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类蔬菜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上传人:松**** 文档编号:177107345 上传时间:2021-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豆荚类蔬菜虫害的发生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豆荚类蔬菜虫害的发生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豆荚类蔬菜虫害的发生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豆荚类蔬菜虫害的发生及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豆荚类蔬菜虫害的发生及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豆荚类蔬菜虫害的发生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豆荚类蔬菜虫害的发生及防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豆荚类蔬菜虫害的发生及防治1豆蚜豆蚜属同翅目,蚜科,危害豇豆、菜豆、豌豆、蚕豆等豆科作物。1.1危害症状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茎、花及豆荚的汁液,使叶片卷缩发黄,嫩荚变黄,严重时影响生长,造成减产。1.2生活习性成虫、若虫有群集性,常群集危害。豆蚜繁殖力强,条件适宜时,46天即可完成1代,每头无翅胎生雌蚜可产若蚜100多头,因此,极易造成严重危害。春末夏初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利于该虫发生和繁殖。旱地、坡地地块发生重。1.3防治方法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残株、落叶并烧毁,以减少虫口密度。药剂可选用25%抗蚜威水溶性分散剂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乳油150

2、0倍液,或21%氰马乳油6000倍液。2豌豆彩潜蝇2.1危害症状以幼虫在叶片表皮下的柔软组织中取食,食去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灰白色的蛇形潜道,内有黑色虫粪,影响生长,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上布满潜道,引起整个叶片枯死。幼虫还能潜食嫩荚及花梗,造成落花,影响结荚。2.2生活习性成虫很活跃,白天活动,出没于寄主间,进行摄食、交配和产卵,受惊扰时在株间飞翔或在原株上爬行。成虫吸食花蜜,或靠雌虫以产卵器刺破叶片,从刺孔中吸取汁液。每头雌虫在同一叶片上只产卵12粒,常在嫩叶叶背边缘。在自然条件下,有选择健壮植株产卵的习性。幼虫孵化后,很快就能取食叶肉,边食边向前钻,随着虫体的增大,隧道越

3、来越大。老熟后即在潜道末端化蛹。2.3防治方法早春潜叶蝇大量发生之前,及时铲除田间、田边杂草,同时,结合中耕除草,摘除下部虫量较多的叶片,将其集中处理。清除田间寄主,摘除有虫残体。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败叶。在成虫始盛期,悬挂黄板,诱杀成虫。必须抓住产卵盛期至孵化初期的关键期,即田间成虫大量飞翔,豌豆新叶背面有灰白色小点或初见危害状时用药。喷雾要均匀,以叶片湿润而不流水为宜,特别注重叶背喷药,喷药时间为上午和下午无风晴天进行。药剂可选用20%的微乳剂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喷雾防治。3豆荚斑暝危害大豆、豇豆、豌豆、菜豆、扁豆等豆科

4、作物。3.1危害症状以幼虫吃食花、荚和豆粒为主,(xx)严重时整个豆荚被吃空。3.2生活习性成虫昼伏叶背,夜晚活动,趋光性强,飞翔力不强。卵主要产在豆荚上。幼虫孵化后在荚上爬行或吐丝悬垂转荚,选荚后先在荚上吐丝作一小白丝囊,从丝囊下蛀入荚内,潜入豆粒中取食。幼虫老熟后离荚入土,结茧化蛹。3.3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以减少虫源。及时翻耕整地除草松土,杀死越冬幼虫和蛹。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冬、春灌水。在豆田架设黑光灯,诱杀成虫。每亩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25毫升,对水3050升均匀喷雾。或从现蕾开始,每10天喷蕾、花1次,可控制危害,如需兼治其它害虫,则应全面

5、喷药。4焰夜蛾危害豇豆、扁豆、大豆、白菜、油菜等。4.1危害症状幼虫取食叶片,形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也可危害花器。4.2生活习性成虫在上午和夜晚羽化,白天羽化后从土中爬上地面,稍停即可飞到隐蔽处。成虫夜间活动频繁,飞翔能力强。卵产于幼叶正面或背面、脉间或叶脉基部。单粒散产。幼虫不活泼,喜在中上部叶片上危害。幼虫共4个龄期,1龄历期23天,2龄历期56天,3龄历期78天,4龄历期910天。4.3防治方法成片安置黑光灯,进行测报和防治;人工捕杀幼虫。必要时可在幼虫3龄前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5大

6、豆食心虫5.1危害症状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轻者沿瓣缝将豆粒咬成沟,重者把豆粒吃掉大半,豆荚内充满粪便,降低产量和质量。5.2生活习性幼虫孵化后,很快钻入豆荚内危害,在荚内危害2030天以后,老熟大豆收割前后,幼虫在豆荚边缘穿孔脱荚,落地后入土越冬。在土壤中生活达10个月之久。5.3防治方法实行远距离大区轮作;适期早播,适期早收。施药时间以上午为宜,重点喷洒植株上部。药剂可选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6蚕豆象6.1危害症状幼虫蛀食新鲜蚕豆粒,在豆粒内蛀成空洞,受害率很高,受害后造成减产,豆种生活力下降,影响发芽。被蛀食后的

7、豆子有苦味,对品质有较大的影响。6.2生活习性蚕豆开花结荚时,越冬成虫飞到田间交尾,产卵于刚发育的嫩荚上,卵孵化后,幼虫钻入种子内生长,成虫如果羽化早,在蚕豆收获前且气候温和,即爬出豆粒,飞向田间觅场所越冬;如羽化迟,在蚕豆收获后就一同带入仓内、继续危害,羽化成成虫后,从种子内穿小孔飞出,躲藏越冬。成虫飞翔力强,有假死性,能耐饥45个月。6.3防治方法将豌豆种子放在日光下晒种,可杀死种子中的害虫;也可以用烧开的水,浸种子25秒钟,对种子发芽率无影响。卵孵化后幼虫即蛀入豆荚,务必在卵孵化前喷洒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0.6%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并尽量使每个豆荚均匀着药以提高防治效果。主要危害叶片。老叶发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缘,发病初期先出现水渍状褪绿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或半圆形大斑,中间灰白色,边缘青褐色,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出子实体,后期病斑上密集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斑连片,引起叶片干枯。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6%氧化亚铜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悬浮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23次。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