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15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7342295 上传时间:2021-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1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鲁教版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1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鲁教版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1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鲁教版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1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鲁教版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1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1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15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_班 姓名_ 2016年_月_日第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1)”导学案主备:徐红阳 审核:初三数学教研组学习目标:1、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提高归纳、分析的能力。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教学过程:一、根据问题,自主探究【学法提示:仔细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有关问题】1. 幼儿园活动教室矩形地面的长为8米,宽为5米,现准备在地面的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18m2的地毯,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的宽度都相同,设这个宽度是x m,得到方程_

2、。2. 五个连续的整数,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你能求出这五个整数分别是多少吗?设第一个数为x,得到方程为_.3. 如图,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那么梯子的底端向外滑动多少米?如果设梯子的底端向外滑动x米,列出的方程为_4. 把上面得到的3个方程按照如下要求整理:左边是关于x的多项式,按降次顺序书写 右边为0. 所得结果写在下面。二、合作交流,成果展示1.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答案。 2. 集体交流答案;观察所得方程的共同特点,完成下面的填空,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_的整式方程,如果可以化成_的形式,这样的

3、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把_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是_.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问题,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化成一般形式。一块长方形草地的长和宽分别为20 m和15 m,在它四周外围环绕着宽度相等的小路。已知小路的面积为246 m2,求小路的宽度。三、巩固拓展,升华认知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2. 课本51页随堂练习1、2题。答案写在下面。四、小结反思,智慧生成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时要注意什么?3、你对方程思想有哪些认识?五、课堂检测,评价收获1、要使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_.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解是0

4、,求m的值。3. 课本52页第3题。八年级_班 姓名_ 2016年_月_日第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2)”导学案主备:徐红阳 审核:初三数学教研组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2、学习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方法,增进对方程解的认识;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举例说明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指出二次项和一次项。 2. 什么是方程的解?判断2,3中哪个数是方程x2 + x 6 = 0的解。二、根据问题,自主探究1. 一个面积为16m2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 m,苗圃的宽是多少吗?解

5、:设苗圃的宽是x m,根据题意列方程得:化为一般式为:_(1)仔细观察开始列的方程,并结合题目的已知条件,你能确定x的整数范围吗?答案:_因此,x的整数部分是_。(2)当x = 3.5时,x2 + 2x - 16 = _ 0;(体会这一步的作用)(3)于是我们可以再利用下面的表格,快速估算出x的十分位上的数字是多少。 x 3.1 3.2 3.3 3.4x2 + 2x - 16 由上面的表格可以进一步知道:x的取值范围为_,十分位上的数字为_.三、合作交流,成果展示1.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答案。 2. 集体交流答案,并解决上节课的梯子下滑问题。3. 上节课的问题中,即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m)满足

6、方程,也就是(1)小明认为底端也滑动了1 m,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底端滑动的距离可能是2 m吗? 为什么?可能是3 m吗?(3)你能猜出滑动距离x(m)的整数范围吗?答案:_(4)当x = 1.5时,x2+12x-15 = _ (5) 完成下面的表格 xx2+12x-15 答案:x的整数部分是_,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字是_.四、巩固拓展,升华认知 1 估算方程x2- 3x - 5 = 0的根(估算正根的整数范围) (估算负根的整数范围)当x = _时,x2- 3x - 5 =_; 当x = _时,x2- 3x - 5 =_; 当x = _时,x2- 3x - 5 =_; 当x = _

7、时,x2- 3x - 5 =_; 所以_ x _ 所以_ x _ (再估算十分位上的数字) (再估算十分位上的数字) 当x = _ 时,x2- 3x - 5 =_; 当x = _ 时,x2- 3x - 5 =_; xx2- 3x - 5xx2- 3x - 5 所以_ x _,十分位是_ 所以_ x _,十分位是_五、小结反思,智慧生成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六、课堂检测,评价收获五个连续正整数,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请你估算出这五个整数。八年级_班 姓名_ 2016年_月_日第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 “ 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导学案主备:徐红阳 审核:初三

8、数学教研组学习目标:1、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p(p0)或(mx+n)=p(p 0)的方程.2、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回顾平方根的概念:_ _. 2. 利用上面的知识,解一元二次方程= 16得_二、根据问题,自主探究1. x2 = 16可以直接开平方,你能借助这个经验解下列方程吗? (1)4 x2 7 = 0 (2)(x - 2)2 = 9 (3)x2 + 8x + 16 = 72. 观察上面的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完成下面的填空。方程左边是一个_,右边是_ 这样的方程就可以利用_来解。三、合作交流,成果展示1

9、.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答案。 2. 集体交流答案;完成下面的典型例题。 (1)12(2x)290 (2)x2 + 2x + 1=0四、巩固拓展,升华认知解下面的方程:(1)9x2 + 6x = 1 (2)0.01 x2 0.49 = 0(3) (x 1)240 (4)4(x + 3)2 = 9五、小结反思,智慧生成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又熟悉了哪些思想方法?六、课堂检测,评价收获 解下列方程:(1) 45 x2 0 (2)x2 + x + = 4 (3)450(1 + x)2 =648下面的两个方程是下节要学的内容,相信你动动脑,也能做出来。(遇到困难看看上面第(2)两个小题) (4)

10、x2 + 4x = 3 (5) x2 + 2x 15 =0八年级_班 姓名_ 2016年_月_日第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 “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导学案主备:徐红阳 审核:初三数学教研组学习目标:1、掌握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能正确解答。2、理解解方程中的程序化,体会化归思想。教学过程: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添上适当的数,使下列等式成立。(1)x26x( )( x )2;(2)x28x ( )(x )2;(3)x2x( )( x )2;(4)x2 + x ( )(x + )2 2. 观察上面的算式,我们的填写是有规律的: 左边应当添上_,右边应当添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进一步总结,发现:对于形如x2+mx的二次二项式,给它配上一项_,就可以变成一个完全平方式。3. 有了上面的知识,我们就可以解任意的一元二次方程了。二、根据问题,自主探究1. 请你借助上面的知识,尝试解下列方程。 (1)x2 3x = 1 (3)x2 + x - 1 = 02. 用同样的方法解决第一节所得的后两个方程,答案写在下面。 x2 + 12x - 15= 0 x2 - 8x - 20 =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