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管控程序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7820403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过程管控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产过程管控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产过程管控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产过程管控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产过程管控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过程管控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过程管控程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件编号 WT-M-P-001 制定日期 2015.12.18 修订日期 / 版次 (修订 ) 1.1 机密等级 一般 文件制定部门: 生产 部 总页数 共 7 页 文 件 名 称 APPROVED BY 核准 审查 制作 生产过程管控 程序 文件名称 生产过程 管控 程序 制订日期 2015.12.18 页次 1/7 文件编号 WT-M-P-001 制订部门 生产 部 修订日期 / 版次 1.1 一 .目的 : 确 保各 制 程的 产 品 品 质 ,生产中发现不良而造成停线 ( ABL 机制 ) 的条件和责任者,使公司更加完善, 从 而生 产 出 优 良的 产 品符合客 户 之需求 . 二

2、 .范围 : 适 用 于各 产品 在生产 过程中 之 管控 三 .权责 : 3.1 业务 PMC:负责编制 成套 发料单、生产制令单、 生产计划、 出货计划 ,以及停线异常 后调配生产计划与出货计划 ,并通知业务部经理 . 3.2 资材 部 : 负责确保所发出材料以及半成品、成品入库的规格型号、数量、产品检验状态 的正确性 . 3.3 生产部: 3.3.1.产品 首 件制 作 、 产品的 自主检验 、外观检验 LQC、成品测试 、 维修、 包装入库、 设备日常点检 、 生产日常 报表 数据统计、按照生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 . 3.3.2.负责对产品直接缺陷的发掘、发现、报警、拦截等动作,并 及时

3、 反馈相应信息 , 停 /复线指令的下达及改善措施的实施 . 3.4 品保部: 产品首 件确认、 负责产品 过程巡检 ( IPQC) 、成品入库前抽 检 ( OQC) 、 负责对 生产过程中所 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信息的监督及发掘、报警及拦截并将信息反馈 给相关人员及 部门,问题点改善措施实施追踪跟进 , 产品异常对策追踪效果确认 . 3.5 研发部:负责提供产品的相关资料:作业指导书、 QC 流程 表 、 样品、样品曲线图、产品 规格图纸、生产过程中产品 重大 异常主导 分析改善 , 停线与复线时间 指令 确认 . 四 .定 义 : 4.1.LQC: Line Quality Control

4、生产线品质控制 4.2.主缺陷:直接影响产品功能及外观 结构 的缺陷,如: 喇叭无声、杂音、曲线不良、 尺寸不良、严重变形等等 . 4.3.制程异常:当 生产 前段 工序产品 出现因制程变化而 产生 的不良(如: 材料不良 、 用错料、混料 、工艺流程问题等 等) . 4.4.设备管理异常:当设备当前设定值跟规定值有差异时, 或设备功能性故障, 需立即报 告上级确认,并立即停止生产 . 4.5.A.B.L 定义: Alarm/Block/Line stop(生产报警 /圈定风险批 /停线) . 五 .流程 图 :见附录 . 六 .作 业 內容 : 6.1 接受生 产 指 令 生产 依 PMC

5、发出 之 成套 发料单与 生产 制 令单 和 生 产计划 表 执 行 生产 管制 . 6.2 生 产准备 6.2.1 资材仓管根据 成套 发料单准备材料, 仓管根据 生 产计划 表 发料 到 生产 , 并经仓管与生产双方确认规格与数量 符合后在 成套 发料单签名 .(备注:若为 生产超领材料,由生产部填写领料单提供给仓管发料) 6.2.2 生产 依 据 PMC 发出的 生 产计划 表由 生产部进 行 各组 人员调配 生产 . 6.2.3 生 产 前由研 发 部 发 行 :样品、曲线图 、产品 规格 图纸 等相关技术 资料, 供 品保与 文件名称 生产过程管控程序 制订日期 2015.12.18

6、 页次 2/7 文件编号 WT-M-P-001 制订部门 生产部 修订日期 / 版次 1.1 生产部在生产产品时进行比对确认 . 6.2.4 若 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工装 治具不足, 由生产部提前 提出 需求 申 请单 由 研发 部审核,经总经理或总经理受权人批准后,进行 制作 或外部购买 . 6.2.5 生产前 查看 该产品以往发生的品质履历及异常矫正报告改善对策执 行内容,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多次发生 . 6.3.生产前准备 新产品上线前,由生产管理人员组织该线所有人员进行产前会议宣导说明,该产品 在生产作业时需要重点管控标准与注意事项 . 6.4 首件 确认 每 订单产品 上 线 前 或上线

7、时 ,由 生产安排 人 员依“ BOM 表”、“作业指导书”等技术资料 要求,完成 10pcs 首件制作,制作完成后提供品保部依研发提供之相关技术资料(比 如:样品、产品规格图纸、曲线图)进行核对确认,符合样品与达到相关规格要求标 准后,并将检测结果记录于 制程 IPQC 首件 检 验记录 表 ,提供生产部与品保部科长 审 核 ,方可进行生产 . 6.5 上 线 生 产 首件 制作检验 符合 标准时 ,由 生产 按 “ 作 业 指 导书 ”与“ QC 流程表 ” 安排 工位人员 上 线 生 产 . 6.6 过程检验 6.6.1 生 产 部 各 工位 人员 负责产品的 自 检、互检、全检与执行所

8、 各相关工位的 生产 仪器与 设备的 “ 日常点检 ” 工作 . 6.6.2 生 产线 各站 LQC 依照“作业指导书” 与 “ 研发提供相关产品标准 ” 资料 ,执行产品 外观 检验与 功能 测试工作 ,并 将 相关 结果记录于 LQC 检 查 表 内 . 6.6.3 生产修 理 人员负责 将 各 LQC 检验出的不良品进行维修与协助组长 进行 不良品分析 . 6.6.4 品保 部 IPQC 负责该产品 首件确认、生产各工 位 巡检 抽检 与 焊锡工位 烙铁温度点 检 确认 工作 . 6.6.5 品保部 OQC 负责产品入库前抽检工作 . 6.7 转 序生 产 产 品 经 生 产线 各 工

9、位 人员 进行 自检与互检 合格后 ,该产品方可 转入 下一工 位 生产 ,检验出不合格品 , 需注明不良现象,区分标识隔离放置于对应的红色 不合格品 盒或胶盘 內 . 6.8 LQC 检验 LQC 人员 依照 产品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产品规格书等技术资料执 行 外观、听音测试 检验 ,并将产品的检验结果记录于 LQC 检 查 表中 . 6.9.停线复线( ABL)机制 : 6.9.1. Alarm . Block . Line stop 条件及责任 归属 Alarm 条件 不良项目 发现 比例 发现者 责任归属 报警指示下达 报告流程 主缺陷 产品外观 连续发现相同不良 率达 2% 作业员

10、 生产 组长及 以上人员 作业员 /品保员 : 发现不良组长 主任 课 级 提出报警信号 通知相关人员 现场确认了解 实际 状况 尺寸 与 功能 性连续 发现 相同 不良 率达 2% 品保员 品 保 制程异常 连续发现有 2%同一类不良 作业员 生产 设备管理异常 发现 1 次 任何人员 研发 文件名称 生产过程管控程序 制订日期 2015.12.18 页次 3/7 文件编号 WT-M-P-001 制订部门 生产部 修订日期 / 版次 1.1 Block 条件 不良项目 发现比例 发现者 责任归属 风险批圈定 指示下达 报告流程 主缺陷 连续 3%相同不良 作业员 生产 主任或 课 长以上人员

11、 作业员 /品保员 : 发现不良组长开异常矫正报告 课 级 交研发部工程师分析 相关 责任 部门 尺寸不良及功能不良 连续 发现有 3% 品保员 品 保 制程异常 连续生产中发现有 3%同一类不良 作 业员 生产 设备管理异常 发现 1 次 任何人员 研发 Line stop 条件 不良项目 发现比例 发现者 责任归属 停线 指示下达 报告流程 主缺陷 连续 5%以上 相同不良 作业员 生产 课 长 以上人员 作业员 /品保员 : 发现不良 课 长 开出“停线通知单” 交 相关部门 审核 提交研发部组织分析 尺寸不良及功能不良 连续 发现有 4% 品保员 品 保 制程异常 连续生产中发现有 5

12、%同一类不良 作业员 生产 设备管理异常 发现 1 次 任何人员 研发 6.9.2. 作业员发现及 实行 ABL 机制 6.9.2.1 生产中,作业员按照生产作业指导书对设备 进行调试与产品 进行自检 、互检 ,若 发 现设备 、材料、产品 出现异常,作业员需立即上报现场管理人员,并由现场管理 人员立即按照 “ 6.1 项 ” ABL 相关标准 做出相应的处理方式 . 6.9.2.2 对特殊工序的设备,如生产中若有发现各项工艺参数偏离设定标准时,须报备现场 .管理人员,如直接对产品产生主缺陷时,现场管理人员须立即按照 6.1 项 ABL 标准做出处理 . 6.9.3 品检员发现及实行 ABL

13、机制 6.9.3.1 品 保 IPQC 在 确认 完首件后,开始实行 ABL 机 制,如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产品 与材料 出现异常,并已达到 ABL 机制内的停线标准,需立即上报现场管理人员 开立 异常 矫正报告 与 停线通知单 给 研发部工程师组织相应部门到现场进行讨论分析改 善 . 6.9.3.2 当停线处理后,由对应 由研发部 在停线通知单上填写处理方式及复线时间 . 6.9.4.ABL 处理 6.9.4.1 当报警 指 示下达后,所有生产及品检人员对报警现象进行加严监控产品情况,一 有发现重复性将立即启动拦截系统 . 6.9.4.2 当圈定风险批指示下达后,要求追回发生前后半小时内产品进行

14、重新检查确认, 确定无异常 后才能继续生产,如已达到 ABL 内停线标准,将立即启动停线改善系统 . 6.9.4.3 当生产停线后,立即启动停线改善系统, 由生产部与品保部 针对不良品做好相应的标示 、隔离 ,防止混入其他产品内 . 6.9.5 停复线记录 当有发生停线, 生产部 须 在 LQC 检查表 生产日报表 与 停线通知单 上记录停线时间及停线原因,在异常 排除 处理后 ,由研发部与生产部 在 停线通知单 上注明复线时间 . 6.10 产品修理 6.10.1 修理人员根据各 LQC 检验出来的不良品,进行修理工作,并将修理结果如实记录 文件名称 生产过程 管控程序 制订日期 2015.

15、12.18 页次 4/7 文件编号 WT-M-P-001 制订部门 生产部 修订日期 / 版次 1.1 于修理报表中,便于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6.10.2 所有修理合格之产品,均须从 LQC 外观检查工位 进行 投入,经过外观检验 合格后 ,方 可流入下一工位 ,最后经过产品 性能测试 合格后,方可进行包装 . 6.10.3.产品 不合格而 无 法 修复 者 ,由生产部填写报废单经部门科长审核,提供品保部确认后,送总经理确认审批后,办理退仓库报废处理 . 6.10 成品包装前抽检 生产部 LQC 外观、功能全检测试 OK 后,通知品保部 IPQC 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由生产安排人员填写送检表,提供品保部 OQC 进行出货前抽检, OQC 人员按照产品检验管控程序执行检验,抽检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管控程序作业执行 . 6.11 包装 经过品保部 OQC抽检合格后之产品,由资材部安排人员到生产包装区进行产品包装,产品包装好后在外箱的侧唛“右上角”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