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8538

上传人:我****草 文档编号:177110825 上传时间:2021-03-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8538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8538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8538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8538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8538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85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_28538(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汇编1:在正方形草坪的正中有一个长方形池塘,池塘的周长是草坪的一半,面积是除池塘之外草坪面积的13,则池塘的长和宽之比为( )单项选择题A. 1:1B. 2:1C. 4:1D. 2:.单项选择题A. 选项1B. 选项2C. 选项3D. 选项4 3:.单项选择题A. 6B. 0.5C. 1D. 2 4:.单项选择题A. 6:1B. 7:1C. 8:1D. 9:1 5:.单项选择题A. 老黄B. 老侯C. 老王D. 不能确定 6:.单项选择题A. 3/7B. 76/2568C. 652/27380D. 428/25440 7:.单项选择题A. .B. .C. .D. .

2、 8:59.单项选择题A.B. 2C.D. 3 9:2,7,23,47,119,( )单项选择题A. 125B. 167C. 168D. 170 10:从1开始的自然数在正方形网格内按如图所示规律排列,第1个转弯数是2,第2个转弯数是3,第3个转弯数是5,第4个转弯数是7,第5个转弯数是10,则第22个转弯数是( )单项选择题A. 123B. 131C. 132D. 133 11:A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是B城市的1.25倍,同样交水费20元,在B城市比在A城市可多用2立方米水,那么A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是( )元。单项选择题A. 2B. 2.5C. 3D. 3.5 12:计算201918174

3、321=?( )单项选择题A. 18B. 22C. 10D. 20 13:.单项选择题A. 3/7B. 76/2568C. 652/27380D. 428/25440 14:法文和日文方向的外文编辑,其中既会英文又会日文的小李是唯一掌握一种以上外语的人。在这10人中,会法文的比会英文的多4人,是会日文人数的两倍。问只会英文的有几人( )单项选择题A. 2B. 0C. 3D. 1 15:由于汛期暴雨某路段发生塌陷,要进行抢修,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如果由甲工程队修,恰好按期完成;如果由乙工程队修,则要超过规定日期3天。如果两个工程队合作了2天,余下的部分由乙工程队单独做,正好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则规

4、定日期的天数是:单项选择题A. 4B. 5C. 6D. 7 16:.单项选择题A. 39B. 40C. 41D. 42 17:环形跑道长400米,老张、小王、小刘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围绕跑道分别慢走、跑步和骑自行车。已知三人的速度分别是1米/秒、3米/秒和6米/秒,问小王第3次超越老张时,小刘已经超越了小王多少次?()单项选择题A. 3B. 4C. 5D. 6 18:一家四口人的年龄之和为149岁,其中外公年龄、母亲年龄以及两人的年龄之和都是平方数,而父亲7年前的年龄正好是孩子年龄的6倍,问外公年龄上一次是孩子年龄的整数倍是在几年前?()单项选择题A. 9B. 8C. 7D. 6 19:-1,

5、 2, 0, 4, 4, 12, ( )单项选择题A. 4B. 8C. 12D. 20 20:小李有一部手机,手机充满电后,可供通话6小时或者供待机210小时。某天,小李乘坐火车,上车时手机处于满电状态,而当他下车时手机电量刚好耗尽。如果小李在火车上的通话时长相当于他乘坐火车时长的一半,其余时间手机均为待机状态,那么他乘坐火车的时长是( )。单项选择题A. 9小时10分B. 9小时30分C. 10小时20分D. 11小时40分 21:.单项选择题A.B.C.D. 22:一列客车长250米,一列货车长35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经过15秒,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5

6、3。问两车的速度相差多少( )单项选择题A. 10米/秒B. 15米/秒C. 25米/秒D. 30米/秒 23:如右图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12,AD的长度是CD的2倍,四边形EBCD与AED的面积之比为3:2,问AE的长度是多少( )单项选择题A. 6.9B. 7.1C. 7.2D. 7.4 24:.单项选择题A. 选项1B. 选项2C. 选项3D. 选项4 25:一间房屋的长、宽、高分别是6米、4米和3米,施工队员在房屋内表面上画一条封闭的线,其所画的线正好在一个平面上且该平面正好将房屋的空间分割为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部分,问其所画的线可能的最长距离和最短距离之间的差是多少米

7、?()单项选择题A. 6B.C. 8D. 26:0.2,6.8,-0.8,5.8,-1.8,4.8,( ),3.8单项选择题A. -2.8B. 3.8C. -4.8D. 5.8 27:小赵每工作9天连休三天,某次他在周五、周六和周日连休,问他下一次在周六、日连休是在本次连休之后的第几周?单项选择题A. 3B. 5C. 7D. 9 28:4, 9, 8, 11, 12, ( )单项选择题A. 13B. 14C. 17D. 19 29:59.单项选择题A.B. 2C.D. 3 30:甲乙两家商店购进同种商品,甲店进价比乙店便宜10。甲店按2O的利润定价,乙店按15的利润定价,乙店定价比甲店高28元

8、,则甲店进价是( )单项选择题A. 320元B. 360元C. 370元D. 400元 31:2, 2, 0, 4, 10, ( )单项选择题A. 12B. 15C. 16D. 18 32:-344,17,-2,5,( ),65单项选择题A. 86B. 124C. 162D. 227 33:2, 2, 0, 4, 10, ( )单项选择题A. 12B. 15C. 16D. 18 34:.单项选择题A. 8B. 9C. 13D. 16 35:3, 7, 13, 21, 31, ( )单项选择题A. 38B. 41C. 43D. 49 36:有甲、乙两瓶盐水,其浓度分别为16%和25%;质量分别为

9、600克和240克,若向这两瓶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水,使他们的浓度相同,则需要向这两瓶盐水中分别加入的水量为()单项选择题A. 320克B. 360克C. 370克D. 377克 37:某市有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工作效率比为3:4:5 甲队单独完成A工程需要25天,丙队单独完成B工程需要9天。现由甲队负责B工程,乙队负责A工程,而丙队先帮甲队工作若干天后转去帮助乙队工作。如希望两个工程同时开工同时竣工,则丙队要帮乙队工作多少天()单项选择题A. 6B. 7C. 8D. 9 38:.单项选择题A. .B. .C. .D. . 39:右图为某公园花展的规划图。其中,正方形面积的3/4是玫瑰花展区,园

10、形面积的6/7是郁金香花展区,且郁金花展区比玫瑰花展区多占地450平方米。那么,水池占地( )平方米。单项选择题A. 100B. 150C. 225D. 300 40:已知一内直径为1250px, 内高 2500px的圆柱形木桶,灌满了浓度为20%的盐水溶液,使其倾斜45度倒出部分溶液后放平,再加满清水,问此时木桶内盐水溶液的浓度是多少?单项选择题A. 10%B. 12.5%C. 13.3%D. 15%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A。设池塘的长度为a,宽度为b。赋池塘的面积为1,则除去池塘之外的草坪面积为3,则正方形草坪的面积为4,正方形草坪的边长为2。由题意得:a*b=1;a+b=2 ,代

11、入A选项,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技巧赋值法,代入排除法 2:答案D 解析 D。这是一道分数数列,属于整体观察法的题目:特征(1)前一个分子分母的乘积等于后一个以分数的分母,所以,空缺项的分母为23210=4830;特征(2)前一个分母分子之差等于后一个分数的分子,所以空缺项的分子为:21023=187,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3:答案A 解析 A。由题可知a0,b1,c2,故可排除C、D项。当a=1,b=2,c=3,12+22+32=14,代入题干1+2+3=6=2(1+1+1)=6,满足题意,故选A项。 4:答案D 解析 D。 5:答案B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C

12、解析 . 8:答案D 解析 D。【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D。枚举发现转弯处的数字一次加1,1,2,2,3,3,4,4,两两分组看为一个首项为2,公差为2,项数为11的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末项=22,因此 =(首项+末项)项数2=1211=132,再加上第一个数是1,因此第22个转弯为133。D项当选。 11:答案B 解析 B。花费同样水费时,价格之比等于用水量的反比,也即同样水费,B城市用水量是A城市的1.25倍,即B城用水量与A城用水量之比为5:4,而题中指出交20元水费B城市多用2立方米,因此20元水费可供A城市用水8立方米,

13、由此A城市水费的价格为2082.5元/立方米。 12:答案D 解析 D。本题属于计算类。将原式变形成(20-18)+(19-17)+(4-2)+(3-1)=2+2+2+2,共210=20。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D 解析 D。会一种语言看做一个人,则题目可以转换为11个人,解得英2,而其中1个除了会英语还会日语,所以只会英语的只有1人,D项当选。 15:答案C 解析 C。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B。 18:答案B 解析 B。本题目中,暗含条件:外公和母亲的年龄是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从最常用的6、8、10,可断定母亲和外公的年龄分别为36和64岁。则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和

14、为149-100=49,七年前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和为49-14=35岁,儿子七年前35/7=5岁,今年儿子12岁,代入:2年前:外公62,儿子10,不能整除;4年前:外公60,儿子8,不能整除;6年前:外公58,儿子6,不能整除;8年前:外公56,儿子4,可以整除。所以,本题目答案为B选项。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D。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D。这是一道分数数列,属于整体观察法的题目:特征(1)前一个分子分母的乘积等于后一个以分数的分母,所以,空缺项的分母为23210=4830;特征(2)前一个分母分子之差等于后一个分数的分子,所以空缺项的分子为:21023=187,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