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824851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小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对小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对小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对小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对小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小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对小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一、引言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它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它使你站得更高。 ”现代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上 4+2+1 的家庭模式,长辈们往往对他们关怀备至,有求必应,容易养成怯懦,吃不得苦,经不起挫折,依赖性强等不良品性。另外,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往往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遭受挫折,便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常常表现为急躁焦虑,精神沮丧,对人冷漠,失意自卑,情绪抵触,固执己见,悲观厌世等,这些消极情绪势必会对他们人格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如果稍作留意,就经常会看到有关

2、学生自杀事件的报道。是什么,使得这些花季的孩子对生活如此绝望?有的是因为受不了父母的打骂、老师的批评,有的是因为一次考试考砸了,有的是因为受到学生的一阵哄笑仅仅是这些,就让他们承受不了,无法面对,作出了极端的选择,留给父母、老师多少伤心、无奈、感慨。我们不可能等到挫折降临,学生心灵受到摧残时,再为他们做心理辅导,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障碍是孩子成长的必要的先决条件,面对障碍,我们不能回避,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抱着孩子代替他跨越障碍。教师可以合理地给学生“制造”困难,使他们经历挫折,并在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下,磨砺自己的心理,完善自信的性格,培养坚韧的精神。二、耐挫能力的培养策略耐挫能力,所谓耐

3、挫能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耐挫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合理的锻炼而得到培养、提高的。要开展耐挫能力的教育,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树立克服挫折的信心1、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所谓“一帆风顺” 、 “万事如意” ,往往只是人们的良好希冀而已;“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倒是司空见惯的。纵观古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大都是在逆境中坎坷中磨砺过来的,人类创造文明与进步的事业,无不经过挫折与失败。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要有正确的挫折观,还应当认识到挫折同世界

4、上的任何其他事物一样,也具有两重性。确是如此。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并不都是坏事。平静、安逸、舒适的生活,往往使人安于现状,乐于享受;而挫折和磨难,却能使人受到磨练和考验,变得坚强起来。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道理大概就在这里吧。 “失败乃成功之母” ,失败所带来的启示常会把我们引向成功之路。只要不泄气,勇于继续探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就一定能开辟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来。3、要正确地认识挫折,还应该善于变换角度看待自己所面临的挫折。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所以正确认识了挫折,碰到挫折我们就不会感觉痛苦得犹如掉进泥泞的沼

5、泽地,就不会越陷越深,直至不能自拔。(二) 、运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那么,究竟什么是挫折教育?如何进行耐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又叫“磨难教育” ,是指家长或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教他们去对待、克服,让他们在困难的环境中经受锻炼,摆脱困境,培养出一种迎着困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美国儿童心理学威廉科克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俗话说, “吃一堑,长一智” 。挫折,能使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和处理问题,真正地“长大”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耐挫能力呢?1、树立榜样,提高耐挫能力“榜样的

6、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首先要教育学生以从小就能立下远大志向的杰出人物为榜样,还有用学校或班级里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从这些闪光的形象中获取勇气和力量,勇敢地迎接挑战。例如,学生小波平时考试成绩是非常优秀的,选为了语文课代表,但一次只考了七十多分,他沮丧极了,哭了起来。此时我没有批评他没考好,而是静下心来帮他讲了海伦凯勒的故事,他没有说什么,但从他后来的言行中可看到他的那份坚韧与努力,我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2、通过实践磨炼,提高耐挫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

7、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力。为此,日本东京一家小学为三年级小学生设置了一种新课,要他们用洗衣板洗衣服,用扁担挑水,用煤炉生火,用石磨磨大豆,并告诉他们几十年前绝大多数日本人就是这样生活的,许多家长也被告知,要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首先要克服孩子“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能谦让,能合作,能吃亏,然后才能竞争。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为亿万富翁,但却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鞋,打工挣钱;印度也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以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等。这些国家的做法,无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为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受挫情境。这类活动形式颇多,如我校每学年还召开一次田径运

8、动会和篮球运动会,以及各种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锻炼,人人参加。除了达到锻炼自身的目的之外,还与挫折教育结合,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提高抗挫折的能力。3、开展主题活动,深化耐挫教育对小学生来说,少先队活动是深化耐挫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少先队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可利用晨会课开展专题讨论,如说说你心中的名人,谈谈考试不理想怎么办?可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队会,如“今天我落选了” 、 “认识我自己”等,利用假日开展实践活动,如上街劳动,远足等,各班主题活动可让学生自己围绕主题设计、准备,主持,学生都是主角,他们踊跃的参与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受到触动,真正地理解并体会到了挫折教育的

9、内涵,许多同学改掉娇气和骄气,更加踏实勤奋了。4、培养坚强意志,提升挫折教育。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若意志坚强,耐挫力就较强。反之,则较弱,意志、勇敢、目的性的培养问题,是具有头等意义的问题。我班的一位学生,从小跟着外公过,对外公依靠性很强。上学期因外公得病去世而每日悲伤,上课常迟到早退。我了解情况后,找他谈话。劝他如果他外公还活着,决不会希望孙子这样对待学习。外公去世,确实是个很大的打击,但只有以化悲痛为力量的坚强意志对付这打击,才对得起外公。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开导,这位同学很快克服挫折,摆脱了影响,得到较好的效果。本期我班的班长在班干部选举中落选了,哭得很伤心。我就和他一起找原因:平时只顾自己

10、的学习,对同学帮助不够;有时不能以身作则;与同学相处时常有居高临下的骄傲感等。通过自我分析,该生明白了落选的原因,挫折也就迎刃而解,而且知道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后他不因为此次落选而自暴自弃,反而要在生活、学习中比其他人做得更出色。(三)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挫折教育不能是孤立的、间断的,而应是系统的、全面的了。应由学校向家庭延伸。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小学生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里,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现代家庭教育存在两大通病:一是溺爱型,二是严厉型,这两种家庭教育对于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都相当不利,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渗透,彻底改变溺爱、迁就等错误的教育方法。三、结语总之,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不容忽视,需要我们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从世界的角度,以未来的眼光,按现代教育的标准,精心的安排好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步,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挫折教育,通过耐挫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增长学生的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不断地健康成长,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素质好、能力强、身心健康的一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