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造船:我们已经不造船了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1784452 上传时间:2017-07-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造船:我们已经不造船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东方造船:我们已经不造船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方造船:我们已经不造船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造船:我们已经不造船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方造船:我们已经不造船了2014-07-24 08:36:51 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我们已经没有在做企业了。” 电话(产品库 求购 供应) 那头,陈国俊语气低落。陈国俊是温州东方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造船”)的总经理。东方造船 2010 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第二板上市,温州和安徽两地均有造船基地,曾是当地的明星企业。但 2012 年出现债务危机后,这家明星企业的光环迅速暗淡了下去。21 世纪经济报道多方了解,尽管早在 2012 年 6 月就已经退市,东方造船的债务问题却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仍未完全了结。过去两年,仅宁波海事法院(下辖温州)就受理了 120 多起与其相关的案件,涉及金额

2、8 亿多元,另外浙江杭州、乐清和安徽安庆等地的法院也都受理了东方造船相关的案件。为偿还债务,东方造船温州基地的资产今年上半年也已进入了资产拍卖程序,部分厂房已经被拍卖。而陈国俊向记者表示,目前安徽基地的债务问题正在处理中。龙头企业的经历尚且如此,温州其他造船企业的日子更不会好过。21 世纪经济报道查询温州官方数据后发现,温州船舶工业金融危机前高峰期总产量超过 100 万载重吨,但到去年已经缩减了 8 成。其间温州推行过不止一次船舶相关的规划,但在银行收紧的普遍形势下,温州造船业早已一蹶不振。资产处置进行时1986 年,陈国俊的父亲陈通考创立了东方造船,这是乐清七里港第一家民营造船企业,敢为人先

3、的陈通考也被冠以“温州船王”的称号。在金融危机之前,东方造船已经发展为温州船舶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在温州和安徽枞阳均有基地,主要生产集装箱船(船型 船厂 买卖) 、化学品船(船型 船厂 买卖) 、多用途船和 散货船(船型 船厂 买卖),连续多年产值超过 10 亿元。2008 年金融危机后,造船业面临的市场行情迅速下滑。为解决融资问题,东方造船于 2010 年 8 月在伦敦证交所第二板 AIM 上市,融资 1430 万美元。次年中旬当地银行开始抽贷,加剧了东方造船的资金困难。到 2011 年底,东方造船 9 亿元银行贷款中,温州基地占到了 7 亿。由于东方造船在温州乐清和安徽枞阳均是明星企业,在其

4、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得到广泛关注后,两地政府都曾表示将全力保住企业。但东方造船 2012 年 6 月从伦敦退市后,就陷入到纷繁的债务、劳资纠纷之中乐清、杭州以及宁波海事法院等纷纷收到银行、债权人和员工涉及东方造船的诉讼请求,其中宁波海事法院温州法庭受理的案件涉及金额就达到了 8.43 亿元。东方造船相关的 7 艘船舶首先被宁波海事法庭扣押并拍卖,此外东方造船温州基地的厂房、办公楼和土地使用权等资产也加入了拍卖行列,乐清市人民法院和宁波海事法院均对这部分资产展开了拍卖。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由宁波海事法院主持的拍卖中,东方造船位于乐清七里港镇马道头村的工业用房和土地使用权定价 3100 万

5、元,涉及土地 8812.8 平方米,但却最终流拍。根据温州当地媒体报道,温州当地的汇丰拍卖行、温州拍卖行、佳得拍卖行、天诚拍卖行等都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今年厂房所有权、租赁权拍卖“很不理想 ”。东方造船位于七里港第二工业区的另一处厂房在乐清市人民法院的主持下成功拍卖,但面积和金额远少于前者。依靠资产拍卖等方式,东方造船是否已经还清之前的债务?负责温州基地的陈国俊的姐姐陈秀丹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而陈国俊7 月 15 日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安徽基地也有一些债务问题在处理当中,所以“目前(造船订单)都没有做了”。温州船企“重生”待考东方造船数年来的命运,暗合了温州造船业的起起伏伏。温州的造船

6、行业在浙江全省造船业务中曾经占有一定地位,其中大多数企业分布在温州下辖的乐清市,这里船舶配套企业就有20 多家,是温州主要的船舶制造基地。温州地方志的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前的 2005 年,温州的造船产值约为 30 亿元,产量超过 100 万载重吨。这个时候台州的船舶制造产值仅 20 个亿,舟山也不过 60 亿元。当时下游的航运业形势向好,温州试图重点打造造船产业。2005 年,温州造船出台温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试图建立一个立足温州、面向浙江乃至全国的船舶交易市场,走优胜劣汰联合发展的道路,使温州造船步入产业化道路。政府政策和行业形势的引导下,一些民间资本也开始进入并不熟悉的造船行业。2006

7、 年,温州当地知名服饰企业庄吉成立了船业公司,试图分一杯羹。到 2007 年,温州已经有包括东方造船在内的六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登记造船企业 50 多家。但继承温州民资的特点,除了东方造船、欣顺、中欧等规模稍大外,温州本土船舶企业规模都很小,技术和资金非常薄弱。温州市 2008 年做过调研,发现具备一般钢质船舶生产企业仅有不到一半,在建船舶的吨位平均不到 1 万载重吨。不仅是资本规模,温州造船企业获得的土地也非常有限。根据 2008 年的规划,温州的船舶制造的土地仅有 3000 多亩。而在舟山,一个工业园区面积就可以超过这个数字。有限的资源让温州的造船业止步不前到 2011 年,温州造船业的年

8、产值都维持在 30 亿元左右,而 2010 年台州造船业产值已经达到了 186 亿元,舟山更是大幅度地提高到了 548 亿元。随着温州的民间借贷危机在 2011 年开始爆发,同样存在大量企业互保的温州造船企业也迅速牵扯其中,温州造船行业总产值明显下滑。仅在 2012 年,温州船舶的产量就大幅下降至 26.6 万载重吨,出口金额也减少 7 成。东方、庄吉等知名船企相继遭遇资金困难后,温州造船业目前悄无声息。不过今年年初,在延宕两年后,庄吉船业(位置 评论 新闻)终于向船东交付了 8.6 万吨的散货船,这是温州历史上建造吨位最大的船舶。造船业能否在温州存活下去,将取决于有多少船企能如同庄吉一般“ 重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