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党课学习资料 中国梦的深层底蕴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782312 上传时间:2017-07-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下半年党课学习资料 中国梦的深层底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年下半年党课学习资料 中国梦的深层底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年下半年党课学习资料 中国梦的深层底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年下半年党课学习资料 中国梦的深层底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年下半年党课学习资料 中国梦的深层底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下半年党课学习资料 中国梦的深层底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下半年党课学习资料 中国梦的深层底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92016 年下半年党课学习资料 中国梦的深层底蕴2016 年下半年党课学习资料 中国梦的深层底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既体现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内在联结,彰显了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的高度一致,也是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理想的集中反映。假如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反映了 21 世纪的中国人在社会发展方面的理想寻求;假如说,共同具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和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上进步的机会 ,反映了 21 世纪的中国人在人的本身发展方面的理想寻求,那末,中国精神则反映了 21 世纪的中国人在文化发展方面的理想寻求。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深层底蕴。一、中国梦是中国

2、理想的通俗表达梦想或理想,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们对本身前程的坚定信念。党的十八大以后,在一系列讲话中 ,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揭露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一,中国梦是对现今中国发展长远目标的通俗表达。目标是方向,是梦想,是任务,也是动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对求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华2 / 9富中,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发展的这一长远目标有过不尽相同的表述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表述 ,一个是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心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术现代化。一个是以*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心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步走纪末,人民

3、生活到达小康;到 21 世纪中叶,到 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顺利完成前两步战略目标以后,党的十六大在十五大的基础上终究把第三步战略目标明确细化为新的“ 年建党 100 年时 ,实现全面小康;到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值得留意的是,这些对中国发展长远目标的表述,其时间上的终点都是 21 世纪中叶,即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党的十八大后,在新“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行将实现之际,新一届中心领导集体着眼于后小康时代中国的长远发展,明确提出了 21世纪的“三步走”战略:到建党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

4、主义现代化国家;再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实现中华民3 / 9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中国梦的提出,解决的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以后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目标题目,确定的是本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发展的更长远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就是对整个 21 世纪中国发展长远目标的简洁而通俗的表达。第二,中国梦是对新一届中心领导集体执政理念与治国理政思路的通俗表达 。党的十八大后,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 ,面对改革进进深水区、发展方式亟须转变、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等新的情势 ,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国际情势及外部环境,新一届中心领导集体如何继续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备受国内外关注。有关中

5、国梦的一系列论述,就是对上述题目所作出的全面回应,是新的中心领导集体执政理念与治国理政思路的具体体现 。这些执政理念与治国理政思路主要包括: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为执政使命;以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执政目标;以为民、务实 、清廉为执政准则;以坚持中国道路、宏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气力为执政方略;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执政信条;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每一个人共共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和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上进步的机会为执政寻求;以践行群众路线和反对情势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与奢糜之风,反对* 为执政突破口等等。这些执政理念与治4 / 9国理政思路,既体现了党对甚么是中国特点

6、社会主义熟悉的进一步深化,对在新的历史出发点上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俱进。第三,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通俗表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宏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心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 ”,这些论述都充分表明 ,在现今中国,维系民族血脉、建设人民精神家园愈来愈重要,愈来愈迫切 。如何确立社会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维系和强化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信仰,

7、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伴随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快速实现经济社会转型所引发的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等题目,始终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根本任务。一个没有梦想 、没有理想信念、没有精神寻求和精神寄托的民族 ,注定是一个没有希看和前程的民族,一个没有真正幸福感和吸引力竞争力的民族,一个缺少创新和活力的民族。中国梦的提出,不但具有丰富的经济社会发展内涵,还有5 / 9着深入的精神文化内涵。这意味着,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全社会共同的理想,确立我们共同的精神寻求;就是要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联结起来,

8、把每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信仰联结起来,构建全民族、全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二、掌控中国梦丰富内涵的三个维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中既反映了我们在社会发展方面的雄心壮志,也反映了我们在人的发展方面的雄心壮志;既体现了我们在物资层面的理想寻求,更体现了我们在精神层面的理想寻求;既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面复兴,也表明这一复兴是可延续的和不可逆转的。全面熟悉和掌控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应当立足于以下三个基本维度:第一是社会发展的维度。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之梦。具体说来,中国梦首先是中国现代化之梦。实现现代化 ,源于 170 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积贫积弱和全面落后,源于

9、“落后就要挨打 ”的切肤之痛和发奋图强 、不甘人后的民族气节大差距。固然经过 100 多年的努 力奋斗,历经艰苦探索和艰巨曲折,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已获得巨大成绩,愈来愈接近于实现现6 / 9代化的目标,但究竟这一目标还未实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实现现代化依然是第一名和基础性的历史性任务。没有现代化,民族复兴永久是一句空话。同时,中国梦还是建成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之梦。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我们已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且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根据处于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固然我们已找到了中国特点社

10、会主义道路,构成了中显的差距;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完全定型,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作为先进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和发挥。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事实上肩负着与发达资本主义进行制度性竞争的历史使命。依照*的判定,社会主义低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建成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任重道远。因此,建成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吸引力,是当代中国人必须承当的历史责任,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国现代化之梦与建成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之梦是融为一体的。我们所寻求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我们所寻求

11、的社会主义7 / 9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前者体现了现代化的“中国特点” ,后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特点” 。只有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体现中国梦在社会发 (!-t 资 fwjia/2016 年下半年党课学习资料 中国梦的深层底蕴 www. 】 展维度上的丰富内涵。第二是人的发展的维度。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一方面,中国梦首先是中华民族觉醒和崛起之梦,是中华民族重新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梦。中华民族具有 5000多年的文明史,一直是世界上具有人口最多的民族。但在从 19 世纪 40 年代到 20 世纪中叶的 100 余年时间里,曾屡遭西方列强的欺负蹂躏 。正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着随时可能被开

12、除“球籍”的危急时刻,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一次又一次地喊出了“振兴中华”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口号,梦想着“睡狮”觉醒时刻的早日到来,梦想着民族大团圆的早日重现,梦想着中华民族早日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民族觉醒和崛起之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重新走在世界前列;我们的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梦,不是要高人一等,不是要建立霸权,而是要从自我封闭走向和融进到世界当中,成为世界各民族中的同等一员,享有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为人类作出与我们的 13 亿人口与 5000 多年文明史相当的贡献。另外一方面,中国梦还是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的发展之梦。古往今来,中8 / 9华民族曾有过无数个五彩斑斓

13、的个人发展梦想。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发展梦想,假如用高、中、低三级目标来体现的话,那末,最低目标就是有尊严地生存,中等目标就是发展机会的同等,最高目标就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谓有尊严地生存,是指不但个人的温饱等生存题目得到解决,做到衣食无忧,而且个人的基本人格、尊严得到保障,即生活得体面、有尊严。简言之,既要生存下来,又要有生存质量 。所谓发展机会的同等,是指在满足个人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为个人价值的实现等高级需要的满足提供更多的条件和同等的机会。所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指根本摆脱物对人的羁绊与主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高度同一、每一个人的发展与所有人的发展的高度同一。总之,实现中国

14、梦,不但意味着中华民族要重新走在世界前列,而且意味着每一个中国人都实现有尊严地生存,同等地取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真正实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第三是文化发展的维度。中国梦是中华文化复兴之梦。中华文化的复兴包括着两重担务:一是实现中华文化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历史性转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在世界领先的地位,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到了近代,由于没能完成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成功转换,迅速被西方文化超9 / 9出,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近代以来,由于我们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有太多的摇摆,常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完成这一转换的任务仍然艰巨。实现中

15、华文化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成功转换,意味着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续和宏扬,更意味着中华文化显现出时代的崭新风采 ,因此传承和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传承与创新结合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华文化历史性转换的实现程度。二是建构中华文化确当代形态即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和必定要求。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有机结合。这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发展的目标 ,也是中华文化在当代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只有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当中,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中华文化只有与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构成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才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从根本上说 ,中华文化的现代转换与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建构,是中华文化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