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考察报告实地考察报告范文

上传人:Wo****C 文档编号:178117577 上传时间:2021-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司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考察报告实地考察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司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考察报告实地考察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司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考察报告实地考察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司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考察报告实地考察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司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考察报告实地考察报告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司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考察报告实地考察报告范文根根据县政协常委会20*年工作要点,教科文史委于5月8日组织部分政协委员XX县内有关专家,考察了XX县土司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瓮安土司文化的遗存现状瓮安境内先后存在过五家土司,最早的土司在实行“羁縻制度”的唐宋时期开始入黔,由此沿袭产生的“土司制度”滥觞于元代,完备于明代,衰落于清代。他们分别是瓮水犹氏安抚司、草塘宋氏安抚司、高坪李氏长官司、清江中坪孙氏长官司、干溪吴地长官司。其中,以考察组现场参观的瓮水、草塘二土司历史最为悠久,史书记载资料翔实,瓮水犹氏土司,治所在今XX县西北珠藏镇瓮水司村。遗址规模宏大,残存有衙门屋基、寨

2、墙、石门、石雕等,有待考古发掘。草塘宋氏土司,治所原在银盏镇飞练村大房村民组,明代杨应龙之乱,烧毁衙署,迁治草塘(今猴场镇)下司。目前剩余为数不多的宋氏墓葬。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黔中宋史、宋氏渊源等宋氏族谱记载:水西宣慰使、奢香的丈夫霭翠及其后人都是草塘宋氏后裔,草塘土司自元末开始,与其余几家土司在行政上一度隶属播州宣慰司。二、瓮安土司文化的开发进展20xx年以来,XX县政府在草塘镇结合红色旅游、商贾文化、逃禅文化恢复建设了草塘安抚司衙署、草塘大戏楼、宋钦故居、黔山进士楼、旗山书院、内阁中书第、钱邦芑隐居地、草塘古街、城门楼等一系列古建筑群,可居可游,艺术观赏性强,旅游配套设施较为齐全。通过了解

3、,当时由于资金不足,政府首先投资5000万元,采取高起点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模式。(1)向银行贷款。组建草塘古邑文化旅游开发责任公司,把草塘镇所有国有资产进行打包,划拨到旅游开发公司名下,进行抵押贷款。(2)通过旅游开发公司,与另外的投资商合股,组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承建,向市场销售。销售完毕,除去所有成本 (出让金等列入成本),按四六分成,文化开发旅游公司占40%,投资商占60%。(3)建设中又由旅游开发公司把建成的成品再贷款投入,贷款责任主体是开发公司与合作方共同成立的公司,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4)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扩大影响,争取客源组团前来旅游,通过旅游门票收入再贷款扩大基础建

4、设。(5)引进部分厂家进行旅游文化商品开发,进行文化包装,打造品牌如根雕、特色工艺品、特色农产品等。(6)通过售房、酒店经营、门票、旅游商品、大型超市、房屋出租等收入,逐步偿还贷款。XX县恢复土司署衙,恢复千年草塘古邑区,发掘研究土司文化,一方面可以为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提供佐证,加强瓮安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另一方面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三、余庆土司文化的遗存与保护现状余庆土司文化在发端和发展的时间节点上与XX县基本相同。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山西太原的杨端、山东济南府的毛巴讨伐云南境内的南诏国有功,设余庆(今敖溪)、白泥(今白泥)两个土司。封毛巴为余庆司

5、的校尉,封杨端从山西带来的杨姓部将为白泥司的校尉。这是XX县内最早的土司。毛氏余庆土司辖地较广,东西向最长50公里,南北向最宽44公里,总面积约1150平方公里。杨氏白泥土司衙门建在今天政府老大院,所辖地域面积据蜀中广记、四川名胜志卷三十二关于川东边防遵义道的记载,其地上抵草塘,下抵偏桥,镇远带其左,黄平列其右。土司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官职的名称。余庆土司世袭了1035年,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土司制度彻底废除。土司制度的推行,从政治上讲,是朝廷为了巩固统治地位,稳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从经济上讲,毛氏、杨氏土司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耕作技术,促进了余庆农业的发展。从文化上讲,促进了

6、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一)余庆土司文化的遗存1、遗址与器物20XX年11月初,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技术人员对余庆司衙署遗址进行了试掘初探,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遗迹,正门顺山而上,石级、正殿西侧门等遗迹依稀可见,在探孔和探沟中,发现了大量的瓦砾、瓷片和建筑基石、建筑残等。特别是从遗址试掘出土能够辨别的明青花缠枝花碗、明景德镇窑青花高足杯、明龙泉窑青釉高足杯、明青花吉语纹碗、明晚期红绿彩瓷器等遗物,经专家的鉴定,该建筑建于明代初年,废于明代晚期。从建筑的规模来看,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建筑群,至少可分为正殿、办公区、生活区三部分,其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白泥司遗址则需进一步考证。2、历代土司墓葬毛氏

7、统治余庆司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的土司墓葬遗址,成为土司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在考察中发现,毛氏土司墓葬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大乌江镇银坝、关兴镇官庄、敖溪镇月台、松烟镇三字坝一带。这些墓葬主人均为毛氏显赫人物,墓椁形制较大,有拜台、碑文、墓志铭等。白泥司也存有杨赟墓葬。这些设施虽然被盗窃或毁坏,无一保存完整,但其碑文、墓志铭对研究土司文化具有较高历史价值。3、文人与文学一是土司时期文学作者较多。除毛氏本家文人有毛琚、毛明凤、毛文辀、毛增之外,地方名流和外来文人有明末清初江南大儒钱邦芑、四川大儒杨慎、贵州巡抚郭子章;地方名流王尔调、王尔翰、邓英、李如楠、李光斗、彭玉房等。其的诗、文造诣颇高,在

8、余庆文化中传承中有较大影响。二是文学题材较为广泛。现今收集出版的有诗歌、散文、词赋等等,其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钱邦芑的吟石牛:怪石巍巍恰似牛,山丘独立几千秋。风吹遍地五毛动,雨洒浑身有汗流。春草齐眉难下口,牧童敲角懒摇头。原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把一块石头描绘得栩栩如生。4、民间文化。土司的建立,促进了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其中有久盛不衰的花灯和矮人舞。20XX年5月,“敖溪花灯戏”、“矮人舞”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余庆土司文化的保护现状由于历史的原因,余庆土司文化的保护现状极其严峻。首先,人为因素加剧了土司文化遗产的散失和消亡。

9、 据明实录记载,明万历二十四年七月,播州杨应龙肆逆焚劫余庆、草塘二司。20XX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余庆司衙署遗址进行探孔和探沟过程中,发现了较厚的炭土层,考古技术人员得出余庆土司衙署毁于大火的推断。同时,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破四旧,立四新”时期被人为毁坏的。改革开放后,一些建筑材料被擅自搬离或二次加工用于修建房屋。其次,体制机制不健全致使土司文化遗产保护不力。长期以来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意义没能真正引起重视,土司文化遗产保护的体制机制存在缺位和错位。在城镇扩建、土地开发中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文化遗存。一些民间文化也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目前,敖溪镇成立

10、了土司文化研究协会,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室和人员,重点开展敖溪土司文化遗产的走访调查、造册登记、遗址勘探等工作,目前已制定出敖溪土司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初步方案、敖溪土司文化旅游初步方案;已办敖溪土司文化研究简报17期;实地考察古迹走访300余处,撰写专题文章50余篇,收集文物150余。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敖溪镇土司文化研究协会并不是文物保护的主体。 四、保护和开发余庆土司文化的建议土司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积极的文化遗产对今天的发展有资政、育人的作用,我们一方面珍视和保护这些遗产,另一方面去伪存真,吸取精华,开发符合时代要求的土司文化。为此建议:一是树立保护意识。土司文化遗产保护关键在政府,涉

11、及的部门也较多,应依法杜绝一切可能的毁坏行为。二是明确保护机构。应充分发挥文物管理所的主体作用,敖溪镇土司文化研究协会应在法律框架范围内主动与文物管理所做好对接工作,制定保护方案,积极配合相关专业机构,做好调查、考古和研究。三是科学制定规划。应在取得大量考古成果的基础上,将土司文化逐步纳入全县文化旅游发展项目,统一规划,分期逐步开发、建设和发展,用开发的方式来促进保护工作。四是明确开发重点。在开发土司文化的过程中,应科学选址,精心打造土司风情步行一条街,使其建筑风格、店铺样式、居民服饰、饮食文化、工艺品等古雅新韵,满足旅游的一切要素。四创新开发模式。借鉴瓮安经验,在凸显县城主导战略的背景下,适当放宽对敖溪城镇建设的政策,不求做大,但求做精,组建公司,招商开发,滚动发展。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