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儿处的回头教案

上传人:Wo****C 文档编号:178117683 上传时间:2021-04-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儿处的回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儿处的回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儿处的回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儿处的回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儿处的回头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儿处的回头教案语文教案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以课时编写的供教学用的具体方案!所以,接下来,WTT就和大家介绍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儿处的回头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儿处的回头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主动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2、学会书写14个生字。3、积累并在口语、习作中运用“半信半疑”“不约而同”等词语

2、。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新课,板书文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和多音字。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句。2、联系上下文利用语境理解、联系生活经历利用情境理解。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句子。4、延伸课文,适当拓展。5、梳理情感,整合全文。四、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五、积累内化1、自选词语,学生独立完成。2、在课文中找出表示“看”和时间很短的词。六、迁移练习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七、实践活动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听。第二课时

3、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爱。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课配乐:爱的协奏曲,同时辅以父亲与孩子的画面。)1、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总是默默地站在不远处支持着我们。也许他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帮我们,但他关注的目光,其实就是一种力量。这个至关重要的人,就是我们的父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与父亲有关。2、(板书:拐弯儿处的回头)齐读课题。(一节课开始的导语,虽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读书的

4、兴趣。)二、初读感知,概括内容1、想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手中的文章,读完后想一想: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2、指12名学生说。边说边引导学生评价,注意引导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评价。教师适当予以示范。预设:弟弟的脚被石头划破了,包扎后被几个同学送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碰见了爸爸。爸爸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弟弟大发牢骚。但一个同学告诉他,爸爸肯定会在拐弯儿处回头,果真,爸爸在拐弯儿处回头了,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阅读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自读自悟,获得初步感受,并提出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这一步是精读的准备,也是个性化阅读的实践

5、。)三、再读课文,交流体验1、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父亲这一回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那么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也被感动了呢?让我们再来默读全文,在最打动你的地方做上小记号。2、谁愿意和大家交流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引导学生读,之后,指名谈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出示: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生再读之后谈感受。(1)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生再谈感受。(2)把你的感受送到文字中,再读。(3)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话,(课出示: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

6、走去,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找到“好像”被省略了,省略号变成了句号,还有“瞟”改成了看。你觉得这样改写行不行?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引导学生体会到“好像”是弟弟的一种猜测,失去它就变成了肯定语气。省略号说明弟弟心里还想了很多,这里没有写出来,在读的时候注意拖音和停顿。“瞟”有掩饰的“看”,不像看那么直接,更突出了父爱的含蓄。指导朗读。(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有助于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四、联系实际,升

7、华情感1、同学们谈了真实的体会。是呀,世界上爸爸对孩子的爱有千万种。有的是直接坦白,恨不得把“爸爸爱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有的是平淡含蓄,点滴之中露真情;或者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你认为这里爸爸对儿子的爱是属于哪一种呢?2、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注意引导从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话入手来谈)3、这份淡淡的、含蓄的父爱,如果不用心去体会,是很难感受到的。让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爸爸依然.”引读。(以情感共鸣为切入点,让学生与作者所创作的情景氛围交互融合,相互渲染,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入情入境,深入体会1、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回头,却改变了弟弟的心情与看法

8、。这样的改变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身临其境就更好了。我建议,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课本剧表演好吗?在这个活动中,我来扮演爸爸,同学们来扮演弟弟。(随机问几名同学)你是谁?(我是弟弟)你们大家都是谁?我是谁?你们应该称呼我为?(弟弟,爸爸)2、请看大屏幕,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在这里呢?(课出示要求:默读全文,想想爸爸回头的前后你都有哪些感受,是怎样变化的?场景1:受伤的弟弟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了亲爱的爸爸!此时弟弟.场景2:看到受伤的弟弟,爸爸却只是简单说了几句,竟自己走了,此时弟弟.场景3:终于,在拐弯儿处,弟弟看到了爸爸的回头,此时弟弟.3、“弟弟”们,你们之间也要交流交流,真的理解了吗?一会儿,我们可要

9、对话的呀!预设1:师:孩子!当受伤的你在被同学护送回家的途中遇见了我这个爸爸,你心里是怎样想的?你是从哪句话里体会出这种心理的?生:想得到你的关心。“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师: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这句话。(课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里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这段话写得多么生动、形象呀!这种写法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轻声读,再次体会写法。预设2:师:面对你跷起的伤脚,我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此时你觉得.生:觉得很委屈,很伤心,很生气,觉得你一点也不关心我。师:于是你生:大发牢骚。师:

10、你会怎样发牢骚呢?看看谁的语言最符合弟弟当时的心情?生:表达不满。预设3:师:孩子,本来你有满腹牢骚,可是终于,在拐弯儿处,你看到了我的回头!此时你又生:被打动了。师:从哪里读出来的?生:“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眼里还闪着泪光。”(课出示这句话)师:这是怎样的泪光?生:高兴的、感动的、激动的、幸福的.师: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通过演示、朗读、体会,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实现自我建构。)六、延伸课文,适当拓展1、此时此刻,闪着泪光的你想对我说点什么?2、就是这一回头,这一瞬间的动作,

11、使你们竟如此动情,因为这个动作凝结着深深的父爱呀。就让我们再来读读第4自然段,表达出此刻你心中的感受吧。(齐读)3、此时此刻你还想对你周围的小伙伴说点什么吗?或者还有许多小朋友因为感受不到爸爸那含蓄的父爱而苦恼,你们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4、这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你、我、他,也感动了作者,所以作者在结尾也深情地说一名同学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5、如果把这拐弯儿处的回头浓缩成一个词语,你会用什么词?“父爱”(板书)(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七、深情总结,回归生活父爱,它是那样深沉,那样含蓄,需要我们去

12、发现和体会。一个会发现爱、会感受爱的人,是快乐的,是感恩的,更是幸福的。就如作者和弟弟,就在父亲的一个动作中发现了父爱。这篇文章是否也勾起了你对父爱的回忆呢?你的爸爸,他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甚至是一个表情.是否也让你深深地感动了呢?不妨在课后,仿照本文的写法,把你感受到的父爱用笔写下来,你们说好吗?(紧紧围绕文本主题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多角度、有创意的讨论、交流到有创造性的写,一气呵成,求异阶段与求同阶段,水乳交融,使学生的情感在求异中发展,在求同中升华。)第三课时拐弯儿处的回头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汉字。gui wn( ) xiàng ku( ) bng d&ag

13、rave;i( )wi q( ) fù qn( ) zhng yú( )xún zho( ) qí shí( ) pèng jiàn( )2、比一比,再组词。拐( ) 弯( ) 绷( ) 层( )别( ) 湾( ) 朋( ) 屈(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怜爱( ) 刹那( ) 注视( )依然( ) 不经意( ) 寻找(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简单( ) 消失( ) 伤心( )5、理解课文,回答问题。(1)拐弯处的回头本课记叙的主人公是_。(2)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_。爸爸自己走了以后:_。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_。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_。(3)“.好像不经意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_(4)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课的感想。_参考答案一、1、拐弯巷口绷带 委屈 父亲 终于 寻找 其实 碰见2、拐弯弯腰绷带 一层 别人 海湾 朋友 委屈3、垂怜瞬间凝视 仍然 不留意 找寻4、复杂出现开心5、(1)爸爸(2)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爸爸自己走了以后: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