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浒学校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830411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浒学校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浒学校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浒学校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海浒学校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海浒学校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浒学校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浒学校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浒学校 2015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20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热忱(chn)殉职(xn)纯粹(cu) 绕口(ro)B.狭隘(y) 鄙薄(b) 修饰(sh)逻辑(j)C.圩堤(wi)斟酌(zhu) 勉强(qin)卸却(xi)D.契约(qi)诞生(dn)效率(l) 懒汉(ln)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 伎俩 绵沿 绿草如茵 月明风清 B. 悲怆 崩塌 修养生息 提纲挈领C. 抉择 震撼 梦寐以求 纷至沓来 D. 宣泄 端详 锋芒毕露 志同道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 )(2 分)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 分)A只有勤奋努力地学习,才能有效地增加学习的质量。B月光下的丽江古城一片静谧,只有小虫子发出低微的声响。C小米旗下的智米科技发表维权声明的主

3、要对象,是针对日本净化器厂商巴慕达暗指小米抄袭他们的产品设计。D近来学生食物中毒事件频发,各中小学校已经纷纷加强食物安全管理,防止这类事故不在发生。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将会恍然大悟:紧锣密鼓的学习,永无休止的环境压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砥砺了自己的意志吗?B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就是选择了“绿”、“火”、“蓝”等最恰当的字眼,成功地展现出江南最美的意境。D我们登不上月球,但可以享受交接的月光,我们抓不住清风,但可以聆听轻柔的风声。6、下列关于文学

4、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A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伟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雪分别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和散文诗集野草。D英国著名小说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成功塑造了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和威尼斯商人巴萨尼奥等人物形象。7、根据提示或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1)、 ,君子好逑。(诗经)(2)、乡书何处达? 。(

5、王湾次北固山下)(3)、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4)、 ,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6)、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 , ”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二、语文综合运用(4 分)一支华人舞蹈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排舞,由于音乐扰民,遭到附近其他族裔居民的多番投诉,舞蹈队领队被警方“粗暴”铐走。该消息在华文媒体论坛上广泛传播,吸引众多网民参与讨论,对华人同胞的遭遇,同情者、批评者、反省者皆有之。为此,学校

6、举行“广场舞该不该废弃”的活动,请你参加。8、假如你是一名将要中考的考生,每天被广场舞的噪音吵得无法安心学习,你该怎样劝说跳舞的大妈。(2 分)9、广场舞本身的存废不是关键,不扰民才是关键。健身与娱乐,是大妈们的权利,但一旦噪声扰民,就越过了群己权界。请你针对这种情况向政府部门提出几条合理建议。(2 分)三 、 阅读(36 分)( 一 ) 阅读春望回答 10、11 小题。(共 4 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0、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展示的画面。(2 分)1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了诗人

7、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从字词运用的角度进行分析。(2 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216 题。(11 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2、解释加点的词。(2 分)(1)臣诚知不如

8、徐公美(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时时而间进( )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13、翻译下列句子。(2 分)(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4、邹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于徐公。面对众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之辞,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不受迷惑?(2 分)答: 15、文中齐威王的形象虽着墨不多,仅应答过程中的一个“善”字的语言描写,便使威王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一“善”字表明了什么意思?(2 分)答: 16、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忧,可见进谏并非易事,而邹忌却能让齐威王欣然纳谏,令人佩服。邹忌的进谏颇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

9、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3 分)答: (3) 阅读4D 打印初现光芒一文,回答 1720 题。(8 分)2013 年,在美国加州举办的 TED(技术、娱乐、设计的英文缩写)大会上,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斯凯勒蒂比茨为大家表演了一个技惊四座的“魔术”。他将两根貌似普通的长绳扔进水中,绳子很快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一根绳子像有生命一般,慢慢地卷曲、变形,然后自动形成了字母“MIT”的字样;另一根绳子则似乎在做机械运动,折叠成多个 90 度直角,最后形成了一个规整的立方体框架。整个过程完全没有人工参与,看起来就像是材料拥有了自我意识,在进行自我加工变形。这就是 4D 打印技术。4D 打印并不是

10、“第四维度”,4D 打印比 3D 打印多出的一个“D”指的是时间维度,人们可以通过软件设定模型和时间,变形材料会在设定的时间内变形为所需的形状。形象地讲,4D 打印技术=3D 打印技术+时间,即由 3D 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复合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生自我调整,实现自我变形。这种变形是在打印之前就设定好的。换句话说,4D 打印是在原有 3D 打印技术的基础上,赋予材料自动变形的能力,研究人员通过软件完成建模,将想要的形状输入材料当中,变形材料就会按照预先的设定完成变形。目前的 4D 打印需要外部能量来刺激内在的变化,例如 TED 大会展示的模型就用水作为触发条件。与 3D 打印需要建模、扫

11、描不同,4D 打印更为智能,物料可自行创造,简化了打印过程。4D 打印让快速建模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与 3D 打印的预先建模然后使用物料成形不同的是,4D打印直接将设计内置到物料当中,简化了从“设计理念”到“实物”的过程。让物体如机器般“自动”创造,不需要连接任何复杂的机电设备。蒂比茨说:“这就像是机器人,只是没有了电线和发动机。”4D 打印技术的出现,有可能在未来彻底颠覆传统的制造工业,让制造行为在一些严苛的环境条件,如外太空,变得更加容易。此外,这一技术还有可能应用到家具、自行车、汽车甚至是医疗领域。不过,由于解码的步骤非常复杂,所以目前 4D 打印技术还只能“打印”可以自动变形的条状物体。

12、4D 打印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但研究人员相信,4D 打印不但能够创造出有智慧、有适应能力的新事物,还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业打印甚至建筑行业,与此前的 3D 打印技术相比,它将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带来生物科学、材料科学、机器人、交通运输甚至太空探索领域的革命性变化,未来它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17、文章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先介绍 4D 打印的实例,再与 介绍 4D 打印的原理及特点,最后展望 4D 打印的前景。(2 分)18、结合文章,说说 4D 打印的前景。(2 分)19、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20、科技飞速发展,今天的科幻也许就是明天的现实。如果 4D 打

13、印技术广泛投入运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联系实际,简要表述出来。(2 分)(四)阅读生命的声音一文,回答 2125 题。(13 分)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土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