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客家话、广府话、河南话哪个更接近古代汉语(雅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78138361 上传时间:2021-04-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 客家话、广府话、河南话哪个更接近古代汉语(雅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学 客家话、广府话、河南话哪个更接近古代汉语(雅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 客家话、广府话、河南话哪个更接近古代汉语(雅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 客家话、广府话、河南话哪个更接近古代汉语(雅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这个话题之前,首先普及一个常识。最新基因科技标明,无论是从父系血统还是母系血统而言,北方汉人都没有混入异族基因,基因纯净率远高于被视为单一民族的日本。南方汉人从父系血统来看和北方汉人一样纯净,但母系血统混入了苗瑶等少数民族血统。(怀疑的请自行百度汉族基因图谱)也就是说,所谓的民族大融合在北方是不存在的,反而在南方存在。史书中也记载,北方士族(汉族高门)根本不与异族通婚,即使是异族中的皇族。唐朝的皇族因与异族通婚而被士族鄙视。李世民深恨之。所以,所有说河南人混杂有胡人血统的可以闭嘴了。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古汉语?现代人所说的古汉语指的是古汉语中的官话,也就是周朝人说的雅言。据考证,周朝时的雅言是

2、洛阳一带的方言。我们知道,历史上,北方人不断地向南迁移,规模比较大的有东晋衣冠南渡,宋朝南迁。比较小的有唐末、南宋末年、明末。迁入和迁出,哪种对语言的影响更大呢?大家都知道,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大家可以做个调查,是深圳市民(移民)都会说几句广东话呢?还是宝安县的农民都改说普通话了?毫无疑问,宝安农民还是继续说当地方言。再举个例子,天津,大家都知道,天津人是安徽淮军的后代。那么,天津人是说天津话还是安徽话?再举个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例子,你本人出去闯荡几年后,回到家乡,小伙伴们是不是都说你口音变了? 或者说,你有没有发现出去闯荡的小伙伴口音变了?为什么呢?语言是交流工具。不管任何年代,人口迁移的时候,

3、都是迁入者的口音要适应迁入地老百姓的口音。有句话叫做“入乡随俗”。你新到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必须得听懂当地人说什么,让当地人听懂你说什么。那么,只能是迁入者主动适应当地口音,而不是让当地人适应迁入者的口音。当年南朝陈庆之北征到洛阳,被人鄙视不会说雅言,那是因为他“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这说明东晋衣冠南渡对吴地方言的影响并不大,仅仅影响了一个南京而已。同时,南渡的汉人语言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吴语的影响,南朝官话与雅言相比已有所改变。因为陈庆之作为军中大将肯定要说官话,但他说的官话与洛阳雅言已有不同(变化不大,与说雅言的能交流)。大规模的衣冠南渡都不可避免的受当地方言的影响,以村寨为单位南迁的客家

4、人语言却保持不变,这可能吗?所以,不管是唐朝以前时迁入到广东的北方人(我们称他们为广东人),还是唐朝以后迁入到广东的北方人(我们成他们为客家人),都不可能完全保留自己家乡的口音了,因为他们必须要和当地人交流,必须有意识、无意识地让自己说的话能让当地人听得懂。还有,即使广府人,客家人能保留大部分母语,其所保留的母语也与雅言相去甚远。先说客家人,根据客家人的家谱记载,他们南迁的时代大多在唐宋之交。南迁的起点多数在湖北,少数在河南南部、安徽、江苏。如客家大姓中的黄姓,就源于江夏。 客家人迁徙的起点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官方语言是楚语。楚人虽然也起源于河南,但在征服、驱逐荆蛮、洞蛮、溪蛮的时候,楚人口

5、音不可避免地混入了这些蛮族的语言,与雅言已有很大不同。再说广府人,广府人属于秦朝大将赵佗所率秦军的后代。这些秦军说的肯定是北方话了?不一定。我们知道,秦国每征服一地,都要实行编户齐民,并从中征召军人。湖北出土的黑夫木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不管原来是楚人,齐人,燕人,秦朝统一后都是秦人,都会被召入秦军。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赵佗的秦军主要来自哪里呢?从军事常识来讲,攻打酷热的南方,肯定要大量征召更耐热的楚地人而不是更耐寒的燕地人,所以,我个人推测,赵佗的秦军虽然来自各地的人都会有,但其中占大多数的应该是楚地人。因此,广府话的母语也是楚语。也许有人会说,河南话没有入声,广府话、客家话都有入声

6、。韵书上也有入声。我要说的是,所有的南方话都有入声,所有的北方话都没有入声。南朝以后的韵书有入声,东晋以前的韵书没有入声。正如前文陈庆之的故事所说,南朝官话已经不是纯正的雅言,而是混入了吴音楚语。入声正是吴音楚语的特征。最近,微信中传着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让你感觉中文实在博大精深?读“喉、舌、唇、齿”这四个字的时候感受一下你是用哪个部位发出的声音。我在我的高中同学群(都是河南人)转发,大家都惊叹不已,在大学同学群转发,北方同学说:“都是一一对应的,太神奇了!”连说西南官话的云贵川同学也有同感。但广东广西的同学却说,“南方人对此无感,尤其两广。”我们都知道,汉字是音形义俱全的,喉、舌、唇、齿这四个字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河南人和两广人对这四个字发音的感受,有力地证明了河南话比客家话和广府话更接近雅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中国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