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822677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一2012 年 10 月 4 日 单元内容概要 本单元要求考生背诵 20 首诗词,并掌握基本抒情方法(写景抒情、叙事抒情、描绘人物举动抒情 )和表现手法(比喻、象征、夸张、用典)。 学习诗词单元,应当认知以下几种基本抒情方法: 1、直接抒情,即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典型的例子如诗经中的“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和琴歌中的“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等等。教材中的典型如: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和李煜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前者以自己不请世事艰难抒发报国无门的悲愤,后者以往事不堪回首坦陈亡国的痛楚。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

2、事或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它分如下几类: (1)写景抒情,最为常见,往往要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融情于景。如柳永望海潮着力铺写景物,“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却分明流动着作者的惊喜。陶渊明归国田居中“ 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 几句,不仅是对质朴宁静田园风光的写照,也包盛了诗人脱离官场污浊、重归自然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 二是借景寄托。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巴山夜雨涨秋池 ”抓住秋雨特征以借景抒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客合青青柳色新”既是实景实绘,又因折柳送别的传统风习象征着一次新的离别在即,满含依依不舍之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篇以春草关合人情,借凄凄春草抒凄

3、凄别值。三是缘情写景。如辛弃疾水龙吟写山“献愁供恨” ,显然是作者将自己深沉的家国之思和复国无望之情移入了客观事物 ;刘禹锡乌衣巷写曾是热闹繁华如今却荒凉冷落的乌衣巷,就凝注着诗人沧海桑田的感慨。 四是因情造景。如杜牧江南春即将风和日丽之景、烟雨迷蒙之景、江南大地千里范围之景统摄到一幅画面之中进行高度艺术概括,暗示人们:信佛无益于治国安民。 (2)叙事抒情。如杜甫蜀相“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通过杨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达作者的崇敬心倩。 (3)描绘人物举动抒情。如李清照武陵春 “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和辛弃疾水龙吟 “把吴构看了,栏于拍遍”等诗句。 学习诗词,还应

4、把握以下几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1、比喻。如们渊明归国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比喻自己对摆脱羁绊、重归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2、夸张。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 ”、王昌龄出塞“万里长征人未还”等诗句。 3、象征。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浮云蔽日 ”象征群小包围皇帝,蔽其视听;苏轼水调歌头以月之“阴晴圆缺”象征人之“ 悲欢离合”。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以“柳色新”象征离别, “柳”的意象是具体的,而作为其对应物的 “离别”则隐含不露。 4、用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如辛弃疾(水龙吟) 下片就连用了张翰、刘备、桓温三个典故。 学习本单元,还应掌握有关诗词体裁的一些常识: 1、以

5、句式分,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 2、以体裁分,有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律体等。 3、近体诗,是唐宋以来流行的、形成于唐代的一种格律诗体,它在平仄、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它主要分为: (1)绝句,包括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言者称五绝,每句七言者称七绝。如出塞、送元二使安西、枫桥夜泊、乌衣巷、江南春、夜雨寄北都是七绝。 (2)律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言者称五律,每句七言者称七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五律,蜀相书愤为七律。 4、古体诗,与近体诗的讲究声律相对而言的,而不以创作时间而定。唐宋以来的诗人也多作古体诗。如迢迢牵牛星、归国田居、春

6、江花月夜、游子吟等。 5、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调或词牌,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 水龙吟等。词的篇幅长短不一,差异颇大。沿用至今的有小令(59 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调(91 字以上)。通常把双调词的第一段称为上片、前阙或上阙,把第二段称为下片、后阙或下阙。2012 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二来源:考试大 2012 年 10 月 5 日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基本要点归类 1、作品作者 沁园春雪: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中国的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迢迢牵牛星:无名氏,选自古诗十九首。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东晋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

7、的著名诗人。 出塞(其一):王昌龄,盛唐诗人。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诗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盛唐诗人。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盛唐伟大诗人。 蜀相:杜甫,盛唐伟大诗人,其诗称为“诗史” 。 枫桥夜泊:张继,中唐诗人。 游子吟:孟郊,中唐诗人,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 之说。 乌衣巷:刘禹锡,中唐著名诗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中唐大诗人。 江南春:杜牧,晚唐著名诗人。 夜雨寄北:李商隐,晚唐杰出诗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五代时著名词人,后世称之为南唐后主。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北宋著名词人。 水调歌头(明月见时有):苏轼,北来杰出的文学家,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8、。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宋代杰出女词人,跨北宋、南宋。 书愤:陆游,南来杰出的爱国词人。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南宋大词人。 2、作者归类 作者属于唐代诗人的有:王昌龄、张若虚、王维、李白、杜甫、张继、孟郊、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其中,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属于盛唐诗人。张继、孟郊、刘禹锡、白居易为中唐诗人。杜牧、李商隐为晚唐诗人。 创作词的几位作者的有:李想、柳永、苏武、李清照、辛弃疾。 3、体裁归类 五言古诗:迢迢牵牛星、归国田居、游子吟。 七言古诗:春江花月夜。 七言绝句:出塞、送元二使安西、枫桥夜泊、乌衣巷、江南春、夜雨寄北。 七律:蜀相、书协。 五律

9、:赋得古原草送别。 4、题材归类 送别诗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送元二使安西。 相思诗有:迢迢牵牛星、夜雨寄北。 “虞美人 ”、“望海潮”、“水调歌头” 、“武陵春”、“水龙吟” 、“沁园春”均为词牌名。2012 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三来源:考试大 2012 年 10 月 6 日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课文重点与难点 沁园春雪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本诗作者毛泽东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依据古代抒情诗的阅读和欣赏一文所提供的知识,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在学习这首词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问题。 1、抒情方法 这首词通过对北方壮丽雪景

10、的描绘和对历史上一些英雄人物的评说,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和对今日中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殷切期望与坚强信心。 2、表现手法 这首词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 上片借景抒情,通过描绘雄伟壮阔、啊娜多姿的北方雪景,来抒发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 下片则直抒胸臆,借评说古代英雄人物的功过得失,并畅想今日情景,来表达诗人改造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雄伟理想。 3、修辞手法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以及转折和对比等表现手法。 (1)词的上片后六句运用了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例如:“ 红装素裹,分外妖烧”是比喻,用妇女的穿着和风采,来比喻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不仅使景

11、物显得色彩动人,而且同时也是对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美好景色的暗示。又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一句是比拟,此句以物拟物,将群山起伏拟作银蛇舞动,将高原绵延拟化为白象奔驰,变静态为动态,使景物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也是对中国人民高涨的革命情绪和敢于同强大敌人争高下的英雄气概的暗示。 (2)词的上片和下片中,都有一个情景的转折和对比。上片以“ 须晴日”表示转折,构成晴空烈日和冰天雪地的对比,大好河山显得愈发多彩多姿。下片以“俱往矣” 表示转折,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和今朝的英雄人物进行对比,暗示历史和今朝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这两处转折和对比,既深化了主题思想,又增添了起伏跌宕的气势。 迢迢牵牛星 背诵

12、本诗,识别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 ”之一;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依据 古代抒情诗的阅读和欣赏一文所提供的知识,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抒写爱情的五言古诗。诗作内容取材于牛郎织女传说的故事,描述织女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发世间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在理解本诗时需要掌握以下重点:1、抒情方法 这首诗主要采用间接抒情。全诗无一句是情感直抒,而是或借事抒情,或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方法以外显内,比直接抒情更生动形象,更耐人寻味。 2、表现方法 这首诗通篇采用比兴手法。作者用大量笔墨描述传说中织女思念牛郎的情景,用意却是抒写现实生活中思妇的离愁别恨。字字落笔天上,句句情注人间,

13、含蓄而蕴藉,从而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空间。同时,也正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从而使得此诗处处闪现出浪漫主义的色彩。 这首诗的语言中多用叠字。全诗十句,六句用了叠字。有的叠字(加“ 迢迢”、“ 纤纤”、“盈盈”、“ 皎皎”、“札札”)用来传达物性,有的叠字(如“脉脉”)用来模拟情态,都显得贴切自然。这些叠字的运用,增强了全诗节奏的美感和音韵的协调。 归国田居(其一)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 作者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识记陶渊明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依据古代抒情诗的阅读和欣赏一文所提供的知识,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这首五言古诗,是陶渊明的田

14、园诗代表作之一。在理解本诗时需要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主题思想 此诗抒写诗人崇高自然的心态,表达诗人归隐田园后不胜喜悦的心情。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官场的黑暗,表现出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表现手法 本诗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方法。 (1)诗中多次运用比喻,收到了使诗的旨意更加鲜明生动的效果。例如:用“ 尘网”和“樊笼” 喻仕途的束缚和险恶,贴切醒目。“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中包涵多重喻意:“羁鸟 ”、“池鱼”的喻意是官场的狭隘,禁烟: “旧林”、“ 故渊”的喻意是田园的广阔、自由 ;而这两句的总体喻意,则在于表现诗人对逃脱世俗困扰,重返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2)诗人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例如通过世俗与本性、丘山与尘网,鸟笼与树林、小池与深渊等一系列对比,借助“ 爱”与“误” 、“恋”与“ 思”、“落” 与“得”等具有明显感情倾向词语的点醒,将诗人好恶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