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与传统文化之养心修心v1.4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759521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琴与传统文化之养心修心v1.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琴与传统文化之养心修心v1.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琴与传统文化之养心修心v1.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琴与传统文化之养心修心v1.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琴与传统文化之养心修心v1.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琴与传统文化之养心修心v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琴与传统文化之养心修心v1.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琴与传统文化之养心修心活动流程:1、开场茶叙(配合播放古琴 CD)2、宣讲3、古琴演奏欣赏,自由交流,答疑解惑古琴与传统文化之养心修心 (宣讲文案)序号 段落1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如愿茶馆参与我们的活动。今天我们雅集的主题是“古琴与传统文化之养心修心” 。今天的雅集将由我配合古琴老师谢老师来为大家主持。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朋友,一定有很多会弹古琴,或者正在学琴,也一定有一些朋友只是对这门乐器或是对古琴音乐仅仅是感兴趣。那么对于古琴,我要先请谢老师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2 ( 以下由谢老师对古琴做介绍,可自由发挥)(在此建议先简单介绍一下古琴)古琴历史悠久,不论是舜做五弦之琴,还是伏羲削桐

2、为琴, 这些上古传说应不是凭空而来。那么,在古琴的悠久历史中,促使它发展的一些因素里,其中一点便是“ 琴者禁也”。 “琴者禁也” 就是袪除邪念、修身养性。琴对中国传统文人的道德情操、人文情怀的塑造起到深远的影响,使其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以音乐为载体的、在思想意识领域里面起到深远影响。在琴音里所倡导的 “轻微淡 远” 、“中正平和” 的意趣,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既体现 了儒家之正、也体 现了道家之清、佛家之和。 (此段可供参考是否加入)3 好,通过谢老师刚才的讲解,我们也对古琴与修心养心之间的关联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养身不如养心,听琴不如学琴” 。现在很多朋友都会有一些工作

3、生活带来的烦躁与焦虑,而古琴这正是一种调心静心的乐器,在心浮气躁的时候,静下心来听琴、抚琴,让你的思绪在琴声中轻扬漫舞,它会给你的心灵带来放松,舒缓你紧张的心情。刚才谢老师跟我们提到了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之间的联系,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请谢老师给我们做一个详细的讲解。4 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必修的一门乐器。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修心养性,说 到这里呢,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我们传统文化的三大教。儒、释、道是我们传统的三大教, 这三教会在精微处 有一些差异,却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很多古琴曲里都饱含了儒、 释、道三家的智慧,在涵养性情、恬神悦性、宣和情志方面发挥 了极大的作用。古琴的“ 琴道”以儒

4、家的“礼乐yu”而发扬,以道家的修真而精微,而佛家于琴道也多有影响,所以琴道又有“琴禅”之称。下面我们就从传统文化三大教的角度讲讲古琴与养心修心。在讲这个话题之前, 让我们先听一曲儒家代表的古琴曲归去来辞。( 配合:儒家古琴曲归去来辞mp3、名家 视频)5 (乐曲放完,谢老师配合点评归去来辞, 这首曲子的来历、及相关知 识)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之基,儒家思想中讲“修、齐、治、平” ,意思是修 身 、齐 家 、治 国 、平 天 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 则兼 济天下”,非常强 调 个 人的 道 德 与 修 养 与 治 国 、平 天 下 的 一 致 性 ,这 一 切 都 是 以 个 人 的 “修

5、 身 ”为中 心 的 。而古琴在儒家这里,就成了“修身”的一门乐器,我们可以从琴曲文王操、思贤操 、归 去来辞中能够体验到其中的文化内涵。接下来听 这儒家琴曲文王操。 (谢老师点评文王操)6谢谢谢老师的演示及点评。刚才我们已经听了两首儒家的古琴曲,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听道家的琴曲。在听这首琴曲前,我给大家讲一个列子黄帝这本书里的一个寓言:在那遥远的海岸上,有个很喜欢海鸥的人。他每天清晨都要来到海边,和海鸥一起游玩。海鸥成群结队地飞来,有时候竟有一百多只。后来,他的父亲对他说:“我听说海鸥都喜欢和你一起游玩,你乘机捉几只来,让我也玩玩。 ”第二天,他又照旧来到海上,一心想捉海鸥,然而海鸥都只在高空

6、飞舞盘旋,却再不肯落下来了。下面我们要听的这首曲子叫做鸥鹭忘机 ,是一首道家的琴曲。配合:道家古琴曲视频、mp3鸥鹭忘机7 好,不知道大家听完这一曲之后,有没有什么心灵上的触动。下面我们还是请谢老师来给这首曲子做一个点评。8(以下楷体字为谢老师配合点评)鸥鹭忘机出自吴门琴谱。 “忘机”一词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谈,与世无争。 “鸥鹭忘机”即指不要有巧 诈之心,异 类才可以对你亲近。后比喻淡泊隐 居, 远离尘世外的道家出世胸怀。道家哲学美学思想核心是“自然” ,认为“道” 是世间天地万事万物生育发展都循着一定的法则规律,而道的本质就是“自然”,是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存在和运行

7、状态。 “道法自然”、 “返朴归真”、 “致虚极、守静笃”都是道家的养心之道,也就是要一个虚静到极致的天地自然状态。我 们 从刚才的道家古琴曲中就能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合一的和谐之音。古琴具有松沉旷远的音色、舒缓简淡的曲调以及宁静庄重的仪容,在弹琴时同样要达到的一种虚静状态,所蕴藏的古朴宁静的意境,传达的宁静致远的气息,都是对道家智慧的深刻演绎, 这对于紧张而焦虑的现代人实在是非常重要、弥足珍贵的。道家音乐非常丰富,有很多著名的古琴曲。比如琴曲采真游、 逍遥游、庄周梦蝶等。9 老庄所说的“大音希声” 、 “心斋” 、 “坐忘” ,都是要求人们在审美观照时要达到消解生理欲望、摆脱普通认知活动

8、,达到一种虚静无我的精神自由状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深刻体会到谢老师刚才的讲述。那么下面我们再聆听一首佛家古琴曲普庵咒 ,让大家在另一个层面上领略了古琴的意境,(配合:佛家古琴曲普庵咒视频、mp3 )这首曲子听完了,现在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配合提问及互动)好,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有请古琴老师谢老师给我们阐释一下我们刚才听到的佛家琴曲。10 佛教音乐以“ 梵呗” 为特色,梵的意思是清净庄严,呗的意思是歌咏赞诵。佛教梵呗音乐以清雅、庄重 为特色,具有虚 远淡静、庄严肃穆之意境,与琴道所说的中正平和、清微淡远 如出一辙。梵呗唱诵,不是为了抒发七情六欲、愉悦声色感官,而是为了庄严身

9、心、收摄六根,追颂圣者的功德、体验内心的祥和, 这又与儒家 “礼乐”之道具有相通之处。佛家讲究“明心 见性” 、“启发 禅机” ,跟佛有关的古琴曲例如有忘忧、 静观吟、 普庵咒,从这些琴曲中我们能体验到都佛家思想对古琴文化的影响,以及修心养性的内涵。11 普庵咒这首古琴曲节奏平稳,庄严肃穆,音韵 畅在,宁静意远,让你有种“古刹闻禅 ”的感觉,在众多琴曲中别具一格。众多琴谱中,和佛曲有关的只有释谈章、 普庵咒、 色空诀、 法曲献仙音、 那 罗法曲等寥寥数曲。及近代台湾风潮有声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夸父发烧天碟等系列中的云水呤为佛教禅曲,其中的寒山僧踪以典雅柔美的曲调,融人佛教的庄严、脱俗,意象深 远

10、,描 绘出苏州名刹寒山寺的幽静。而梵海云僧在琴与箫的相互流动下,将云水僧如流水行云般的行踪,飘然无挂无碍的情境,自然展现,深具禅意。从整体来看,对古琴美学思想有影响的佛家思想是禅宗的顿悟说。此外,古琴与禅、佛的关系还不仅体现在我们聆听到的琴曲里面,同时还体现在我们弹琴的时候。 弹琴并非一件随心所欲的事,它与禅宗的修行一样,亦注重身、心、气的调节 。我们平常弹琴的时候有什么坏习惯,平时可能深藏不露甚至自己都没意识到,可上手弹琴便历历分明地表现出来。哪个扎实、哪个虚浮,哪个羞怯、哪个有表演欲,都清清楚楚,全都表现出来,无所遁形。(以上楷体字由谢老师讲解,配合谢老师点评)(此段我会配合各种心态的模仿

11、演示)12 感谢谢老师的讲解及演示。儒释道三家在观点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道家主张“自然” , “希声” ,是为了生命的修养在虚静心态中获得安宁,回归自然的本质而得道长生,儒家主张“中和” , “乐仁统一” ,是为了人伦教化,在“和” 、 “静”的不偏不颇的愉悦心态中得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和谐与升华。而佛家的“静” 、 “空”更是一种宇宙间的大智慧,是一种苦寂主体身心境界的提高。综合起来,儒释道三家都强调音乐心理的静态,强调的是一种宁静、纯朴而无欲、无妄的境界升华,这和听、奏古琴所要达到的意境是相通的。下面我们继续请谢老师给大家从弹琴和听琴的角度讲一讲古琴与养心修心。13 (以下

12、字体主要为谢老师讲解)古琴的声音音色,较之其它乐器更为中正平和,不像鼓角那么激动,或箫、埙、二胡那么幽寂哀怨,更不像喇叭、唢呐、筝那么纷繁而花样百出。所以它能给人一种平和安静的心态。这种音色在中国传统乐器中惟有钟可于之媲美,而钟在现代几乎已完全退出器乐演奏。除编钟在个 别场合演出外,也就是在寺庙还可以听到钟声。(伴随谢老师弹奏及讲解)古琴的弹奏,要求操琴者摒弃一切虚浮花样,持端正严谨的心态,以最为自然朴实、简洁大方的动 作, 传达出所奏曲目的内涵。若想 弹好古琴,一是扎扎实实地练习技法,没有捷径可由;二是收心修心,心思跳脱散乱的人,琴音也不能和谐感人,必得正心 诚意、排除 杂念才行。(谢老师演

13、示及讲解)所以想传达出冲虚平淡的琴音,心要宁静安定,处于中道。你弹琴时候的心态、有没有偷懒、是不是心猿意马、是不是 烦躁不安都能体 现在你的琴音里。它要求你学琴、练琴时要脚踏实地,让你渐渐 慢下来、稳下来,如果你每天练琴一小时或更久,就相当于一小时的修禅。乱跑乱撞的心,在琴心的约束下也乖乖地降伏了,进入一种比较安定的状态。在你的心习惯了这样的一种状态,即使遇到纷乱的外部环境,也不那么容易激起汹涌的识浪,从而达到修心养性的境界。 上面我们是从学琴角度讲修心。如果你没有学琴的条件,也不妨听一听古琴。琴音的平和,有种慑服人心的力量。在 这样的声音里,世俗中勾心斗角的计较,也就升起得相对少些。14 另

14、外从弹琴的技术角度讲。古琴有散音、泛音和按音这三种音色,分 别象征天、地、人和。琴曲多以泛音或散音开始,抚琴便似人生,从天地开始。一曲之中大量按音、滑音,丰富多彩,如同人生一番历练。琴曲终之结泛音,而归之于天。所以呢,抚琴就是天地人生之全部,由天地始,经人世纷纭,终归于天, 这是一种心性的回 归,由琴反 观人生,又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旷达心境。(谢老师举例演示及讲解抚琴技巧)传统的古琴音乐最擅长用“虚” 、“远” 来制造出一种空灵的美感。其常用的虚音,是在左手实按之后移 动手指所发出的延长变化音,这种滑行几个音位的长滑音则往往造成琴乐若断若继、若有若无的音乐效果。另外,震音、吟、揉的运用若超过三

15、至四次以上,其余音便会转弱或消失,只余手指在琴面上转动,这 “无声之乐”就形成了音乐进行中的空间感,和那种飘逸、秀 丽、禅境式的空灵。从虚、清、远的气韵直至“平淡天真” 是一种“化境”,平淡到极处,才有宇宙万象的涌动。才有活泼生机往来的空灵和变化。心中廓然无一物,真 实的生命直与宇宙自然真纯的元气淋漓混融,这是一种“ 天人合一”的境界。15 再讲讲弹奏古琴的姿势。我们弹琴的时候, 对于姿势的要求是自然端庄,要求演奏者的身体正中对着琴的第五微,胸与琴的距离 2030 厘米左右,不可贴近琴身,以能伸展自如 为好。坐 时须松肩,两肘向两侧微张,小臂平直,腕平掌背平,掌下即琴。臀部不宜坐满全凳,坐 时

16、含胸拔背,腰部不可过于放松。下腭和项颈不可过于收 紧,也要求抑抬,两脚左前右后,便于力的前后运行。(谢老师演示及讲解抚琴姿势)因此,弹琴有“坐必正,视必端,听必专,意必敬,气必 肃” 的要求,甚至还要求端正衣冠、沐手焚香、如对长者等,表 现一种庄敬整 肃的气象,而非随意娱乐、信手拔弄,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一种专注、静思的弹琴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琴容。琴容绝不是一个外在形式而已,而是有相当的修养内容。关于琴容,元代吴澄所写的琴言十则里说:“鼓琴 时无问有人无人,常如长者在前” ,这正是儒家所说的“慎独”工夫。 “慎独” 是儒家讲的一种自我 修身 方 法 ,是 指 人 们 在 独 自 活 动 无 人 监 督 的 情 况 下 ,凭 着 高 度 自 觉 ,按 照一 定 的 道 德 规 范 行 动 ,而 不 做 任 何 有 违 道 德 信 念 、做 人 原 则 之 事 。上面说的是儒家的“ 慎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