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楚门中学课程建设方案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78461434 上传时间:2021-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楚门中学课程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楚门中学课程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楚门中学课程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楚门中学课程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楚门中学课程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楚门中学课程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楚门中学课程建设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环县楚门中学课程建设方案一、校情简介与分析(一)学校概况玉环县楚门中学创建于1946年春,时名“玉环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部,改名为“玉环县第一中学”,简称“玉环中学”;1959年玉环、温岭并县,易名为“楚门中学”。1982年5月,学校被列为省第二批重点中学,1999年7月,晋升为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2007年12月晋升为省一级重点中学。楚门中学座落于玉环漩港北岸、楚门丫髻山北麓。静谧的楚门河横贯校园,校园内绿树成荫,曲桥回廊,凉亭古池,环境优雅。学校办学历史悠远,文化底蕴深厚,办学规模适中,是莘莘学子求学的胜地。纵观学校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1)艰苦创业期(

2、19461949)。设校址楚门晒谷坦原私立东方小学。学校初创阶段,勤俭办学,艰苦创业,成为初具规模的全日制初级中学。(2)发展壮大期(19491966)。师生政治方向明确、热忱高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优良校风。(3)空前浩劫期(19661976)。文革初期,学校由于受到较大冲击,被迫停课。后“军宣队”、“贫宣队”“工宣队”进驻,学校复课。(4)振兴恢复期(19761979)。学校主要精力在恢复组织机构、整顿教学秩序与加强管理工作。(5)稳步推进期(19801996年)。校址重点已从晒谷坦转移到观音堂现校址,班规模发展到36班,占地面积扩展到87亩。(6)改革创新期(1997年 )。校园

3、扩建工程启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以德治校、质量强校、文化兴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模式开始凸现,办学新格局逐渐形成。建校以来,学校遵循“厚德 博学 强身”的校训,形成具有楚中特色的办学模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被确定为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教科研先进单位,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治安安全先进单位,浙江省中学生社会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和无线电测向先进集体,台州市“花园式”校园等荣誉。涌现出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省春蚕奖、省师德楷模等一批优秀教师。(二)现状分析 1学校

4、硬件设施完备。学校占地面积186亩,建筑面积55056平方米。学校现代化设施完备,数字实验室、信息中心、图书馆一应俱全,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学校现有36个行政班,教职工150余名,学生1600余人,有400米标准运动场、学生公寓、餐饮中心、体育馆、游泳池、标准篮排网球场。完全满足师生学习、工作、运动等需求。 2师资优秀。近年来,我校一直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科研兴校,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手段,班主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支队伍建设齐头并进,涌现出一大批精教学、肯钻研的教师。学校现有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各1人、省优秀教师、省春蚕奖获得者15人,市名师5人。全体教师团结协作

5、,齐心协力,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充足的人才支撑。师资结构较为合理、学科配套、业务精堪、品质优秀。3管理一流。学校将制度管理和教师自身价值实现相结合,崇尚团队协作精神,学校管理层职责明确,工作开展有序、有效,在教师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团队凝聚力强,有人本管理特色。 4生源中等偏下。我校的学生基本来自港北,既有城区学生,又有农村学生,其中50%的学生按照比例下划到初中学校以保送生招收,学生按中考成绩首先被玉环中学优先招收,后楚门、玉城、实验三校均分。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多属中等偏下,大多数学生学习比较刻苦,但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学科不平衡,总体来说理科成绩好于文科。 5近几年高

6、考、会考及台州市统考成绩。近几年学校高考成绩稳定在较高的水平,2012年学校高考上重点线人数达102人,创历史新高;2013年在生源极其不利情况下学校高考上重点人数达99人;2014年高三我校生源远不及县内兄弟学校,但从模拟考及联考情况来看,高考重点人数很可能超2012年的102人,再创历史新高。学校参加省级会考及格率达98%。二、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一)办学理念立德臻美、上善若水、把人字写端正;多元发展、和而不同,把人字写辉煌。立德臻美通过学校有成效的德育工作,树立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是学校教育的首冲。“立德臻美”也能促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今后幸福未来的非智力奠基

7、。上善若水语出老子,本义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水有避高趋下的谦逊、奔流到海的追求、刚柔相济的能力、海纳百川的大度、滴水穿石的毅力、洗涤污淖的奉献。学校教育通过立德臻美而达到尽善尽美。多元发展学生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社会发展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在教育方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背景下,学校坚持特色化办学,学生有多样选择权利,实现多元发展。和而不同语出论语,意指“只有允许不同事物存在,才能形成五彩缤纷、繁荣向上的局面;否则便陷入单调、乏味的境地”。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兴趣、特长,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二)办学及培养目标 学校的办学目

8、标是“创建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和现代化的浙江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其中,“高水平”是指学校的管理水平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水平高,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有特色”是指学校在育人模式、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现代化”是指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有修养”的人。有知识指把学生培养成喜欢学习、知识结构完善、又有特长的人;有能力指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注重交流沟通、改革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善于学习、做事、创新的人;有修养指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加

9、强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有自尊自强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公民。三、办学方略楚门中学的办学方略是“德育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德育立校秉承“立德臻美、上善若水、把人字写端正”办学理念,学校德育工作主题化、校本化、系统化。高一年级以“礼仪、守纪、自立、习惯”为教育主题;高二年级以“诚信、感恩、合作、进取”为教育主题;高三年级以“责任、理想、成才、服务”为教育主题。学生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文明守纪,讲诚信、有公德、知感恩,有理想、有责任和进取心。质量强校立校就是在办学过程中,把“优质、高效”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

10、脚点。所谓质量,不仅指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单指教育教学质量,而是涵盖学校的全部工作质量。领导要高质量,教师要高质量,学生要高质量。我们要把要求提“高”,把制度订“全”,把过程想“细”,把行动做“实”。向家长向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为社会为高校输送优秀人才。科研兴校是指在办学过程中,突出教育科研作的地位与作用,发动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中去,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科研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通过科研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强力支撑,通过科研为学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特色名校是指在办学的过程中,坚持“不求第一,但求唯一”“特色是就是超越,特色就是一流”的办学思想,坚持特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在德育内

11、容、方法、途径,教学内容、方法、评价,学校管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校环境、学校文化等诸方面不囿于传统或现成的模式,锐意改革创新,打造学校特色。四、课程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转变育人模式,立足我校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想方设法整合开拓各种资源,加快选修课程建设,构建具有鲜明楚中特色的科学规范、丰富多样、多元开放、自主创新的学校课程体系,把更多的课程选

12、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在“把人字写端正,把人字写辉煌”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秉承“厚德、博学、强身”校训,通过对国家课程的调整及整合,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特色课程建设,构建灵动、交叉的必修教学和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生双向选修课程体系。 基础性原则。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凸显核心课程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选择性原则。推进选课走班,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和自主选择课程制度,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人本化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并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

13、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情感的提升。本土化原则。关注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情况,充分利用永康地域优势与五金特色,把永康五金文化作为选修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有知识、有能力、有修养”的培养目标,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核心价值观教学,为全体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循序渐进原则。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坚定课程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又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步到位。(二)楚门中学课程结构体系1、楚门中学课程结构框架楚门中学地处玉环,玉环是海岛县,居民多以捕鱼为生。采用“帆船”模型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14、。如下图所示:结构说明: (1)我校课程体系框架模型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主要由波浪海水、船身和插在船上的三张风帆构成。船身代表核心课程,是整个结构的主干;三张风帆分别代表三个类别选修课程体系。前风帆谓“德育课程”选修体系,后风帆谓“健身课程”选修体系,中风帆谓基于核心课程的“拓展提升课程”选修体系。海水代表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地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载着整条船破浪前进。船作为海洋文化的符号,象征着继承海洋文化,弘扬海洋精神,坚定方向,勇往直前。取“船形”作为我校课程结构,能直观反映我校课程的内在联系,更能体现作为海岛学校,培养具有“厚德、博学、强身”内涵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的目标。

15、(2)整个课程结构体系由核心课程、选修课程构成。三个系列的选修课程是基于学校校训和办学理念构建的,内容概括国家选修和校本选修部分,同时将浙江省课改方案中的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类选修课程进行了有机的融入。其中核心课程是主干、基础,选修课程是辅助、补充,核心课程由国家必修课程和校本必修课程组成,它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源泉所在,托起整个学校课程,体现了核心课程的价值和地位,反映了学生在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体能心理、美学素养和劳动技能各方面掌握程度的潜在能力。选修课程体现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校本课程是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进行的各项教育活动。三系列选修课程体系很好地反应了学生成才发展

16、的内在逻辑关系,三风帆位置关系体现了“德育首位、健身保证和智能发展中心的关系”,较好地反应我校校训。2、核心课程体系实施国家必修的核心课程,包括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数学、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类别等相应课程。同时,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门学科依据课程标准、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本校学生的教案和学案,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实施校本化的德育必修课程体系。一是在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等学科中落实德育,其他学科渗透德育,使国家必修课程成为学校德育校本化的载体与素材;二是地方德育的校本化,如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普法、安全、卫生健康教育等活动;三是校本必修的德育课程,比如广播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