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数学公开课评议记录

上传人:Wo****B 文档编号:178121430 上传时间:2021-04-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数学公开课评议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数学公开课评议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数学公开课评议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数学公开课评议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数学公开课评议记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数学公开课评议记录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篇一距离我讲展示课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一想到之前准备时的紧张,讲课时的激动,评课时的忐忑,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当我得知要上展示课,第一时间就和我们组的老师探讨讲课的内容,大家帮我分析目前来说最好的选择:2.2课展示很出彩,3.1学生活动也很有看点。最后根据课程进度,选择了3.1。大家立马表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说。我随即开始着手备课,准备课。好几个晚上要么是为了找一个图片,要么是调整课顺序,要么是琢磨课的细节,要么是撰写教案详案„„一次次不经意外面天已经黑了„„终于在周二课时进度正好到了的时

2、候基本成型,先是自己第一遍试讲,然后第二遍就邀请同组的老师们来听,当时仓促地调了节周三的第一节课,没想到大家都来了,我看见下面坐着组里的所有人,那一刻感谢的心情超过了紧张。一节课终了,每一个老师的听课本上密密麻麻写的对我的建议,“你说得太多,要懂得放手”,“讨论次数过多,最好集中”,“有几张图片不清影响学生观看”,“大洲位置不是初中地理学习的范围”„„我一一记下,当时觉得像是推翻了我本来的所有设想,但细细一想的确都很中肯,直指要害。第二天周四就是展示课了,当天我还有第四节第五节两节课可以试,我赶紧趁第二节第三节把课调整修正好,回到办公室,大家继续集思广益帮我出谋划策。组

3、长杨老师最后说,晚上让她再看一遍。那天晚上我印象太深了,连天的阴雨那天晚上下得还是很大,在孙主任的办公室里,杨老师一张一张地看我的PPT,听我的思路,看我的教案,不放过哪怕是一个空格。最后我们就课时长度探讨了好久,因为我在后两个班试讲时,一个超了3分钟,一个提前了5分钟。杨老师帮我分析各种可能,最后找到了一个可控的环节背诵环节,解决了我的难题。最后弄完已经快九点了。正式上课,组里的老师们都来了,张校长和周主任来了,张校长进来的时候,我的脑袋一下子紧张得空白了几秒钟,但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和组里老师们鼓励的微笑,我很快恢复了镇定,一堂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铃声响起,我正好也说完了最后一个字,我

4、看到杨老师露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只有我能理解这微笑,我们之前的探讨起到了效果,时间刚刚好。最后评课,大家都是首先对我的课进行了正面评价,然后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也是让我这些天不停思索的问题。一、语速过快。我已经有五年的教学经验了,这一点实际上一直困扰着我。后来我听了好几节新进语文老师的展示课,突然有点开窍,抑扬顿挫并不是简单的语速慢,而是蕴含着对知识传授方法的理解,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二、学生活动组织不够顺畅。因为在学生讨论时,好几次打断学生补充说明,一是因为的确是在学生的讨论中发现了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学生活动准备不够充分。尤其是上周听了张革主任对于小组合作的看法,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小

5、组活动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随性而为,而是应该基于课堂设计,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而客观严谨的制定的教学环节。三、练习题效果不突出。设计练习题,一定要要审慎,题目的选择、要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详细考虑。四、张校长特别针对本节课“海陆分布”的内容提出了“立体地理”的概念。提出要重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将地图立体的映现在脑海里,从根本上学习地理应用地理,受用终身。这一点我将会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认真贯彻,努力实现。最后,特别感谢我们组的老师们对我的帮助,让我一个新进人员感到温暖又感动。这次展示课过程中学习到的,思索到的,今后我将会时刻提醒自己,把每一节课都当成展示课来上,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的展示课还没有

6、结束„„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篇二新世纪之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强调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一、重视在实践中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

7、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自己动手实践、校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例如,在地图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绘制校园平面示意图,让学生将实物转化成符号。从中得知,什么是比例尺,地图上有方向、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同时掌握绘制地理草图的技能,也能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了亲切感,有助于形成生活中主动观注和使用地图的习惯。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记录地理现象。如,让学生记录正午太阳照射的物体的影子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通过记录水表每天家庭用水量,让学生既会读出水表的读数又能使学生尽量想出节水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这样在各种活动中,师生有了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既掌握了

8、知识,又改变了师生的关系。二、重视从生活实际中学习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已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一切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应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讲到“中国的气候特征”,“季风”这个概念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蓟县冬、夏季的风向情况,我问:“我们这个地区冬季吹什么风?”学生回答:“西北风。”我接着问:“我们这个地区夏季吹什么风?”学生回 答:“东南风。”接着,我补充讲解:像我们这个地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就是季风。同样,在讲授“我国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9、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冬季由于气候干燥,我们的手、嘴唇等特别容易裂口子”。在讲授交通运输中“枢纽”这个概念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蓟县汽车站的情况。此汽车站联系着我们蓟县与天津市、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公路运输。我们蓟县的汽车站就可以称上是蓟县公路运输的一个“枢纽”。这样通过举例说明,学生就可以把这些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重点及关键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三、注重在探索中学习20世纪50年代,从提高教育质量,改进科学教育入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所谓科学知识,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思维过程是

10、可教的,且思维过程的学习比结果的学习更为重要。”他提倡的就是培养探究性思维学习方法。新课标同样提倡教师要使用探究式教学。教师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动动脑筋、敢质疑、亲自动手、大胆探究,充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为了培养和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例如:在学习地球仪这一节时,先让学生分成小组自制地球仪,说出地轴、两极、赤道等概念。从而使学生既明白了这些地理名词,又使学生有了一个地球这个球体的空间概念。然后,在讲经纬网时,教师提出问题: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的位置?并在自制的地球仪上标出假想

11、遇难船只的位置,让学生边观察边议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实际上就是“在地球表面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问题。然后叫几名学生报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又问学生当你去电影院看电影怎样找座位。教师由此引出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的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再自制的地球仪上标出南、北纬23.5°,南、北纬66.5°,0°经线,180°经线并在此地球仪上画出北京的位置。从而明白遇难船只怎样让别人知道其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了。又如讲“地方时”时,提问“20xx年雅典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播放刘翔的110米栏的决赛,是在凌晨1点多钟,难道刘翔是在半夜进行比赛吗?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即带着问

12、题去学,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时时处处有地理知识。再比如讲“水资源”一节时提问“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讨论学习,有关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特点。从而明白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四、注重合作学习新的地理学习方式提倡除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外还有合作学习,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利于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更具生动,富有亲切感。例如:在学习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这一节时,首先让学生记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歌诀。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游戏学习,教师把已准备好的具有国家名字的卡片发

13、给学生,然后教师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找到与卡片上的国家吻合的顺序站好,看哪一组用的时间最短。又如在学习收听天气预报这一节时,天气符号不好记忆。讲完后给学生十分钟记忆,然后按学习小组让学生做为天气预报播音员。把课本上的天气预报图从头到尾每个小组播报一遍,看哪一个组声音洪亮、准确、流畅。如有播报不准确的,有停顿的就坐下,后面的同组同学继续播报。最后看那一组报的最好,用的人数最少。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再比如学习设计旅游方案这节时,让学习小组自己设计旅游方案,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来完成本组共同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但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拓展

14、完善,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五、重视地图的运用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图象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利用地图对学生进行图象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任务。首先,应该运用书中插图,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比如,在讲比例尺时,书中给出的三幅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得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要注意运用插图。其次,还要积极运用板图,它既简便实用,灵活性大;又可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还能动态显示,形象具体。比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这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

15、中国轮廓图,让学生说出主要走向的山脉后。教师在黑板轮廓图上画出这些山脉的简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地图填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的丘陵的名称,并且填完每种地形区后让学生讨论说出它们的区别。这样师生共同完成,边讲边画。既简单、容易、效果好,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再比如,在讲,水资源这一节时,将水资源的形成过程中,边讲边画,把死图变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其他感官的统一协调,在观察中获取知识。总而言之,初中地理课程改革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验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

16、习能力。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篇三进入21世纪,中华大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渐深入,一些问题也相继出现,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新旧观念发生剧烈碰撞,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期待着新的模式的出现。在这种形势下,不仅学生,甚至连许多教师都明显感到不适应,课堂教学中自然也就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师没有真正树立起服务学生、服务学习的思想,对组织学生学习的本质理解不到位;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不能灵活变动;不能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思维过程;学生学习活动中探究性学习时间安排偏少;对合作学习的本质高度结构化的学习缺乏深刻的认识,只简单停留在课堂分组讨论上;教师收集、制作资源能力低下,导致地理课程资源相对缺乏;对地理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等同于过去的教学大纲。为此,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处理好新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的关系新课程强调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