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杖介绍及使用【业界借鉴】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77166720 上传时间:2021-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盲杖介绍及使用【业界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盲杖介绍及使用【业界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盲杖介绍及使用【业界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盲杖介绍及使用【业界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盲杖介绍及使用【业界借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盲杖作为盲人行走的辅助工具已有悠久的历史。圣经中记述:伊萨克的视力薄弱,曾用类似牧羊人手杖作为辅助行走的工具。这就是盲人使用盲杖最早的文字记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盲人对盲杖应用的实践,促进盲杖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由起初的树枝、藤条或竹竿等简单的棍棒,逐步演变成更具应用效能的弯把式盲杖、直段式盲杖、折叠式盲杖、红白相间的盲枝等,充分发挥出盲杖对盲人行走的辅助作用。 一、盲杖结构 盲杖虽然具有多种形式,但基本上是由腕带、手柄、杖体和杖尖四个部分所构成。 (一)腕带 盲杖的腕带也称杖带,是固定在盲杖顶端上的一个宽窄适宜或有松紧的套带。 盲人持杖时可将杖带套在手腕上,以防盲杖脱落;不用时可

2、用腕带将盲杖悬挂起来。 (二)手柄 盲杖的手柄也称杖柄,是盲人持杖时手握之处。 手柄位于盲杖的上端,其长度约20厘米。为了使盲人持杖行走时稳固抓握和便于对杖体的控制,杖柄的一面制成扁平状。盲杖的手柄可用硬橡胶制成,也可用皮革包其表面。 (三)杖体 杖体,是盲杖的主体部分。 盲杖的杖体是由重量较轻的硬质铝合金材料制成直径约13毫米的长技体,上接杖柄下连杖尖,其长度可随盲杖的长度不同而不同。 (四)杖尖 杖尖是盲杖的远端,与地面接触的部分。 杖尖可用耐磨的硬质尼龙或塑料制成。杖尖的长度约为8厘米,上粗下细。盲人持杖行走时,杖尖首先深知地面的信息后通过杖体传至盲人的手部。 二、盲杖长度和重量 (一)

3、盲杖长度 盲杖的长度应以持杖盲人的身高、肩宽和步幅以及应急反映的时间为主要依据。但一般确定自用盲杖的长度,可以自身并足直立时杖尖在两脚中间触地,杖柄顶端抵于心窝处的高度为基准。因为这一盲杖的长度,正是盲人斜握法持杖行走时杖尖可探知前方一步地面的距离。 (二)盲杖的重量 盲杖的重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过重的盲杖会加重盲人手腕的负担,同时也会影响杖体探路移动的灵活性。盲杖的重量一般可在175克左右为宜。折叠式盲杖可能稍重些,因为折叠部分的附件较多。但折叠式盲杖便于携带。 三、盲教颜色 ()杖体颜色 1964年在美国通过的国际白杖法规定,盲杖的杖体应是白色或银白色并有统一规格的红色反光胶带缠裹杖体

4、。 (二)红色胶带规格 1.一般盲杖 单纯盲人使用的盲杖,在距手柄底部9厘米处缠裹着30厘米宽的红色反光胶带。 2特殊盲杖 兼有耳聋盲人使用的盲杖,在距手柄底部9厘米处,用三段红色反光胶带缠裹杖体,每段胶带宽11厘米,各段胶带之间的距离9厘米。 四、持杖方法 鉴于盲杖的用法不同,持杖的握法也各有所异。一般常用的持杖方法有“直握持杖”和“斜提特杖”两种。 (一)直握持杖。 直握持杖,简称“直握法”直握法持杖是盲人持杖手虎口(拳限)向上握住杖柄,使杖体垂直于地面,探知脚前路面情况的一种握杖方法。 直握法持杖多在雪后、泥泞、破碎路面和探索台阶、楼梯时使用。因此,直握法持杖又有“握拳法”和“握笔法”之

5、分。 1握拳法 握拳法持杖,指持杖手用握拳的方式抓握杖辆,使技尖垂直触地。 动作方法: 竖起盲杖,持杖手四指并拢与拇指相对,拳眼向上握拳式抓握杖柄。屈肘抬臂于胸前,杖体垂直于地面,杖尖触地。 握拳法持杖,可使杖尖扎实地探知雪后、泥泞或破碎的路面,必要时可做拐棍支撑身体维持平衡。 2握笔法 握笔法特杖,指持杖手用握笔的方式抓握杖柄,使杖体垂直地面。 动作方法 竖起盲杖,持杖手以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捏握并与无名指抵夹杖柄,屈肘抬臂于胸前,杖体向下,杖尖垂直于地面。 握笔法持杖,可使杖尖在脚前上下、前后和左右灵活探索地面或阶梯。 (二)斜握持杖 斜握持杖,简称“斜握法”。斜提法持杖可使盲杖与持杖手臂

6、连成一体的持杖方法。 斜握法持杖,实际上是把盲杖作为手臂的延伸,使杖尖能探索前一步及左右地面的情况。 动作方法: 持杖手套进腕带,食指伸直指向杖尖贴手杖柄的扁平一侧,拇指在上与其他三指抓握杖柄。持杖手臂连同盲杖沿身体正中线前伸,杖尖触地。持杖手腕稍拾起,通过手腕的内收和外展使杖尖在体前沿地面左右灵活摆动或点去探索。 五、探索 探索,指盲人凭借杖尖划动或点触地面获得相关信息。 盲杖的作用在于帮助盲人行走时连续探索前面的路况。持杖探索是指盲人凭借杖尖划动或点触地面发出的声音,以及杖体震动的传感,获得路面质地、边缘路线及障碍物等信息。 ()探索方式 1直握持杖探索 无论是“握拳法”还是“握笔法”的直

7、提持杖,都是使杖体垂直地面探索脚前路面的情况。 动作方法: 握拳法或握笔法持杖,杖尖稍离地面,通过手腕动作使杖尖做前后、左右和上下探索。如遇有台阶存在,可将杖尖抵触台阶壁上提探知台阶的高度和深度,以及左右的距离。如在泥泞路面上,可用杖尖上下点触脚前泥水的深浅或路面的虚实。 2斜握持杖探索 斜握持杖可使杖体前伸,杖尖探索一步前的路面情况。 动作方法: 斜握法持杖,通过手腕的内收和外展使杖尖在体前沿地面左右略过于肩的灵活划动或连续点击。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为便于自己持杖行走又不妨碍他人,可手握杖体缩短杖身,使杖尖在脚前触地探索。 (二)路面质地探索 杖尖在不同质地的路面上点击或划动,会得到不同的声音

8、信息和震感信息。如,杖尖在平坦沥青或水泥的地面点击或划动,可听到清脆的声音,手感震动也较小。相反,在粗糙或破损的地面上,杖尖与地面摩擦较大,声音断续,震动传感也较强。总之,盲人可根据不同质地路面的传感信息确定行走方向和路线。 动作方法: 原地斜握法持杖,利用杖尖在地面上轻轻点击和小幅度的横向划动,听其声音和体会杖体震动的传感。 教学建议: (1)斜握法持杖,原地练习杖尖在地面上的点击和横向划动的探索动作。 (2)在不同质地的路面上做杖尖探索练习,指导盲人根据探索到的声音和震动传感判断路面的质地。 (三)边缘线探索 进线线,指路沿、墙根、栅栏、灌木丛屏等障碍的边缘。 动作方法: 盲人沿边缘线的延

9、伸方向站立,以边缘线对侧手斜握法持杖。做探索动作时,先探知前面的路况,后在另一边点触边线线。 (四)路面障碍探索 突出地面或道路上的任何一种物件,都可能成为盲人行走的障碍。利用盲杖深知路面的障碍,是盲人安全行走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 动作方法: 斜握法持杖,杖尖轻触地面做横向往返划动或点击的探索动作。当杖尖触及障碍物时,利用杖尖探索障碍物的大小、高低以及周围的情况,以便判断可否绕行。如果判断结果不能绕行,可将杖尖抵住障碍物底部,将盲杖缓缓竖起并换成直握法特杖,探知障碍物是台阶、楼梯还是其他庞大障碍物体。必要时,可用非特杖手的虎口沿杖体缓慢下移,触摸障碍物了解其性质和状态。 六、持杖行走 盲人在掌

10、握原地持杖探索路面和障碍物的基础上,可进行持杖行走的实践。 (一)行走探索 盲人持杖行走,基本上可采用“两点式触地”和“三点式触地”的探索方式。 1、两点式触地 两点式触地,指盲人持杖行走时以杖尖在体前左右两侧点地探索行进。 动作方法: 以右手持杖为例: 斜握法持杖,杖尖置于体前的左侧略超过肩部触地,左脚起步向前迈进时,持杖手腕外展使杖尖沿地面略呈弧形移向体前的右侧,略超过肩部触地;右脚迈进时,持杖手腕内收使杖尖沿地面略呈弧形摆向身体的左侧,略超过肩部触地。如此左右两点触地探索,逐步行进。 2、三点式触地 三点式触地,指盲人持杖行走时以杖尖在体前三次点地探索行进。 三点式触地行走,是两点式触地

11、的拓宽,主要用于较复杂地段和对边缘线的探索。 动作方法: 三点式触地探索行走的动作方法基本与两点式相同,只是行走过程中杖尖在体前做三次触地探索。前两点触地仍然是对行进路面的左右探索,而第三点则是点触进缘线或其他地面,此次点触杖尖需要稍远超出肩部,以探知边缘线或其他地段。 (二)持杖进出门 进出房门是盲人每天活动的必经之路。在家庭或熟悉场所的进出门自然是方便的,但在陌生环境的进出门尚需凭借盲杖的探索。 动作方法: 斜握法持杖行至门口处,如果盲杖探知门是开着且无门槛时,盲人可用杖尖左右点触门框后,将盲杖置于中间即可进出门;如有门槛可将杖尖在门框中间抵住门槛底部,慢慢竖起盲杖并换成握笔法持杖,同时小

12、步前移至门槛前,用杖尖探知门槛的高度后迈过门槛进出门。 盲杖探知门是关闭时,可将杖尖抵住门底,竖杖换握走近门前;先用非持杖手触摸找到门的把手试探门的开启方向,然后用靠近门铰链一侧的手(如是持杖手,可换另手直握持杖)推或拉将门充分打开;持杖手把盲杖移至体前直握探索进出门。进出门后,一定要将门轻轻地关上。 七、持杖上下楼梯 (一)上楼 动作方法: 斜握法持杖行至楼梯前,用杖尖探触最底层的起始级楼梯和扶手;持杖手换成提笔法持杖,沿起始级楼梯外缘划动并平行移靠楼梯扶手;扶稳后两脚尖与起始级楼梯壁垂直接触,同时杖尖探知起始级楼梯的高度和深度,起步上楼。上楼过程中杖尖要始终与上一级楼梯的边缘接触,当盲杖触

13、及不到楼梯时,表明此段阶梯已经结束,但盲人还需再上一级。盲人上完一段阶梯后,可沿楼梯扶手转向走到下一段阶梯的起始级楼梯,用同样的方法继续上楼。 (二)下楼 动作方法: 斜握法持杖缓步走近楼梯口处,用杖尖探索楼梯的边缘和扶手;仗尖沿楼梯前沿划动,平移靠近扶手一手扶稳。两脚尖感触并垂直于楼梯前沿站立;另一手斜提法持杖用杖尖探击下一级楼梯的前沿后,一脚起步下楼。下楼过程中,始终先用杖尖探准下一级楼梯的前沿后方可起步,直至探到平地时表明此段阶梯结束,但盲人还需再下一级楼梯。 八、携杖与置杖 (一)携杖 携杖,指盲人在行走、站立和落座时不再使用盲杖探索的持杖方法。 1行走携杖 动作方法: 盲人持杖在熟悉环境行走或在导盲随行过程中不需使用盲杖时,可将盲杖竖立提起收于身体一侧,既不要影响他人,又不能防碍自己行走。 2站立携杖 动作方法: 盲人停止持杖探索行走时,应立即竖起盲杖将杖尖收回体前或拄在脚面上。 3落座携杖 动作方法: 盲人持杖落座后,一般情况下可将盲杖竖起夹于两腿中间,手扶杖体靠近体前;如有学习、工作或其他行为时,应将杖体斜靠不影响自己动作的一侧肩部,或将盲杖置于脚下,以便腾出手来做事。 (二)置杖 置杖,指盲人不使用盲杖时放置盲杖的方法。 盲人持杖走进室内不再使用盲杖时,应将盲杖悬挂或稳固的竖立于固定的位置,以便再用时能及时、准确提取。4业界特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