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77537384 上传时间:2021-03-29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76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精选]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精选]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精选]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精选]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三、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一、装置简介,二、生产方法及反应机理,目 录,尿素装置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荷兰斯塔米卡帮公司引进的CO2气提法尿素生产工艺,于1976年建成投产。其以合成氨车间来的液NH3和CO2为原料,原设计日产尿素1620吨。2005年,通过引进荷兰Stamicarbon公司的并联中压技术对装置进行50%扩能改造,改造后装置的生产能力由原1620t/d提高至2300t/d。扩能改造项目中新增一套并联中压系统,CO2增压机K-103、高压氨泵P-104、高压甲铵泵P-501,及新蒸发系统(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停用),改造后的装置于2005年11月一次投料开车成功,

2、一、装置简介,C-305,401J/JS,201L,S-311,P-304,P-703,P-411,S-412,402F,401F,402C,401C,702L,701L,705-L2,703C,702C,705-L3,705C,E-713,E-712,E-714,J-712,J-713,J-714,J-715,303J,705-L1,V-307,701-C,E-711,202C,706-C,702E,E-107,E-106A,E-106B,R-101,102-C,P-104,E-313,P-501,C-322,E-503,301J/JS,E-804,P-309,P-702,P-706,S-3

3、14,P-707,302J/JS,701-F,P-705,102-J,104J/JS,C-803,C-801,C-804,P-801,P-802,V-801,P-804,C-802,V-501,201C,E-803,E-801,303-C,E-322,E-310A/B,303-F,E-802,S-411,LIC302,LIC203,LIC2101,LIC3201,LIC3202,LIC3301,LIC302,S-322,E-312,E-709,V-704,FIC3307,LIC3304,FIC3308,LIC3302,302EA,302C,FIC1201,71,P-704,PIC309,HIC

4、7201,FIC7102,HIC8101,HV202,PIC3102,PIC3101,LIC3102,HIC3201,203-C,301-F,201-D,LIC3203,FIC2102,E-411,E-412,FIC3201,S-501,C-501,301-E,302-F,301CA/CB,HV201,C-502,From-904J,1、尿素生产的方法 尿素生产的化学反应主要分两步: 第一步是液态NH3和CO2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甲铵) : 2NH3(液)+ CO2 (气) NH4COONH2(液)+119.2千焦/摩尔 (1-1) 第二步是甲铵在液相条件下脱水反应生成碳酰二胺(尿素): NH

5、4COONH2(液) CO(NH2)2 +H2O(液)-15.5千焦/摩尔 (1-2) 式(1-1)为甲铵的生成反应,是强放热、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 式(1-2)也称为尿素的生成反应,必须在液相下才能进行,是一个吸热的可逆反应。该反应进行得很缓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平衡。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所有的甲铵都能转化为尿素,而是只有一部分,转化率为55-60,二、生产方法及反应机理,2、反应机理(1)甲铵的生成反应 甲铵的生成反应是一个体积缩小的强放热反应。根据化学反应的平衡原理,为使反应尽快地达到平衡,必须及时地移走反应生成的热,并且提高反应压力对加快反应速度有利。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根据高压

6、甲铵泵的出口压力确定反应压力为13.5-14.5MPa,反应温度为140-150,由于反应放热,出液温度升高,与蒸汽冷凝液换热,冷凝后的温度为166.6。在这种条件下,实际上约有78-80%的NH3和CO2被冷凝成液体,二、生产方法及反应机理,2)尿素的生成反应 尿素的生成反应是一个必须在液相中进行的、吸热的可逆反应。根据化学反应的平衡原理,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必须持续地供给热量,而且该反应进行地非常缓慢,不容易达到平衡。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尿素生成反应的反应热是由未反应的NH3和CO2在合成塔内继续冷凝所放出的热量供给的,且反应温度越高越好。根据设备材质的耐用温度不超过190,确定操作温度为1

7、80-185。根据尿素生成过程的平衡压力图,考虑到原料中4%体积的空气及惰气,最终确定反应压力为13.6MPa,生产方法及反应机理,3、低压分解与循环吸收系统,2、高压系统,4、0.7MPa吸收系统,5、并联中压系统,三、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6、解吸水解系统,1、原料NH3和CO2的压缩,7、蒸发造粒系统,1、原料NH3和CO2的压缩,原料液氨由合成车间送来,压力为2.2MPa,进入氨预热器101-C管侧加热到25左右。液氨经氨预热器101-C加热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高压氨泵104J/Js往复泵;另一路进入高压离心氨泵P104。液氨通过氨泵将压力提高到16Mpa。高压离心氨泵P104出口流量由

8、FIC1201调节,回流量由FIC1202调节返回到界区。 氨预热器101-C壳侧用闪蒸槽904-F底部来的低压蒸汽冷凝液作为加热介质,用调节阀TIC-152控制,出高压氨泵104J/Js或P104的液氨进入氨加热器102-C管侧加热后,经电磁阀XV-2101、氨截止阀送入高压喷射泵201-L,将高压甲铵洗涤器203-C来的甲铵液增压后,送入202-C的顶部。 氨加热器102-C壳侧用闪蒸槽904-F顶部来的闪蒸蒸汽作为加热介质,用调节阀TIC-109控制,蒸汽冷凝液进入冷凝液贮槽905-F回收,1、原料NH3和CO2的压缩,1、原料NH3和CO2的压缩,原料二氧化碳由合成车间送来,经二氧化碳

9、压缩机组压缩后送入加热器E106A、E106B加热,经脱氢反应器R101脱氢、冷却器E107冷却后分为两路:一路由电磁阀XV-2102控制进入汽提塔201-C底部;另一路由调节阀FIC-3201控制进入中压CO2气提塔C502底部。脱氢后的CO2中氢、氧含量由AIC1202指示。 CO2加热器E106A壳侧采用高压甲铵洗涤器203C来的高压密闭水进行加热,由HIC1202控制加热器E106A出口CO2温度,出口进入一段蒸发加热器E411A壳侧;CO2加热器E106B采用2.4Mpa抽汽,由TIC1202控制CO2加热器E106B出口进入脱氢反应器R101的CO2温度,加热后蒸汽进入闪蒸槽904

10、F;CO2冷却器E107壳侧采用中压甲铵冷凝器E503来的中压密闭水进行冷却,由HIC1201控制冷却后的CO2温度,1、原料NH3和CO2的压缩,2、 高压系统,高压系统主要由4台高压设备组成:高压汽提塔(201-C),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合成塔(201-D),高压洗涤器(203-C)。 汽提塔(201-C)是直立管壳式加热器。离开CO2冷却器(E107)的CO2分两路,一路送往中压系统,另一路则进入高压汽提塔(201-C)的底部。离开合成塔(201-D)底部的大部分合成反应液在温度180-185下进入汽提塔(201-C)的上部,经装在上部的液体分布器均匀地流入列管内,并以膜状沿管

11、壁向下流动。 CO2则从汽提塔(201-C)底部进入,向上流入管束,将合成反应液中的NH3和CO2分离出来,并从汽提塔(201-C)顶部离开,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顶部。分离的程度由汽提效率决定,本装置汽提效率设计值为80,2、 高压系统,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是立式管壳式热交换器。离开氨加热器(102-C)的液氨被送到高压喷射器(201-L),并作为喷射器的动力,抽吸高压洗涤器(203-C)来的浓甲铵液,混合后与来自高压甲铵泵(P501或301J/JS)的部分甲铵液一道,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顶部。来自汽提塔(201-C)顶部的气体也由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顶

12、部进入。气、液混合后沿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的列管内壁往下流,冷凝生成甲铵,且放出冷凝热和生成热。在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中,液NH3与CO2不允许全部冷凝生成甲铵,大约只有78%左右的气、液被冷凝,剩余部分仍然以气体存在,以便在合成塔(201-D)中继续反应为下一步尿素合成反应提供热量,2、高压系统,在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中生成冷凝热和生成热释放给壳侧的热水,用于生产副产品低压蒸汽,用作下游工艺处理的热介质。为了得到低压饱和蒸汽,还配置有四个低压蒸汽饱和器(201-FA-D,简称汽包),以便将蒸汽中夹带的水分离出来。其过程是:锅炉给水泵(906J/JS)将蒸汽冷凝液槽(9

13、05-F)中的蒸汽冷凝液送入汽包内,并利用液位调节的作用维持汽包内的水位。水由下降管进到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壳侧的底部。在传热的作用下(管内外温差可达20以上),水在壳侧形成自然循环,饱和蒸汽则由汽包顶部送出,2、高压系统,合成塔(201-D)是一个串联型的立式高压反应器,它的内部空间被11块筛板分成相邻的12个小室,每一个小室的功能都相当于一个持续搅拌的罐式反应器。因为合成塔(201-D)是一个高的鼓泡塔,从塔底引进的气体就起到一种搅拌剂的作用。为达到最优化的混合效果,在每个小室中安装一个通风管。这样,就会产生较大的密度差,从而获得最优化的扰动效果,因此避免了死区的产生。这些“虹吸喷

14、射”式筛板的设计方式可以避免产生沟流和返混现象,从而使反应器接近于理想的连续混合罐式反应器,2、高压系统,来自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的甲铵溶液与未冷凝的NH3和CO2由底部进入,在合成塔(201-D)中通过气、液混合发生吸热的尿素生成反应,反应所需要吸收的热量来自于引进的未冷凝的NH3和CO2继续发生的冷凝反应。在合成塔(201-D)中,甲铵转化为尿素的转化率为57-58%,生成的尿素溶液从合成塔(201-D)中部的溢流管离开,大部分送往汽提塔(201-C),其余部分经液位控制阀LIC-2101减压至2.0MPa左右后送往中压系统,合成塔(201-D)中未反应的气体(除了NH3和CO2外

15、还有O2、N2、H2等惰性气体)则从塔顶离开,去高压洗涤器(203-C)进一步处理,2、高压系统,离开合成塔(201-D)顶部的气体混合物经高压洗涤器(203-C)顶部的防爆空间后由高压洗涤器(203-C)的底部进入管侧,来自高压甲铵泵(P501或301J/Js)的甲铵液也进入高压洗涤器(203-C)的底部。高压洗涤器(203-C)的下部是直立管壳式浸没冷凝器,气、液混合物通过冷凝器换热列管上升,使混合气中的NH3和CO2得到充分冷凝,冷凝热和反应热由列管外的高压密闭水带走。换热段液体进入上部溢流堰后,一部分经中心管又回到高压洗涤器(203-C)的底部,一部分液体外溢出去进入高压喷射器(201

16、-L)吸入口。这就保证了冷凝器内充满着液体,使得气体与冷凝液能充分混合,从而避免了固体甲铵的生成,2、高压系统,为防止过度冷凝,高压洗涤器(203-C)壳侧采用130的热水进行冷却,热水在一个封闭的加压系统中,用高压密闭水泵(902-J/Js)循环。高压密闭水带走高压洗涤器(203-C)管侧的冷凝热和反应热后,先给CO2加热器(E106A)和新增一段蒸发加热器(E411A)的管侧介质加热,分别用于将CO2从110 加热至140及将尿素溶液浓缩至约95%(wt),然后经高压密闭水泵(902-J/J)加压,再经泵出口处的高压密闭水冷却器(902-C)将剩余的热量吸收,最后返回至高压洗涤器(203-C)壳侧。这既合理地利用了热源,又减少了低压蒸汽的消耗。 高压洗涤器(203-C)顶部未冷凝的气体通过调节阀HV-202减压后进入0.7MPa系统吸收塔(702-E)底部进一步吸收NH3和CO2 ,最后不凝气经调节阀PV-715控制由塔顶放空,2、高压系统,3、低压分解与循环吸收系统,3、低压分解与循环吸收系统,用稀氨水对低压尾气进行吸收,降低稀甲铵温度,储存低压冷凝后的甲铵液,通过循环水降低低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