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质量监测基本要求(北师大版)_1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784419 上传时间:2017-07-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质量监测基本要求(北师大版)_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质量监测基本要求(北师大版)_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质量监测基本要求(北师大版)_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质量监测基本要求(北师大版)_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质量监测基本要求(北师大版)_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质量监测基本要求(北师大版)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质量监测基本要求(北师大版)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质量监测基本要求(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八个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线与角、乘法、图形的变换、除法、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负数、统计。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2)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并能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会利用计算探索一些数学规律,认识加法、2乘法运算定律。(3)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的应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4)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5)能识别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认识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6)经历把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来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

3、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 度;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7)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8)体会统计图中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2、数学思考:3(1)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的过程中,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初步了解运

4、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解决问题:(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4)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5)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6)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4、情感与态度:(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

5、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4(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三、 质量监测基本要求:(一)监测依据:以现行教材和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二) 、知识要点:1、数与代数: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与比较大小、大数的比较与改写、近似数的认识、两三位数乘法、较大数的估计方法、计算器的认识与运用、乘法结合律、乘

6、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路程和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商不变规律、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负数的表示方法、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2、空间与图形: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量角与画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3、统计:认识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4、实践活动:走进大自然、数据告诉我。(三)能力要点:1、抽象、概括能力。2、分析、综合能力。53、判断、推理能力。4、迁移类推能力。5、探究能力。6、思维的灵活性。(四)具体要求:(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

7、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5)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6)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7)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8)通过对乘法运算律、加法运算律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8、。(9)结合实际情境,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10)理解和掌握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6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1)通过对大数的估计,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12)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13)会进行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14)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15)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16)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渗透分类思想。(17)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

9、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18)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19)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 90 度后的图形。(20)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2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2)理解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7(2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4)通过结合实验数据画统计图的活动,体会统计图中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25)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画折线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26)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