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持彩练当空舞——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78449684 上传时间:2021-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持彩练当空舞——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乐持彩练当空舞——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乐持彩练当空舞——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乐持彩练当空舞——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乐持彩练当空舞——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乐持彩练当空舞——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持彩练当空舞——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持彩练当空舞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学语文论文乐持彩练当空舞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余孝忠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离开理想的境界还有相当的距离”,学生作文梦境多了,真情少了;历史多了,现实少了;深沉多了,清纯少了;感悟多了,经历少了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可以并且完全应该“探讨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当中学作文教学“亮起红灯”,我们的实践与思考归结起来,就这样的五个词语:真情、趣味、个性、文本、素材。一、重体验,真情写生活李白坚先生说:写作应着力于文章生成前的思维激发和情感激荡。作文教学,应当是师生互动体验下的真情表达。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我手写我

2、心”。生活是个大舞台,它演绎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从学生体验的生活本位出发,引导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写作,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从自身体验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寻求作文的素材,“苦差事”的作文,岂不也可以是写实的“愉快事”?高一入校,必修一第一专题写作部分主题是“你的生活很重要”,结合本专题我们学习的“向青春举杯”主题,在“活动体验”下我和同学们畅谈初高中生活,说过去,想未来,学生们说起了不懂事的初一、愣头青的初二、紧张的初三,我说到了我几十年高中教学中的历届学生往事。当我让同学把所说的,所想的,所忆的写下来,放胆写作,不论文体,能写多少就多少,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真情的时候,同学马

3、上就开始构思,甚至写作了。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我记得,小安,你最喜欢吃橙子,每当见到橙子,你就两眼发光,吃完之后更是夸张,跟吃了兴奋剂似的。我不知道你为何对橙子情有独钟。我曾开玩笑的说:我们就像一起朝着太阳奔跑。你却说:“我和你不一样,我是朝着橙子奔跑。”我惊讶,说实话,我实在不敢恭维,怎们你什么事情都能和橙子联系在一起呢?我问你,橙子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吸引你呢?而你故作严肃地说:“关于橙子问题呢,确实很深奥”你还未说完,我就掩耳遁逃。后来,你说:“我喜欢橙子,是因为它象征奋斗的力量,我喜欢奋斗,我把橙子看成我奋斗的载体。”“橙子的奋斗”这一句话我记住了。其实不管是橙色,还是红色,还不都是一样,

4、理想本就色彩斑斓,虽有大小,只要有心,就能飞翔。取材自学生自己生活的作文大凡生动、丰富,相应的见解也自然会更为深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无论写什么文章,只要而且必须如平常写信给朋友一样,老实倾诉胸中的积蓄。”学生作文为什么说难写,“没东西可写”是其中重要原因,去掉了这一学生心理障碍,他写文章的“彩练”不就“乐舞”起第一步了吗?二、巧激发,趣味两相知作文是“缘情”“言志”之物,真实的写作应该“我手写我口”(黄遵宪语),问题在于学生一则确实不知道写什么好,二则惰性心理在支配着写作的难度。如果说,生活体验是他们写作的重要内容的话,激发他们的兴趣,就应当成为“彩练”“乐舞”的第二步要素。语文必修五专题

5、二写作部分主题为“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指导的当时正值学校组织全校性拔河比赛,我就从这里导入,引导学生谈赛前、赛中、赛后的过程、表现、体会、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一个细节)、拔河比赛最重要的因素等,因为是亲身经历,不论是参赛选手还是呐喊助威的啦啦队,结果是每个人都有话说。有赛前选手选拔趣事,有比赛进程描述,有胜利之后的欢乐,有最终决赛失利的原因分析,有啦啦队的具体表现、队长老师的喜怒乐怨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表现欲”,只要是心智健全的人都有表现自己的好胜心理,渴望成功,是哪怕成绩最差的学生也想的事,语文教师的责任尤其如此,作为母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一直强调并实践着的就是“在不同基础上的个人进步”

6、,当我把一个后进生作文的一个写真性情的片断作为范文展示给同学之后,我分明看到了他在行为习惯和语文课堂学习上的显著变化,读书会、辩论赛、课前演讲、随笔写作、精彩活动视频,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无一不是可“写”的,作文指导,应该“导在兴趣上,让学生的眼睛发亮、发光”。三、尊自我,个性展风貌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1999年高考作文,很多的学生写记忆移植带来的好处,但从我们阅卷者的角度看,太多的表达平平,但有一位却通过一个没赶上记忆移植而生活在“拥有霍金、盖茨大脑”时代的失业者的醉言,表现了独特的鲜明自我。其中的一段话发人深省:别开玩笑了,伙计。我不是不

7、安心,只是为这个世界担忧呀!你想,我们周围都是巨人,上个世纪的巨人!我们永远生活在牛顿、爱因斯坦的影子下你们想想当初,牛顿之后还有爱因斯坦,有霍金,新人辈出啊!有了新人才会有新思想,新人,这个时代需要新人别管我,我没醉思想个性是创造的重要内涵,这个学生的文章立意真可谓标新立异、独出心裁,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善美。因此,对于学生的诸如此类经过认真思考,富于个性见解的文字,教师真应该时刻去发现,大胆去肯定,积极去引导。惆怅之墨墨字上一黑字,心是灰的,墨的下方小篆体一炎字,说明墨字是被火烧出来的,或许青春就像墨字一样,也要经过大火的历练,心灵才会变得宽广。回想起我们一起生活的两年零三

8、个月,在那拥挤的空间,单薄的书架下,我们挑灯夜读,结果却不知不觉睡着的情景,一切都似昨日。离别那天你问我:“为什么会有离别”,当时我突然呆住了,胸膛内好像是被巨石堵住,后来我明白,离别虽是灰色,却也是新的旅程,它可以让人走得更远,让心飞得更远。写离别,更多的人想起了李杜友情,想起了柳永,学生想到的却是一个“墨”字,而由此而表达的离别“惆怅之墨”,不能不让我阅卷时眼睛一亮。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说:“在初春的时候,植物还很幼小娇嫩,那时的太阳并不灼烤它们,它只给它们以温暖,逐渐地使它们变得茂盛。”高中生作文教学,我们应该“修枝”,但个性化的习作,那怕是一个细节的个性化表达,“给予温暖”都应该是最基本

9、的指导思想。四、炼语言,文本添秀色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很多,其中一条重要方法就是以教材为本,让新课程教学文本的优美语言、精当构思为写作增添秀色。现行的苏教版教材被否定者有之,其中的重要因素,是其中文本的典范性文学性与教育性值得商榷,但是我想,或许也正因为这样,它们离我们学生的距离才不会那么远。无论是必修一的“向青春举杯”,必修三的“号角,为你长鸣”,还是必修五的“此情可待成追忆”,能不说其中不乏或优美,或精警,或感人肺腑,或发人深省?把作文教学有机渗透到文本教学中,以课文为范文,或句式仿写,或段落构成,或行文构思,或真情表达,它不仅是学习的范本,更是习作的很好借鉴。以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

10、为例,“荷塘月色”让我们领略到的有朱自清先生笔下“颇不宁静”的荷塘月色,也让我们分明地学到了以一文眼统领全文的精当构思、以一荷塘动静结合、层次分明,更亭亭玉立的优美语言;“听听那冷雨”让我们走进了余光中先生真挚的爱国情感和细腻生动的冷雨之声;“金岳霖先生”,细节写人的范本;“林黛玉进贾府”,以一事写全貌,以一眼看世人的手法当十八岁和其他呈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也正十七八岁;当旧日的时光朗诵在乐曲声中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心中也有无限的真诚话语;当乡土情结娓娓动听的时候,那第一段的精美与诗意顿让我们有了仿写的依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文为本,融作文教学于其间,收获的正是文本教学与作文教学

11、的双丰收。写下一段同学的青春絮语,而那正是我的四季学习之后的行文:漆黑的夜晚,我在这空旷的土地上寻找着种植太阳的地方。我把脸紧紧贴着大地,仔细寻觅着。一只蚯蚓爬了过来真诚地对我说:“把太阳种在心田上吧。”我恍然大悟,土地是宽广的,可是有什么比心更宽广呢!于是,我把心中的希望化为了太阳种子,我要把它种在心上,长成一颗永不熄灭的太阳。五、广拓展,素材增光辉“不动笔墨不读书”。广泛地阅读各种各类读物,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享受,阅读生活,享受人生。我们的做法是:浏览后的兴笔随语,重在与学生的心灵对话;课堂的“你举我荐”,重在以自我理解推荐他人阅读;编刊以志铭记,重在学而有感而发。面对明月,苏轼写下“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看到盛开的紫罗兰,宗璞动情地说:“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一隅风景,一抹霞光,一个景致,一处远山轮廓,一则优美警策故事,无一不是生活之中,又是俯拾即是的习作素材,有具体的要素,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有感而发,有充盈得当的写作素材,我们的学生习作才会有“源头活水”,高一的“课文小语”,高二的“第二印象”,高三的“滴水藏海”,我们把教师、学生有效地组合成团队,广泛拓展我们的语文空间,“为习作寻素材,为材料找知音”。刘禹锡有句经世名言: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我新翻杨柳枝。当“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而昼夜不息”,而习作“乐舞”“彩练”不正已“凤舞九天”!“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表达他们的生活,表达他们的思想。作为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文教改的一座里程碑,浙江省高中写作教程诞生了,对于新课程作文摸索与自流的教学应当是一种道路的指明,回到题首,还是赵明先生的那句话:学生缺的,不是指导,而是实践。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了学生“乐持彩练当空舞”的习作明天,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让写作拨动教者学者的心弦!作者单位:浙江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