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78210715 上传时间:2021-04-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1,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胡建平 李银官 曹代荣 刘颖,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2,前 言,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来源于间质纤维母样细胞的梭形细胞肿瘤。本病最常发生于胸膜,但可发生于胸膜外其他任何部位,包括纵膈、肺、肝、乳腺、腹膜后、脊柱、脑膜、及颅外头颈部等。 发生在腹膜后者甚为少见,本组6例(2005-2010年),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3,目的,探讨腹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

2、,并与病理学改变进行对照,以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4,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男4例、女2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54.7岁。 临床表现:腹部隐痛2例、腰骶部痛2例、双下肢疼痛2例,1例伴尿道刺激症状。 生化检查:空腹血糖6例均正常,肿瘤标记物CEA、AFP及CA-199等均阴性,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5,影像学检查 检查设备: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扫描机 。 扫描参数:1mm采集,5mm重建; 部分病例行多平面重组及最大密度投影重建。 增强扫描:碘帕醇(300mgI/ml)80-100m

3、l,注射速率2.5ml/S,动脉期25-35秒,静脉期70-90秒,材料与方法,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6,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标本采用4%中性甲醛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观察。 免疫组化:Envision法,免疫标记物包括Vimentin、 bcl-2、CD34、CD99、 SMA 、 S-100等,材料与方法,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7,结果,影像学表现 部位:盆部腹膜后间隙4例,腹部腹膜后间隙2例 。 形态:5例肿块呈大致椭圆,边缘轻度分叶改变,1例多发椭圆肿块融合成团,境界清楚、边缘光整。 大小:最大径6.018.

4、0cm,平均12.0cm,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8,影像学表现 CT平扫:6例中,等密度为主伴斑片状低密度灶3例,不均匀稍低密度2例,均匀等密度1例。 增强扫描:5例,动脉期见数根迂曲扩张强化血管影;肿块不均匀斑驳样强化,静脉期实质部分强化更均匀,坏死区无强化,结果,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9,女性、26岁腰骶部痛2年,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10,男性、58岁,腰骶部痛3年伴双下肢痛,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11,女性、48岁,腹部隐痛1年多,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12,女性、4

5、8岁,腹部隐痛1年多,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13,病理组织学 肉眼观察肿块切面呈灰白色或淡黄色,边界清楚,6例切面均见大小不等黏液样变性区及囊样变区,4例内伴有斑点、斑片状出血灶。 镜下肿瘤细胞由梭形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交替分布,见较多分支状薄壁血管及粗细不等红染的胶原纤维穿插于细胞间。1例脂肪瘤型样SFT肿瘤组织中见大量脂肪空泡,结果,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14,女性、48岁,腹部隐痛1年多,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15,男性、59岁,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16,男性、77岁腰骶部疼

6、痛4年,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17,免疫组化 Vimentin+(6/6), bcl-2+(6/6), CD34+(5/6),CD99+(5/6)。 S-100、HMB45、desmin、EMA等6例均阴性表达。 1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D34及CD99阴性表达,结果,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18,VIMENTIN,CD34,CD99,bcl-2,SMA,HE,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19,术后随访 6例中,3例术后复发,2例术后半年复发,1例在术后2年复发。 复发病例中,CT表现病灶内明显强化实性成分较前次明显增多,内见明

7、显迂曲扩张强化血管影,结果,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20,男性、58岁,术前(上一行)及术后6个月(下一行,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21,男性、59岁,术前(上一行)及术后6个月(下一行,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22,讨论,临床病理 过去认为本病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曾称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 ”、“局限性纤维性间皮瘤 ”、“浆膜下纤维瘤 ”等。 目前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发现 SFT的肿瘤细胞并不具有间皮的特征 ,认为 SFT来源于表达 CD34抗原的树突状间质细胞,具有纤维母和 (或)肌纤维母细胞分化能力的细胞,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

8、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23,讨论,临床病理 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 60 -70 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 。本组肿块均位于腹盆腔腹膜外间隙,主要临床症状多由肿瘤压迫引起。 文献报道少数伴有低血糖,可能与肿瘤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有关。本组未见类似症状,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24,病理组织学诊断 镜下最大特点: (1)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相间,细胞排列多样的无特征性构象(patternless architecture)。 (2)细胞密集区瘤细胞呈短束状、席纹状及人字形排列,细胞稀疏区含有丰富胶原纤维或表现为粘液样变性。 (3)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间

9、由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分支血管纤维间质间隔,讨论,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25,讨论,免疫组化 对SFT确诊起关键作用: 阳性标记物Vimentin、CD34,CD99及bcl-2;部分恶性SFT可不表达CD34,bcl-2,小部分SMA、MSA和desmin弱阳性反应,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26,影像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 CT平扫肿块多以等密度为主,可能与肿瘤 细胞由梭形细胞组成,胞浆丰富,细胞排列较致密、多样有关。 本组肿块密度不均匀,见多发灶性或不规则形中心低密度区,大体标本肿块切面上均见不同程度出血、坏死,这可能与肿瘤体积较大容易发生出血、坏死及

10、粘液样变等改变有关,讨论,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27,影像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 增强动脉期病灶内见散在迂曲扩张小血管影,实性成分不均匀斑驳样强化,静脉期实性成分强化更均匀,囊变、坏死区无强化。 病理上SFT细胞间富有粗细不等胶原纤维,即细胞外间隙较大,同时伴有较多鹿角状薄壁血管,这种结构使得增强后对比剂容易在细胞外间隙聚集且清除较难,使得肿瘤增强早期不均匀强化,晚期呈持续强化,讨论,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28,X50,X200,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29,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30,结论,SFT是一种少见的纤维母或肌纤维母细胞来源的间叶组织肿瘤。 CT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富血供肿块,增强早期不均匀斑驳样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扫描持续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 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但不具有特异性;最终诊断需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31,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