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A卷 教师版

上传人:尘埃****22 文档编号:177652842 上传时间:2021-03-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A卷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A卷 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A卷 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A卷 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A卷 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A卷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A卷 教师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语 文(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1、 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

2、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这些年,大批作家积极投身历史剧的创作实践,虽然有“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的“三无牌”历史剧,但也创作了不少佳作力作。大秦帝国于成龙等作品与此前的东周列国康熙王朝等上百部巨作一起,组成了一道古代历史剧的文化景观,被称为中国文艺用电视艺术呈现的中国通史。这些作品不仅帮助观众学习历史知识,也帮助观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五千年中国社会演变和文明发展中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从而鉴古知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

3、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文艺家要用手中之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艺形式来反映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切实发挥文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审美方式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我们的文艺才能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受到人民的喜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如果抛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摘编自坚定文化自信 体现时代精神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启示)材料二:长期以来,受历史虚无主义和进步论的影响,国内外一些理论家、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

4、抱有否定的态度。要么轻易否定我们很多关于历史的文学作品,要么肆意歪曲中国历史,或将中国历史庸俗化,或随意编造以迎合某种意识形态。即便是正面介绍中国历史的文艺作品,也经常因为受西方观念的框架约束,要么对其真正价值认识不足,要么用西方之尺削足适履。整个中国历史在西方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就像是一个无处申辩的倒霉蛋。但我在长安十二时辰的一系列介绍和评论中,感受到了钱穆先生所说的对于本国历史的“温情和敬意”。该剧原著作者有在国外留学及在外企工作的经历。这种经历符合我对当今中国年轻人的期待和评价:只有真正接触和了解西方,才能避免书本对于西方的美化和误导,由此也就更容易摆脱西方的观念条框,对中国历史抱有真正的

5、“温情和敬意。尤其是当今中国正处于国力不断上升的阶段,我们提出文化自信,对于自身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是绝对不可少的。也许,对于中国历史的态度契合当今无数年轻人的心态,正是该剧受追捧的重要原因。毕竟,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发现,否定中国历史,把中国历史等同于钩心斗角的宫廷诡计,是经不起细看和推敲的。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态度,会对很多看似绝对的西方定论产生理所应当的质疑。例如,长安十二时辰中讲到唐朝时的一种“职业”被称为“不良人”,这是当时负责社会治安管理的小吏,类似于今天的刑事警察。笔者曾翻检多本国内警察院校的教科书,都认定警察诞生于英国。事实上,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学术定论。现代警察的几个特征是:非军

6、队、非民众、职业化。按此标准,唐代的“不良人”至少已经具备两个半特征。而早期的英国“警察”或称治安官,最多具备上述一个特征,即非军队。隋唐开始,中国有了正式的科举制度,它所选拔的是“官”,在官之外,行政工作还需要很多“吏”,“吏”是民众里面较为富裕的人群为政府的“服役”。这项政策实施长了便出现很多弊病。这一现象的改变是通过北宋王安石的变法实现的。其方法是富户不用出人承担“吏”的无偿服役,改为出钱,政府再用这笔钱雇用合格的专业人员,而不再是无偿服役,从而避免“不良人”的腐败。这是继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之后,用公平方式雇用“小吏”的创举,基本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的源头。笔者这番带有学术性的分析,

7、在剧中未必有深入的阐述。但我希望它能让更多人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古代制度。只要摆脱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就会有全新的理解,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有更多的自信。(摘编自刘仰历史剧对历史要有温情和敬意)材料三:历史真实不可再现,对历史真实的追求只能无限企及。但可以把生命体验和感受融入历史,并以此逼近历史真实,传达出历史的神韵。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都认可“文史互证”的说法。钱锺书曾说过,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这正是它的克己的美德,要不然它就丧失了谨严而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未吐露的心理考订只断定已然,而艺术可以想象当然和测度所以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诗歌、小

8、说、戏剧比史书来得高明。历史本身就具有文学性,这就给历史剧创作提供了借鉴意义和遐想空间。所谓的“传历史之神”,其实就是努力抵达历史深处,准确窥测历史人物内心,沟通古人与今人的心灵,让历史的回声与今人共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历史剧的园圃里躬耕的剧作家,谁没有这样的情怀和抱负?(摘编自贾璐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历史剧的高度)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于成龙等为代表的当代历史剧,展现恢宏的文化景观,既传播了历史知识,又教人认识历史发展规律。B文艺应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等时代价值,只有如此它才能发挥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C中

9、国历史长期以来被否定,而将其庸俗化,或者将它随意编造以迎合某种意识形态,就是一大表现。D历史考据为了严谨,是只能看表面而不能深入挖掘的,文学创作则可以深挖事物的本质,曲传历史人物的心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认识历史发展规律”错误,材料一第1段中说的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B项,“只有如此它才能发挥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错误,材料一第2段中说的是“文艺家要用手中之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艺形式来反映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切实发挥文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应是“我们才能切实发挥文艺的功能”。D项,“历史考据为了严谨,是只能看表

10、面而不能深入挖掘的”错误,曲解文意,材料三第1段中说的是“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这正是它的克己的美德,要不然它就丧失了谨严考订只断定已然”,历史考据并非不能深入挖掘,只是需“只扣住表面的迹象”,不能想当然。故选C。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整个中国历史都被西方意识形态笼罩的情况下,即使是正面介绍中国历史的文艺作品,我们也未必能充分认识其价值。B接触和了解西方,发现其历史观的虚无主义本质,就容易摆脱其观念条框,从而对中国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C中国警察院校教科书认定警察诞生于英国,可能是因为书的编者没有对看似绝对的西方定论产生理所应当的质疑。D隋唐时期中

11、国的“官”和“吏”是不同的,官是科举选拔出来的掌权者,吏是富裕人家帮助官工作的服役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接触和了解西方,发现其历史观的虚无主义本质”错误,材料二第2段中“只有真正接触和了解西方,才能避免书本对于西方的美化和误导”强调的是“真正”接触和了解西方,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并没有提到西方历史观的本质是虚无主义。故选B。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二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 )A汉武大帝从气势到细节多有与历史合拍之处,可以被称为一部经典历史正剧。B一代名相陈廷敬叙述陈廷敬整顿吏治之史事,塑造了忠于国与百姓的好官形象。C亮剑是一部

12、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交相辉映的优秀作品。D琅琊榜脸谱化严重,梅长苏一看就正气凛然,谢玉仿佛脸上就写着“我是坏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琅琊榜脸谱化严重”是说人物塑造的问题,与材料二强调的观点“摆脱历史虚无主义”没有联系,故不能作为论据。故选D。4材料二在论证中多次由“我”来发表议论,作用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增强所述材料的真实性,增强说服力。从“我”的视角发表议论,似与读者对话,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语言感染力,引发读者深入思考。【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同文体使用不同人称,

13、表达的效果是不同的。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材料二是一篇论述类文本,由“我”来发表议论,是第一人称的写法,文中有多处“我”的观点,如“但我在长安十二时辰的一系列介绍和评论中,感受到了钱穆先生所说的对于本国历史的温情和敬意”“该剧原著作者有在国外留学及在外企工作的经历。这种经历符合我对当今中国年轻人的期待和评价”等。这样使用第一人称,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通过“我”的角度,抒发议论,表达看法,更易引发读者的思考。5从上述材料看,历史剧作家应该有怎样的创作目的、创作方法、创作态度?(6分)【

14、参考答案】创作目的:呈现时代价值,传播历史知识,帮助观众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创作方法:艺术地加工历史,把生命体验和感受融入历史,传历史之神。创作态度:对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深入研究历史。【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1段中“组成了一道古代历史剧的文化景观,被称为中国文艺用电视艺术呈现的中国通史。这些作品不仅帮助观众学习历史知识,也帮助观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五千年中国社会演变和文明发展中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可概括为:呈现时代价值,传播历史知识,帮助观众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这是历史剧作家的创作目的。根据材料一第2段中“文艺家要用手中之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用

15、文艺形式来反映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以审美方式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可概括为:艺术地加工历史,把生命体验和感受融入历史,传历史之神。这是历史剧作家应该有的创作方法。根据材料二第2段中“我们提出文化自信,对于自身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是绝对不可少的”可概括为:对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深入研究历史。这是历史剧作家应该有的创作态度。(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玩偶之家(节选)易卜生(海尔茂从门厅走进来,林丹太太从左边走出去。)娜拉 (跑过去接他)托伐,我等你好半天了!海尔茂 刚才出去的是裁缝吗?娜拉 不是,是克立斯替纳。她帮我整理跳舞衣服呢。你等着瞧我明天打扮得怎么漂亮吧。海尔茂 我给你出的主意好不好?娜拉 好极了!可是我听你的话跳那土风舞,不也是待你好吗?海尔茂 (托着她下巴)待我好?听丈夫的话也算待他好?算了,算了,小冒失鬼,我知道你是随便说说的。我不打搅你,也许你要试试新衣服。娜拉 你也要工作,是不是?海尔茂 是。(给她看一叠文件)你瞧。我刚从银行来。(转身要到书房去。)娜拉 托伐。海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