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幽默初探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78450646 上传时间:2021-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幽默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幽默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幽默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幽默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幽默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幽默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幽默初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幽默初探-旅游管理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幽默初探 梁青山刘云 课堂教学幽默是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教育,培养幽默感和乐观主义人生观的教学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幽默教学方法的深入剖析,总结出了教学幽默的功能;运用教学幽默原则,论述了教师教学幽默在地理课堂上的运用。希望能给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小学地理教师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一、教学幽默的功能 教学幽默的功能是指教学幽默在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地理教学中巧妙运用教学幽默,在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知识的传授,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课堂幽默不但能培养学生乐观主义的人生观和热情、开朗的个性,还可以润滑师生间的关系,改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乐学目的。高雅幽默的地理教学,能够使学生激发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固地掌握知识;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消除学生的疲劳、振奋地理学习的精神;以委婉幽默的方式给不守纪律的学生给以警示,使他们奋起直追。在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恰当地运用教学幽默,必将使素质教育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幽默要遵守的原则 地理科学本身的地域性与综合性,为幽默的开展地理教学提供乐广

3、阔的平台;但是幽默毕竟只是一种技巧、一种手段,它必须以育人为目的,幽默的语言、方式、内容应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要把握好幽默的时机,做到适时、适地、适人、适度,让学生在愉悦中启智益性,课堂教学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一)教学幽默的运用要把握好表述幽默的技能 教学幽默不是教师刻意追求和卖弄的结果,引出幽默是因缘而发,自然随便,水到渠成。笑是不能强迫的,因此教学幽默不应矫饰、矜持、做作、卖弄,而应内向、蕴藉、深沉。正确的方法和纯熟的技巧是“板着脸说笑话”,一本正经地“请君入瓮”,是发挥幽默力量的最好途径。引起悬念宜引人入胜,铺垫渲染宜隐而又伏、不动声色,反覆突转宜要言不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幽默在教育教

4、学中的作用,才能做到遵其本而不逾矩。而任何贫嘴滑舌、预告幽默等画蛇添足的做法都无助于教学幽默表达效果的提高,只能适得其反。 (二)教学幽默的运用要机智灵活、态度温和 充满幽默的妙语,往往是临场发挥的产物,机智是幽默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对所讲功课烂熟于心的情况下,对课堂情况迅速机敏地进行分析判断,当机立断地决定适当的言词,才有可能说出高水平的幽默的言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幽默技巧,思维能力一定要机智敏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幽默技巧,有时要涉及学生的种种错误和缺点,常要使用讽喻、揶谕等手法,然而这种幽默批评的基本态度是善意的。千万不能拿学生开涮,去嘲笑学生的天真与无知,令学生难堪

5、,更不能用不洁不雅的内容去污染学生的心灵。批评尖锐,但语言应风趣,态度要温和,运用面带笑容,诙谐而讽喻的幽默语言远比那些板着面孔说冷冰冰的训斥之言要容易接受。态度温和, 是运用幽默技巧的基本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达到幽默的目的,使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看到不足,认真听讲,领会教师授课的真谛。 (三)教学幽默的运用不能脱离教学主题 运用幽默还要适时,为教学所需:一是学生心理所需,即在学生心理疲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时,及时插入幽默;二是教学内容所需,即在教学内容包含有幽默素材或可以用以进行教学幽默时,及时创造和使用教学幽默。教师只有在准确领会教材意图,认真备课,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所讲内容,

6、视课堂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幽默技巧,才能使其在整堂课中发挥画龙点睛之功效。对于那些游离于教育内容之外的无聊的、无原则的幽默,应该禁止进入课堂。 (四)教学幽默的运用要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 教学幽默运用的恰当性,表现在质与量两个方面:质就是幽默的运用不能是低级趣味的,也不是恶意的讽刺挖苦,而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量就是要注意频率,如果课堂上幽默不断,笑声不绝,就会冲淡教学内容与目标,喧宾夺主,影响正常教学;教学幽默艺术的运用不能仅仅为了追求廉价的笑声和表面热闹的场面,而是旨在更好地教育学生,使学生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幽默质与量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得

7、到教育。 三、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幽默的运用 地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启发和诱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运用幽默的语言能诱导学生思考,引起丰富的联想,在寓教于乐中释难答疑,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中学地理授课过程中,运用教学幽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借用语音相近的词语,构成特别语义 如讲述我国居世界首位的矿产为:钨、锑、稀土、锌、钛、钒,可记为“吾弟吸毒心太烦”;讲述地壳中含量最多的8种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可谐音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亲?”;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可记为“季风,大饮喝八缸”;讲到

8、我国五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海南,可记为“猪头下深海”;讲海底矿产资源时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积的金、铂、钛等金属矿产可用“太白金星”作谐音记忆。这样讲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从而达到乐学的效果。 (二)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法 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法就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故意使用某些重大或庄严的词语来说明一些细小、次要的事情,或把一些细小、次要的事情用重大庄严的词语替代。对待不交作业或敷衍作业的同学,多数教师或声色俱厉地加以批评,或将学生叫到办公室而大加训斥,但这样做的效果也未必会好。 有一位地理老师这样告诫同学:“交作业是我们的义务,你们不交作业就

9、等于农民不种庄稼,工人不出产品,希望大家在今天第五节课前把作业交齐。否则,我将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学生闻之大笑,作业果然如时交全。“从严、从重、从快”是法律上的用语,语义分量重,语义范围大,而这里教师却新奇地用来劝诫同学们在作业完成上要按时、保质这样的小事上,这种大与小、重与轻的言境对比的失调,创造出了幽默的韵味。 (三)借用歇后语、民谣、谚语、诗词、成语 将歇后语、民谣、谚语、诗词、成语等应用到地理教学中,能产生很好的幽默效果。 看到学生有很大进步,可用“千里马长翅膀突飞猛进”或者用“王母娘娘走亲戚腾云驾雾”进行表扬;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字迹写得很潦草,可用“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一方面表

10、明老师的教学态度,另一方面从侧面提醒学生。例如讲气旋与反气旋时学生易混淆它们是在高压区中还是在低压区中形成的,可以说: “哪里有压迫,里就有反抗,反气旋是在高压区中形成的。” 学生乐了,并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讲到西北干旱恶劣的自然环境时,引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大姑娘一年不洗澡”。讲天气及影响天气的因素时,引用“东北风,雨祖宗”“炊烟顺地跑,天气不会好”“扫帚云,泡死人” 。这些都使学生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巧用比喻、拟人、借代、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 如一位老师讲完地震预报这一内容时,这样补充到:日本地震专家花了三十多年时间,耗资7亿美元研究地震预报,最后

11、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学生满怀希望地期待地震预报的新成果的艰巨,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准确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表述不仅产生了很强的幽默效果,而且也侧面说明了地震预报的艰难。 在讲西南季风对南亚降水的影响时,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如果西南季风总是迟到或早退的话,就容易发生旱灾”。“迟到”、“早退”就是为学生所能理解、接受的词语。再如,讲富士山这一活火山时,把富士山近期有喷发迹象故意说成“富士山近期很想喷发”,“很想”一词用在此处令人忍俊不禁,妙趣横生。 (五)旁逸法 所谓“旁逸”是指在地理教学中暂且离开所讲内容而旁枝逸出加入风趣幽默的插说或注释,从而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12、在行星风系一课中,教师这样别出心裁的讲解低纬环流这个难点知识:“太阳一晒,地面大气飘飘然升起来,大气走了,人去楼空,形成了低气压。上升的气流要去哪呢?他们闹着要去天堂,谁知高处不胜寒,大气在天空前呼后拥,挤成一团,形成高压。他们后悔呀、伤心呀,哭了一场对流雨,然后商量回家的事。他们能从原路回家吗?不行啦,回家的路被源源不断的大气挤满了。他们只能兵分两路向南北两侧绕道而回,在南北纬30附近,地转偏向力像一堵无形的墙,使南下北上气流偏转成西风。大气借势选择了下沉的路线,他们归心似箭,降落到地面后,又扎堆形成了高压。在气压梯度力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回到了赤道老家。” 这一看似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讲解,却使

13、语言跌宕生姿妙趣横生,犹如佐料之于烹调一样,不仅使语言趣味浓郁之极,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对低纬环流相关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六)自嘲法 自嘲被称为“开自己的玩笑”,这是一种自愿奉献式的。以自身“痛苦”引起多数人欢乐的一种幽默形式,它是一种出自己丑的幽默。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经历,教学经验和所见所闻,特别是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感触,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提炼,适时适地灵活运用。 一位地理教师虽只有四十来岁,但头发大多秃光了,露出一片“不毛之地”。以前常有学生在背后叫他“地中海”,后来他干脆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明了因病而秃发的原因,他还加上了这样一段自嘲:“头发掉光了也有好处,至少以后我上课时教室里的光线可以

14、明亮多了,有同学叫我地中海,可见他平时对地图没少下功夫,那这节课我们就先从地中海开始复习吧”。同学们发出一片友好的笑声,此后再也没有人叫他“地中海”了。 (七)突然穿插方言和英语 中学地理课堂上,在适当的地方可以插入一些当地的方言,使学生在普通话与方言的对比反差中领略到其中的幽默,活跃课堂气氛。如在川渝地区的教师,课堂上时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听惯了老师讲普通话,偶尔老师也会露一两句四川话,能够让学生赏心悦耳,为之一笑,提高教学效果。汉语和英语偶尔交叉的运用方法,同样可以带动课堂气氛。如:老师在提出问题后,可以这样问学生:“Who can do it?”“Do you know?”等等。学生在回

15、答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一下:“Are you sure?”“Yes or NO?”等等;这些简单的英语突然出现在地理课堂中通常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八)体态法 体态法是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副表情、一个手势、一种姿态、一种教具使用都可作为传递教学幽默信息的渠道与媒介。肢体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地理教学中适时适当地用一两个幽默的动作来表达教学内容,可以将繁杂而抽象的知识变为简单和具体,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记忆和掌握,同时还能增进师生感情。 例如,在地球运动一章中讲到“地球的公转是绕太阳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为加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老师可以把讲桌当做太阳,把自己比作地球,然后逆时针绕讲桌一圈来说

16、明地球的公转运动,学生很快就听懂了。讲褶皱的形态包括背斜和向斜时,教师拿起教材做挤压书页的实验,并说明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同时弯腰深深的做了一个鞠躬动作,风趣的说:“这就是背斜”,学生轰然笑了。可见,肢体语言的教育功效也非同一般。 四、结语 风趣幽默的教学艺术可以使学生对地理课产生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地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幽默艺术,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学习、多实践,向同行学、向书本学、向幽默大师们学。一方面,在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状态和现实表现的同时,把自己丰富的知识积累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用敏锐的目光,捕捉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的幽默素材,用风趣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始终处在欢快和谐之中。另一方面,幽默也需要创造,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