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汇编九篇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77568762 上传时间:2021-03-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汇编九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说课稿汇编九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说课稿汇编九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说课稿汇编九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说课稿汇编九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稿汇编九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汇编九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稿汇编九篇说课稿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中最后一课时的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说教材: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这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

2、、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在摆一摆,想一想这部分教材中,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教科书出示了活动的两个范例,首先由小精灵提出问题:“能用2个表示不同的数吗?”如何分?这样分好不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这一课改新理念。整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活动进行,“整理书包”,“分帽子”、“分车子”、“给老师和同学分一分”,学生是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分类活动,而且每一个活动中都安排有同学之间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整理房间的

3、”、“你认为谁拿书会快一些,为什么?”、“说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说出你分帽子、车子和人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利用学生之间的资源组织教学。教学中尽量鼓励学生一人能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出事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来分类,而且分类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学会自己分类整理书包,分类房间和其他物品,做一个“生活的小主人”!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

4、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已不算是新事物了,今后我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教师对本堂课提出宝贵意见。说课稿 篇4各位老师好,我叫,我说课的题目是将敬酒,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将敬酒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和学生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同一个时期的作品,并且二者在思想内容上也有相似之处。将敬酒本事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学习本课,老师的指导阅读很重要,教师通过指导阅读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并在阅读中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进而背诵诗歌,融入诗歌的鉴赏中来。将敬酒是鲜明表现诗人个性的一首劝酒诗,由于此诗易有及时行乐、悲叹人生的消极思想,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理解诗人的狂歌痛饮,则对同学们树立正

5、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要求读懂还要求学生学会鉴赏。因此,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及潜在的抑郁情绪。体会李白诗歌夸张的艺术手法。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品质;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的能力。第二、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阅

6、读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2.鉴赏此诗的夸张、对比等艺术特色。教学难点:发表对李白痛饮狂歌的见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第三、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求,本课主要充分利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课文:1、诵读法: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去审视文章的思想内容。2、导读法:教师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讲述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重点在于诗人豪放洒脱的形象感悟上。3、比较法:比较李白和杜甫的创作风格。通过对李白、杜甫生活年代,个性特点,个人经历,创作风格等方面来比较。第四、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四)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并背

7、诵课文。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 ,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指导。说课稿 篇5一、教材简析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这一单元以祖国为主题,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的人物形象。本诗为乐府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是初中语文课本中优秀的篇章。二、教学目标1. 单元目标:反复朗读,整天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2. 围绕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本节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 诵读古诗,感受花木兰的儿女情,英雄气。2) 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疏通文意。

8、三、教学重点:诵读古诗。教学难点:研读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蛇形背诵课外古诗第四环节:探究人物形象小组内以“我觉得木兰是-女子,我从课文-感受到。此环节学生需要在文本中找寻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学生可以从某句话,某个字感受到木兰的人物形象。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对木兰人物形象的分析定会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但师应总结出文章在刻画儿女之情时笔墨多,描绘英雄之气时着墨少,突出木兰女性的特点,丰富她的英雄性格,使之真实感人,这就是详略得当的写作妙处。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说课稿 篇6说教学内容:鄂

9、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好大一个家第一部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说学情分析一般的学生都清楚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但对于各少数民族的分布、民族自治区,民族知识却了解甚少。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少数民族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知识,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对话式的教学策略为主。首先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通过生生,师生交流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接着让学生观察示意图,找特点,从而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进一步引出

10、民族自治区这个名词以及民族不分大小,地位一律平等。说设计思路放手先让学生收集自己所感兴趣的名族资料:地理分布,五个民族自治区、民族之最、民族大团结等等,从而训练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在课上以对话式的教学策略为主,充分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这样就能达到一个苹果换两个苹果的效果,而且对于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知识也了解更全面一些。说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了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上充分交流,课后回味与反思。说教学重点了解民族分布,知道五个少数民族自治

11、区。说教学难点了解一些“民族之最”,懂得各民族不分大小,地位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示意图”及“少数民族相关资料”的课件。学生准备:少数民族相关资料。说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活动一 听歌曲,激发感情1.老师很喜欢一首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2.播放爱我中华。3.解说点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设计意图:】从经典老歌中感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初步感受各民族就如同兄弟姐妹一般,地位平等。

12、4.师生交流:看看自己的户口簿,说说你和你的家人都是哪个民族的5.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引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概念。活动二 了解中华民族的组成和民族的分布1.出示一幅民族地区分布图,问:你能从上面获得那些信息?2.小组交流学习,做好记录。3.小组推荐一名成员汇报成果,进行交流,教师相机总结5.出示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进行了解。5.分小组抢答活动: “我所知道的民族” ,看看哪个小组说出的民族名字多。【设计意图:】通过抢答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学,印象会更深刻。活动三 了解“五大民族自治区”1.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中央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

13、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现在,全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你能从分布图上找出来吗?2.生看分布图,指出相应位置,教师相机介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3.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五个民族自治区,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感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兄弟其实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感受各民族就如同兄弟姐妹一般,地位平等。】活动四 齐唱歌曲,总结课堂1.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多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接着进入课堂的第二个环

14、节:(二)多样读文,自主探究。本环节的自主探究,主要探究两方面内容。一是字词,作为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课堂上的分量不容忽视。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在导入之后,请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看看我们圈过的生字词,你还认识它们吗?请学生读文之后,同桌互测互评,不会的相互教一教。之后由幻灯片出示本课要掌握的词语,采取多种方式的读。先是指名读,请全体学生听清字音,明确每个字怎么读。再齐读加深印象。最后开火车读,检测每个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如果有读错的,请其他学生帮帮他,再全班齐读来巩固字音。在这个读词语的过程中,随机引导学生看字形,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需要会写的字的字形。指导书

15、写“洒,欢”。自主探究除了要探究字词,还要探究文意,要在多种方式的读中学习与感悟。课标中对于阅读有这样的字眼:喜欢、乐趣、向往、感受。高质量的读不但可以巩固学生识字,对于学生阅读、写话、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首先,在学生自由读文,已经对全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请学生看FLASH动画,听范读课文。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三只小鸟在做什么,那个词就是“争论”。那么三只小鸟在争论什么问题呢?他们又是具体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呢?请学生分小组合作读文,然后讨论问题的答案。汇报,并相机板书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写出它们认为春雨的颜色:绿、红、黄。这样通过学生自由读文,听范读课文,带问题小组合作读文三个环节的读下来,相信学生对课文的字音已经掌握了,对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