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对企业来说,任何 业务的变化都只能是 导致等式两边同增或同减,或是一方内部的一增一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对等式两方同增同减的业务,由于左方增加记借,右方增加记贷,因此 记账时必然出现“有借必有贷、借 贷必相等”的情况。同样,一方内部一增一减时,由于等式中的任意一方的增减记账符号恰好相反,也会出现“ 有借

8、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情况,使记账工作变得非常科学、 简明、方便。 4 采用现金流量方向解释借贷 根据现金流入流出的方向讲解借贷记账规则,不仅使老师的讲解容易许多,还有诸多的优越性。 4.1 真正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借贷涵义 避免死记硬背带来的弊端,而且将借贷的本意与其现实意义相联系,避免了人为对借贷历史渊源的割裂,有利于会计知识的融会贯通。 4.2 更好的理解资产和费用的关系 不论资产还是费用, 实质都是支出, 资产和费用实质本是一个概念,都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都是企业为取得一定的效用而付出的代价,只是资产的支出带给使用人的受益期较长,而费 用的支出带给 使用人的受益期较短。因此可以说费用是瞬

9、间的资产,或者说资产本身也要分期转作费用,因此费用账户的性质与资产是一致的,其账户的设置与资产相同。 4.3 更好的理解收入与权益的关系 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收入导致的现金流入流出方向是与权益一致的,即权益增加, 现金的流入增加,收入增加也表 现为现金流入增加,反之都表现为减少。而且收入本身就归属于所有者,是所有者的权益,因此,其设置也同所有者权益一致。 首先记得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其次根据具体业务理解,通俗理解为一方增加,另一方减少比如从银行提取现金,你的现金增加了,但 银行存款的数额肯定减少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一方增加,另一方增加 赊购材料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一方减少,另一方减少 支付材料款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资产类的:借是增,贷是减; 成本与费用类:借是增,贷是减; 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的:与资产类相反,借是减,贷是增; 收入,与成本费用相反:借是减。贷是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