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十二章证据的提出

上传人:一招 文档编号:177737755 上传时间:2021-03-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第二十二章证据的提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2第二十二章证据的提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2第二十二章证据的提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2第二十二章证据的提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第二十二章证据的提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第二十二章证据的提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第二十二章 证据的提出第二十二章证据的提出第一节提出证据的概述一、提出证据的概念提出证据,是指证明主体将自己收集并已经审查判断的证据提交法院或法庭,以论证其诉讼主张或阐明案件事实的活动。二、提出证据的方式1、随案移送证据2、当庭提出证据第二节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出一、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提出1、随案移送证据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2、法庭提出证据刑事诉讼法第155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

2、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刑事诉讼法第156条规定,“证人作证,审判人员应当告知他要如实地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审判长认为发问的内容与案件无关的时候,应当制止。”刑事诉讼法第157条规定,“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二、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提出1、庭

3、前提出证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证据规定第1条“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2、庭中提出证据民事诉讼法第124条规定,“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一)当事人陈述;(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三)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四)宣读鉴定结论;(五)宣读勘验笔录。”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

4、证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三、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出行政诉讼法第41条规定,“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证据规定第3条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行政证据规定第4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二)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请的登记制度不完备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能够作出合理说明的。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行政证据规定第5条规定,“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