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整理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825472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整理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整理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整理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整理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整理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整理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整理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第一板块:语言知识与运用(27 分)1、字音题: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记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注意区别形近字。注意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多音多义的读音是考查的重点。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区别。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区别。2.字形题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1)从形旁入手。如“弩”和“驽”,“肓”与“盲”。(2)从词义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3)从词语的结构入手。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

2、,“文”和“饰”,“幽”与”暗”互训。再如: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4)从成语的出处入手。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3.词语运用题(1)语素分析:“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比如“学历”与“学力”,“历”是指经历,即在哪些等级学校学过,毕业还是肄业;“力”是指程度、能力、水平。(2)语境分析: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4.成语辨析题(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答题知识】搞清成语意

3、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重点:(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A谦敬成语:谦词类(蓬荜生辉,不情之请,不揣冒昧,敬谢不敏,抛砖引玉,忝列门墙,百无一能,狗尾续貂,绵薄之力,犬马之劳,美芹之献,班门弄斧,雕虫小技,千虑一得)敬词类(鼎力相助,不耻下问,一言九鼎,汗马功劳)。B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望其项背,同日而语,等量齐观,

4、善罢甘休,无时无刻,等闲视之(另外不亦乐乎,不可开交只能作补语)5.病句辨析题(1)注意题干的要求,看清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特别要注意若题干有“表意不明”要求,还应从句子有无歧义、矛盾上去考察。(2)做题思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3)善用排除法【知识要点】六类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6、语言连贯题解答排序题的要领是:找准起始句和总结句,2发挥句中以下暗示性词语的作用:代词,关联词,重复出现的词和体现语段层次的其它词。尤其注意

5、句子之间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7语段压缩与扩展题(1)语段压缩题记叙性语段陈述对象、时间、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意义或价值)等是主要信息;说明性语段说明的对象、特征、目的、价值等为主要信息,议论性语段议论的话题、看法、看法的价值为主要信息特别提示:消息新闻的压缩抓住对象、时间,地点,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意义或价值)等记叙性要素,用一个主谓(宾)句式的句子表述。(2)语句扩展题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的“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

6、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8句式仿写题仿修辞,仿句式,仿内容。特别要题中照应和暗示性词语答题技巧:注意题干要求;回应题中照应和暗示性词语;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其中尤其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以及它与后面派生句子的搭配。(海陆空、植动人、金木水火土五行、飞走游、红白黑,先定类,再填空。)9句式变换题看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不改变句意,可增删个别词语。注意使用润滑剂(代词或关联词)使改后句子连贯。10综合改错题和语言简明题(注意看清题干提示的答题方向)此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

7、面语病部分的答题技巧。其中尤其要注意语言简明的问题(即语义不重复,不晦涩,能少则少的词语)和得体的问题,标点的问题等。11语言得体:根据交际的目的来决定:说什么内容根据交际的对象来决定:用词得体(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正确使用谦敬词。根据交际的场合来决定:公共与私交场合,庄重与随意等根据交际的手段来决定:选用书面语体(视觉语言)或口头语体(听觉语体)注意:广播稿或口头通知中不能有括号,省略号,同音词,文言词等类似的词语通知,请柬等应用文注意对象,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的齐全。12其它实用类语用题:(1)对联:注意既“对”(短语结构相同,字数相同,末字仄起平落)又“联”(内容相关)。(2)公益

8、广告:答题技巧:字数一般 1030 字。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合题意。(3)图文转换:内容上,扣住话题,通过比较,抓主干信息,去次要信息;形式上:纵横对比,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进行表述第二版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7 题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5 题,21 分)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3(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

9、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如何答好每一道题2.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3.文言虚词题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4性格表现题(句式题,古今异义题):【答题技巧】: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

10、择。5.内容归纳题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7文言文翻译题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赋分点: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二诗歌鉴赏题【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

11、,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口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

12、:(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 13 小类。(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此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

13、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1.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42.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3.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4.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 4 类: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5从观察

14、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 和侧面描写 , 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 比喻对比夸张比拟 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运用表现手法来写: 衬托对比渲染烘托 象征、铺陈,白描。第三种: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

15、景、(高考常考)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3名句名篇默写题与文学常识题三、默写时要注意:(1)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写。写清题号。(2)字迹一定

16、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一笔一划。(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3)要求“一字不差”。 第三版块:现代文阅读(27 分)现代文阅读有 27 分,必考题是 18 分。我们要求同学答题前,都要默想一下现代文阅读之口诀。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用原文关键词句回答;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从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当然,至于如何看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过渡句过渡段,什么承上启下,什么铺垫烘托,还是要理解的,平时脑子里还是记一些有关文章理论的术语。第一部分(必做题):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9 分)【一】:依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1)根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一类是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主要运用说明或议论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等,且内容多为介绍学术论点及其分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