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变“废”为“宝”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781649 上传时间:2017-07-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案]变“废”为“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教案]变“废”为“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教案]变“废”为“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教案]变“废”为“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教案]变“废”为“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案]变“废”为“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变“废”为“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变“废”为“宝”文 章来源课件 5Y k J.C om 变 “废” 为 “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89 页教学提示统计知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涉及到,学生应该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的分析,并通过简单的计算处理后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达出来。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组织学生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如何应用我们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为此,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2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条型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

2、或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2、通过对废品回收相关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数学的应用意识;3、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准备1、让学生提前一周开始在家里收集各种废品,从周一到周五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数据并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备用;2、学生提前自学课本内容;3主要教学情景一、情景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制造的垃圾很多,其实这里面也有许多有用的“废品”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尝试一下,如何使这些“废品”变“废”为“宝”大家说好不好?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上周所收集的废品资料。并分小组交流,谈一谈自己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以及通过这些数

3、据自己有什么想法和看法。推荐部分学生全班交流。点评: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自己收集的生活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探究欲望给吸引过来了,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二、探究思考。1、投影显示书中的资料一。4学生独立回答书中的两个问题。并让学生简单说一说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适时的评价。2、试一试。投影显示书中的统计图并提出以下问题:小红回收的易拉罐哪个月多,哪个月少?你能解释吗/说一说小红回收的易拉罐数量的变化情况,并给予解释。如果回收 10 个易拉罐可制成 2 个新易拉罐,分别计算每个月回收的易拉罐可制成的新易拉灌的数量,并

4、填入表中(表见书第 9 页) 。小红回收的易拉罐一共可以制成多少个新易拉罐?在全斑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积极参与学生各小组的讨论,收5集相关信息,并帮助学生纠正思维上的偏差。当学生讨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师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斑交流,对那些语言准确,思路清晰的发言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对那些表述还完整的发言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鼓励他们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见分歧,既一部分学生可能只是把自己现有的旧易拉罐拿去换新易拉罐,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把自己换剩下的一部分与他人合作再去换取新的易拉罐。无论学生采用那种方法,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来的结

5、论,切符合生活实际,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红回收易拉罐这件事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这些“废品”?点评: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特点,灵活的使用教材。教师没有做过多的引导和讲解,放下老师的权威意识,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交6流、去探究,从而实现了课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以“教”为“学”的服务意识。三、练一练(书第 9 页的 1、2 题) 。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对学生出现的思维障碍和计算错误给予帮助,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点评:两道练习题的数量

6、关系并不复杂,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属于应知应会内容, 因此教师并没有去组织学生讨论,也没有讲解,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去做,当然,教师也没有忽略对学困生的指导,让学生去充分的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想一想: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我们收集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将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点评:数学来源于时候,因此要回归于时候。教学通过“想一想”这个坏节,使学生能够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的实现成为可能。总评:本节课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创设有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探究。通过这7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废品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而且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节约资源、美化环境做出我们的贡献。文 章来源课件 5Y k J.C 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