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826407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厦门华侨中学 涂维佳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必须具有声乐、钢琴等表演技能和音乐理论、教育理论方面的修养外,还应该具有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能力它是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语言、 艺术教学是一门

2、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必须具有声乐、钢琴等表演技能和音乐理论、教育理论方面的修养外,还应该具有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能力它是教学的主要工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然后,语言可以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 ”这句话说明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与艺术性。一位好的老师,他懂得用情感,用智慧加注在语言上来引导学生,引导这些不同的个体。所以教学的艺术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艺术。老师亲切温和的语言,使学生百般回味;

3、老师幽默诙谐风趣的语言,给学生带来快乐;老师热烈奔放的语言,给学生激情;老师温柔细腻的语言,使学生真诚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 课堂导入语的艺术音乐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它和其他艺术形式特别是文学有着不解之缘。精妙的语言导入是引人入胜的引子,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还可以引导其更快地进入音乐的特定情景中,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之产生新奇感,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4、所以一定要注重每堂课导入环节的语言美,要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到美的享受。例如:“古今中外的诗人用文字来描绘浓浓的思乡之情。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李白,他写了一首思乡的古诗。同学们知道是哪首吗?”由静夜思来引入余光中的乡愁 ,进而为学唱故乡的亲人做好铺垫。例如:“西部是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有着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和美妙动听的音乐,试想,如果我们有这么美丽的家乡,我们能不歌颂它吗?”来导入走进西藏 。也可在导入中采用朗诵的形式,利用语言的韵律、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通过抑扬顿挫的韵律美感让学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心灵的美化和情感的升华。用这种导入方式使得学生能快速的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引导进入新

5、课进行学习。如果是用很死板的导入语说:“今天我们要上第 X 单元走进西藏 ,请同学们”这种导入方式不仅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直接把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打消,课堂犹如一潭死水,也严重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质量。二、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的是对着人的心灵谈话的艺术。 ”美国教育学家斯特林G卡尔汉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富有启发性、可思性、连贯性的提问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音乐课堂的提问又与其他学科不同

6、,它需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兴趣,应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要勾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对音乐的好奇心,并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音乐因此,课堂提问立意要鲜明,不要提一些简要的,毫无想象力的问题,如“好不好听?”或“喜不喜欢”等有时,语言的神秘和具有暗示性的提问设计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分析梅花三弄 ,师:“梅花三弄中的三弄有特定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听听主题在乐曲中出现过几次?”来暗示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提问中也要讲究问题的由简到繁,特别是在一些赏析课中,要把问题分解为学生可理解的小问题,一步步引导他们理解、感受。例如在海洋与辛巴德的船 (节选)欣赏环节我做过实验,第一个班我在

7、欣赏时先出示课件,询问学生:“你们听过这首组曲吗?知道它在讲述什么?”学生一听大家都互相摇头,因为他们在平时都很少接触交响乐,对交响乐知之甚少。所以最后由我简要的介绍了这首交响组曲,简单的提问了学生这首交响组曲的出处、作曲家。后开始欣赏。通过观察,学生一开始还会通过老师的提示进行欣赏,但是慢慢的有的学生开始走神,有的学生昏昏欲睡,无法跟着音乐进行想象与理解,教学效果不好。于是第二个班我改变了方法,在介绍到海洋与辛巴德的船 (节选)时,我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以前有没有听过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并请知道的学生来与大家交流引出节选片段,通过问题:“刚才 XX 介绍的故事中讲到了一千零一夜的主角残暴的苏

8、丹王与聪慧的舍赫拉查达,请同学们在欣赏时注意那个片段是苏丹王的主题,哪个片段是舍赫拉查达的主题。”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们都很认真的仔细聆听,在欣赏片段后又将问题进行深入, “苏丹王的主题速度、节奏、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舍赫拉查达的主题又是怎样的?” “乐曲中大海的形象有没有不同?它们是怎样变化的?”等,将欣赏的节选片段分割成一个个逐渐深入问题,让学生在欣赏时进行思考,想象,找寻答案,再由老师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真正的进入到音乐鉴赏的氛围之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三、 教师体态语言的艺术音乐的美,不仅仅表现在乐曲的美和教师的口头语言美上,它还渗透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音乐

9、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声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手势、仪表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价值的沟通工具。通过教学发现,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生动活泼,避免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通过四肢的动作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介绍京剧,就可做比划简单的戏曲常见动作。介绍春之声圆舞曲可以示范圆舞曲的舞步等。通过面部表情来提示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用眼神来提醒走神的学生,用微笑来鼓励勇敢回答问题的学生,让师生之间有效的进行情感交流。 一位特级教师曾说:“教育就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力,教育的艺术就是影响人的艺术。 ”美的音乐可以表达美的音乐语言,而美的音乐也需要美的语言的诠释与润泽所以如何在音乐课上恰当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还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参考文献:浅谈音乐课 堂的提问设计 路璐 武汉市第三十六中学简论音乐课 堂教学语 言 王英奎 辽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中国音乐 教育浅谈中学音 乐课教学 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