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3023

上传人:我****草 文档编号:177111456 上传时间:2021-03-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302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302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302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3023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3023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30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302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1:定义454567830,747891034,按此规律,(2615)(103)的值为( )单项选择题A. 528B. 525C. 423D. 420 2:0.1,3.1,10.1,25.1,( )单项选择题A. 46.1B. 50.1C. 54.1D. 56.1 3:.单项选择题A. 1B. 13/15C. 7/9D. 17/15 4:一个总额为100万的项目分给甲、乙、丙、丁四个公司共同完成,甲、乙、丙、丁分到项目额的比例为请问甲分到的项目额为多少万( )单项选择题A. 35万B. 40万C. 45万D. 50万 5:有一只怪钟,每昼夜设计成10小时,每小时

2、100分钟,当这只怪钟显示5点时,实际上是中午12点,当这只怪钟显示8点50分时,实际上是什么时间( )单项选择题A. 17点50分B. 18点10分C. 20点04分D. 20点24分 6:一艘客船往返于甲、乙两个沿海城市之间,由甲市至乙市顺水航行,由乙市到甲市是逆水航行。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5海里,由甲市到乙市用了8小时,由乙市到甲市所用的时间是由甲市到乙市所用时间的1.5倍,则甲乙两个城市相距多少海里?( )单项选择题A. 270B. 260C. 240D. 280 7:1,27/15,2.6,51/15,( )单项选择题A. 21/15B. 21/5C. 5.2D. 6.2

3、8:。单项选择题A.B.C.D. 9:.单项选择题A. 25B. 30C. 40D. 50 10:.单项选择题A. 3/7B. 76/2568C. 652/27380D. 428/25440 11:.单项选择题A. 4B. 8C. 32D. 42 12:3,4,12,18,44,( )单项选择题A. 44B. 56C. 78D. 79 13:.单项选择题A. 8B. 6C. 4D. 2 14:0.2,4.04,20.008,()单项选择题A. 48.0032B. 40.0032C. 54.0016D. 61.0214 15:烧杯中装了100克浓度为10%的盐水。每次向该烧杯中加入不超过14克浓

4、度为50%的盐水。问最少加多少次之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能达到25%( )(假设烧杯中盐水不会溢出)单项选择题A. 6B. 5C. 4D. 3 16:1, 1, 2, 8, 64, ( )单项选择题A. 1024B. 1280C. 512D. 128 17:甲、乙两人计划从A地步行去B地,乙早上700出发,匀速步行前往,甲因事耽搁,900才出发。为了追上乙,甲决定跑步前进,跑步的速度是乙步行速度的2.5倍,但每跑半小时都需要休息半小时,那么甲什么时候才能追上乙( )单项选择题A. 1020B. 1210C. 1430D. 1610 18:5, 6, 9, 18, 45, ( )单项选择题A. 9

5、6B. 106C. 116D. 126 19:.单项选择题A. 39B. 40C. 41D. 42 20:.单项选择题A.B.C.D. 21:.单项选择题A. n+1B. nC.D. 22:0,2,2,5,4,7,( )单项选择题A. 6B. 5C. 4D. 3 23:2, 2, 7, 9, 16, 20, ( )单项选择题A. 28B. 29C. 30D. 31 24:.单项选择题A. 3/7B. 76/2568C. 428/25440D. 652/27380 25:老张上山速度为60米/分钟,原路返回的速度为100米/分钟,问老张往返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单项选择题A. 85米/分钟B.

6、80米/分钟C. 75米/分钟D. 70米/分钟 26:.单项选择题A.B.C.D. 27:.单项选择题A. 9B. 10C. 11D. 12 28:在数列2,3,5,8,12,17,23,中,第2012项被5除所得余数为( )单项选择题A. 1B. 3C. 2D. 4 29:某科研单位欲拿出一定的经费奖励获奖的科研人员,第一名可得到全部奖金的一半多1万元,第二名可得到剩余的一半多1万元,以此类推都得到剩余奖金的一半多1万元,若到第七名恰好将奖金分完,则该单位需要拿出奖金()万元。单项选择题A. 156B. 254C. 256D. 512 30:甲、乙、丙三人的月收入分别是6000元、3000

7、元、1000元。如果保持三人月收入比值不变而使平均月收入达到4000元,则丙的月收入增加了( )单项选择题A. 400元B. 200元C. 300元D. 350元 31:3,-15/4,14/5,-45/28,( )单项选择题A. 25/36B. 33/41C. 21/48D. 35/64 32:蓝天幼儿园小朋友在做剪纸活动,有一整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15厘米,底边上的高为22.5厘米,现在沿底边依次从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厘米的矩形纸条,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第几张()单项选择题A. 4B. 5C. 6D. 7 33:某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举行了3次义务劳动

8、,总计有112人次参加,在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问该单位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单项选择题A. 70B. 72C. 77D. 80 34:.单项选择题A. 7行1列B. 7行4列C. 8行6列D. 8行7列 35:甲、乙、丙三人参加满分为100分的英语口语考试。结果是:甲的成绩比乙、丙二人的平均分多7.5分,乙的成绩比甲、丙二人的平均分少6分。已知丙的成绩为80分,则这次考试三人的平均分是( )分。单项选择题A. 75B. 78C. 81D. 84 36:.单项选择题A. 5.9B. 1.83C. 6.5D. 7.8 37:2,

9、3, 10, 15, 26, ( )单项选择题A. 30B. 35C. 38D. 57 38:59.单项选择题A.B. 2C.D. 3 39:.单项选择题A. 8B. 6C. 4D. 2 40: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从东、西两个车站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客车和货车的行驶速度之比为4:3。两车相遇后,客车的行驶速度减少10%,货车的行驶速度增加20%,当客车到达西车站时,货车距离东车站还有17公里。东、西两个车站的距离是( )公里。单项选择题A. 59.5B. 77C. 119D. 154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A。三角符号代表着以符号前一个数为首项,符号后的数为项数,公差为1的一个等差数列。

10、用尾数计算法很容易可以求得尾数是8,A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D 解析 D。 9:答案D 解析 D。两两相除为等差数列。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A。原式可写为2013201320142014,2013的2013次方的尾数以3、9、7、1为周期循环,2013除以周期数4,余数为1,因此20132013尾数为周期的第一项3。2014的2014次方的尾数以4、6为周期循环,指数2014除以周期数2,余数为0,因此20

11、142014尾数为周期的最后一项6。两者相乘,即3*6=18,尾数为 8。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14:答案C 解析 C。小数部分为一个等比数列,下一项为0.0016。整数部分0302,4412,20522,?63254。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B。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B。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B。 30:答案B 解析 31:答案

12、B 解析 B。负号交替出现,不需要考虑。将原数列不含负号部分进行反约分:6/2,15/4,28/10,45/28;其中分子列的差数列9、13、17为等差数列,下一项为21,故原数列未知项的分子为452166;分母列的差数列2、6、18为等比数列,下一项为54,故原数列未知项的分母为542882,因此原数列的未知项为66/8233/41。故正确答案为B。 32:答案C 解析 C。由等比放缩特性,边长变为原来的n倍,那么角度不变,高度也变为原来高度的n倍,由已知得到正方形边长为3,所以,以正方形边长为底边的三角形边长为3,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底边长的比等于高度之比,因此高度之比为3:15=1:5,

13、总高度为22.5,分为5份,每份为4.5,所以剩余高度为18,因为矩形纸条高度为3厘米,所以高度18应该为第六张。 33:答案A 解析 A。根据题目条件,假设参加1次、2次、3次的人数分别为5X,4X,X。所以5X+2x(4X)+3x(X)=5X+8X+3X=112,X=7,所以一共参加劳动的人数为70人。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 34:答案D 解析 D。每行最后一个数分别为1、3、6、10、15、21、28、36、,显然35位于第8行,第8行中共有36-28=8个数,且偶数行中数从左到右排列,故35位于第7列,选D。 35:答案C 解析 C。 36:答案C 解析 C。将数列每项数字的整数部分拿出来看,分别是1、2、3、4、5、(6),只有C项满足条件。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D 解析 D。【解析】 39:答案A 解析 A。原式可写为2013201320142014,2013的2013次方的尾数以3、9、7、1为周期循环,2013除以周期数4,余数为1,因此20132013尾数为周期的第一项3。2014的2014次方的尾数以4、6为周期循环,指数2014除以周期数2,余数为0,因此20142014尾数为周期的最后一项6。两者相乘,即3*6=18,尾数为 8。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