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中考满分作文-心理学部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711137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中考满分作文-心理学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沈阳市中考满分作文-心理学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沈阳市中考满分作文-心理学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沈阳市中考满分作文-心理学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沈阳市中考满分作文-心理学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市中考满分作文-心理学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中考满分作文-心理学部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部分:一、选择题 1. 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 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 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 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2. 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A) A 个案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观察法 3. 英语考试中的完形填空题目,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的情境及已有知识填空,这里所运用的知觉特征是(C) A 知觉的理解性 B 知觉的恒常性 C 知觉的整体性 D 知觉的选择性 4. 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应

2、注意字体颜色的搭配,这是因为(C) A 活动的物体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B 新形的刺激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 色彩对比鲜明的刺激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 刺激强度大的物体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5. 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老师让他把该题重做 10 遍,这属于(C)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自我强化 6. 根据耶基斯一的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 A 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 B 在学生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愤 C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的慢慢引导 D 不论学生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7. 学生背诵课文

3、时常常是开头,结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出错,这主要是由于(D)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缺乏提取中介 D 既有前摄抑制也有倒摄抑制 8.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 2008 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时,此时全场都非常兴奋,大家都鼓掌以示高兴,这种情绪属于(A ) A.应激 B.激情 C.心境 D.情操 9.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以后遇到同样类型的问题还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B) A.原型启发 B.定势 C.迁移作用 D.功能固着 10.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已出现抽象思维,这种现象在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中属于那一阶段(D)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

4、.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1.学生做作业时,有的学生喜欢和别对答案,不敢肯定自己的回答,有的学生坚持自己的答案。坚信自己答案的学生认知风格属于(C) A 沉思型 B 冲动型 C 场独立型 D 场依存型 12.研究发现,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知识一般能记住 25%,通过听觉能力记住 15% ,如果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是 65% 这种促进记忆提高方法是(A) A 多感官参与 B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 复习方式多样化 D 及时复习 13.考试后,学生分析考试成败原因,并做出下一步计划和安排,这属于(B) A 精加工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复述策略 14 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

5、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 ”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B) A 信任感 B 自我同一感 C 主动感 D 勤奋感 15.学生由于喜欢某个教师所教的课程。这是(C) A 近因效应 B 首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一、选择题 1.反映了教育内部因素之外,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的是(A) A 教育规律 B 教育方针 C 教育政策 D 教育经验 2.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A)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培养 C普通教育学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主张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的

6、教育家是(B) A 卢梭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 夸尔纽斯 4.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与欧洲的(B)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 5.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A)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主观 6.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因为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B)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稳定性 D 个别差异性 7.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这体现了现代教育具有(C) A 历史性 B 阶段性 C 生产性 D 永恒性 8.教育目的应当从

7、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发展个性,增进他们个人价值的教育观点是(A)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形式教育论 D 实质教育 9.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D)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10.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哪一类为住?(A) A 综合课程 B 分科 C 综合实践活动 D 选修课程 11 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 A 教学 B 课外活动 C 生产活动 D 社会劳动 12.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这遵循的是(C) A

8、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13.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是(B) A 备课 B 上课 C 作业布置与批改 D 教学评价 14.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D)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识 D 道德行为 15.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是(A)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 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C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 培养和组织班集体 转贴于 :中国教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1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2人和动物学习的定义: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的往复过程习得(二)尝试错误学习的

9、基本规律三条原则:1准备律:有准备又学习满意;有准备不学习失落;无准备强制学习烦恼2练习律:练习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力量越大;不练习力量减少3效果律:结果对行为起关键作用现实应用:1 “做中学”2允许学生犯错误,从错误中学习3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意的积极结果4加强合理练习5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学习,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真题练习:1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_。2如果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按时完成作业,最合适的安排是()A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B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C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D惩罚儿童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答案:C解析:桑

10、代克的效果律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 ,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A准备率B练习率C效果率D刺激E条件反射答案:A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例如,巴甫洛夫在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都给它一个灯光,经过灯光和食物的几次结合之后,灯光一亮,狗就要流口水。这时,灯光成了食物的信号。也就是说这时狗已经形成了对灯光的条件反射。(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1)时间的重要性(2)条件反射的消退(3)消除难于形成2刺激泛化与分化(1)刺激泛化的定义及举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举一反三(2)刺激分化的定义

11、及举例:学生对褒义词和贬义词的区分(3)刺激泛化和分化的区别和联系:互补过程;泛化反应事物的相似性,分化反应事物的差异性练习:1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是 ()的。A.斯金纳B.桑代克C.巴甫洛夫D.加涅2判断: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就不会消退()3曾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小狗也产生恐惧,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答案:1.C2.错3.刺激泛化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白鼠压杠杆得到食物的实验1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2操作出现有强化刺激跟随操作概率增加3已被强化的操作不再有强化刺激跟随操作概率减弱甚至消失4与经典条件反射的区别:P52P54 表 3

12、2(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强化(1)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作用是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2)正强化和负强化:P52 定义及举例2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定义与举例 P53(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3消退:定义及作用 P53。4惩罚:定义及注意事项5与经典条件反射及桑代克的效果律的区别(三)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直接影响下, “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成为 20 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练习1判断: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对)2经过对违反校规校纪

13、的学生进行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B惩罚 C负强化D正强化答案:C解析:刺激减少(撤销处分)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巩固表现越来越好的行为) 1、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活动。4、注意的功能为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功能。5、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类型。6、有意注意 是主动的、自觉的注意,是注意的各哦机形式。7、德国心理学家为解释

14、知觉的整体现象曾经归纳出多种原则,其中主要有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和连接性等原则。8、记忆的种类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9、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组成。10、识记的是识别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11、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1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13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思考途径,探索各种可能结论思维。14、思维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以及具体化、系统化等环节。15、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

15、度体验。16、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经过克服困难及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17、需要、动机和兴趣都是人的个性倾向性即个体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他成分都是需要的变化形态。18、兴趣的品质包括:指向性、广博性、持久性和兴趣的效能性。19、智力的核心内容是(抽象思维能力)20、人在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诸方面都会表现出类型差异21、根据个体的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据的优势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性、情绪型和一致型。22、1990 年情感智力概念被正式。23、实现教育目的自觉性与坚韧性是教师的一致特征。24、态度形成一般要经过顺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三个阶段。25、态度的转变过程一般为解冻- 变化-凝固三个阶段。26、教师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权利另一个是人格影响即教师本人履行职责的努力和成效。27、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28、学习需要以个体的一定成熟为其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29、经验和施展证明,成熟受用尽废退的自然 法则所支配。30、学习必须适应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31、审题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的同时在头脑中形成课题的影响。32、技能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联系,使活动方式能够极少需要意识控制,能顺利、完善地进行时才形成。33、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