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5课《感悟珍珠港》课堂实录(冀教版八年级上)

上传人:in****us 文档编号:176449999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15课《感悟珍珠港》课堂实录(冀教版八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第15课《感悟珍珠港》课堂实录(冀教版八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第15课《感悟珍珠港》课堂实录(冀教版八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第15课《感悟珍珠港》课堂实录(冀教版八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第15课《感悟珍珠港》课堂实录(冀教版八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第15课《感悟珍珠港》课堂实录(冀教版八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15课《感悟珍珠港》课堂实录(冀教版八年级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悟珍珠港课堂实录师:请同学们欣赏好莱坞影片珍珠港的两个视频截图。(幻灯展示图片:风光旖旎的夏威夷海滩和弥漫在战火硝烟中的珍珠港)。看了第一幅图片,我们的同学能联想到些什么呢?生:我看见了金黄色的沙滩,耸立挺拔的椰树,还有如同法国人柔情似水的蓝眸般,闪耀着星光的蓝色太平洋。阳光、沙滩、我仿佛看见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人们自由自在地嬉闹着,多少张幸福满足的脸!师:真不错!真有想象力。表达能力也很好。那么第二张图片又会令你们想到什么?生:我们看到了战火、硝烟,这让我想到了流血、残肢、还冒着烟的断壁残垣师:我发现我们的同学想象中充满了画面感。好!通过第二幅画面上的景象,现在有谁能告诉我,这描述的是历史上

2、的哪一个著名事件?生: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师:很好。可以结合你的历史知识,跟我们说说这次事件发生的时间吗?以及你所知道的情况吗?生:这次事件发生在1941年12月7号。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军事基地。这致使在二战中还没投入反法西斯战斗中的美国,坚定了反法西斯的信念,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斗中来。师:很好,谢谢你的介绍。我再补充一些情况。在这次偷袭中,由于美国自身的忽视,缺乏了相应的抵抗,美军人员死亡2403人,失踪255人,受伤1178人。综合而言,美军在珍珠港的大型军舰损失约50%,飞机损失约70%,人员伤亡约三四千人,整个太平洋舰队在偷袭的那刻仿佛待宰的羔羊,几乎没有抵抗。多少生灵无辜遇难!

3、我们所看到的第二幅画面真实记载了受难时的珍珠港。(扫视全班,用缓慢的语调)现在,我有个问题要问大家在这次事件中,日本和美国究竟谁是真正的赢家?下面,带着我的问题,让我们随着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一起,走进那硝烟散尽后,伤痛却至今不能散去的珍珠港;体味作者从人类历史上这一惨剧中得到的感悟。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写于珍珠港事件六十年后,携带着人类抹之不去的伤痛的散文感悟珍珠港。(板书课题:珍珠港)师: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自己把课文读一读。找一找,哪些段落揭示了珍珠港遭受到重创,把这些段落标注下来。师:(两分钟后)下面请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两点。一点我的语调变化;哪个地方舒缓低沉,哪个地方语调抬高了。

4、其二注意字词正音。师:(范读完毕)好。刚才大家听得都非常认真。可能大家注意到了,当我读到珍珠港事件中,美军大规模伤亡,损失惨重时,我的语调沉痛哀婉;可是念到一些作者对于战争的反思这些议论性语言时,我的音调怎么样?哎,提高了。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感同身受。现在,我想让同学们找一找,文中哪些段落可看出珍珠港受到了重创?生:第五段,“其中有一千一百七十名海军将士长眠”生:第七段。“罗斯福仍然不相信如此强大的美军基地,怎么竟然会如此不堪一击。”师:很好,还有吗?生:第八段。“二千四百零三名美国人,灵魂与硝烟融入蓝天。”生:第九段,“九分钟之内,战舰与一千一百七十名船员一并迅疾沉没”;第十段,“它庞大的身躯

5、像一头巨兽残留的骨骸巨大的平台陷于水下一米左右深处”师:找的都非常准确。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强大的美军舰队如此不堪一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能不能用我们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生:第七段,“有恃无恐的骄傲与轻敌”(板书:有恃无恐的骄傲与轻敌)师:噢?美军的“有恃无恐与轻敌”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生:当日本第一批轰炸机临近时,美国的讯息却被错误的判断;当日本的战机从航母上起飞时,美国的士兵在椰树下度假,姑娘们在沙滩上跳舞;当日本大规模空袭开始时,美国人还若无其事、无动于衷,刊登广告!师:说得很精彩。其实主要是课文的第几小节?生:(齐声)第六节。师:好。我们齐声把第六小节读一下。看看当时美国人是如何的

6、骄傲和轻敌的。师:(待学生读完)其实,从第六小节中,我们挖掘到作者铺设的三组对比当日本第一批轰炸机临近时,美国的讯息却被错误的判断;当日本的战舰从航母上起飞时,美国的士兵在椰树下度假,姑娘们在沙滩上跳舞;当日本大规模空袭开始时,美国人还若无其事、无动于衷,刊登广告!而从这三组对比中,恰恰突出说明了正是由于美军思想的懈怠,给了敌人可乘之机。(板书:三组对比)师:现在我再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结合题目,思考一下作者如何划分层次的?哪一部分最为重要?生:一至五小节写珍珠港所见;六至八节作者详细描写了珍珠港事件的具体过程,并且指出了美军惨败的原因;九至十二节是描写亚利山那号残骸,其中也有些对战争的感悟;

7、十三至二十五节是作者对战争的感悟。结合题目,我觉得,最后一部分最为重要。(板书:珍珠港所见追忆往事亚利山那残骸战争的感悟) 1-5 6-8 9-12 13-25师:同学们同意吗?师:(在同学们认同后)好。那么,让我们从这些表现作者感悟的段落中,找一些具体能表达作者感悟的句子来。三、精读语段,分析探究生:第十二节,“如果亚利山那号健在,”生:二十节,“在某种情况下,偶尔侥幸的成功,也许是失败之母。”生:十九节,“世上的许多事情,都带有自杀性质”生:二十四节,“人类呀,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师:找同学把这几小节,给大家朗读一下。读的时候注意语气。师:(四位同学读完后)在这些

8、句子中,哪一句最能表现作者对战争问题所持有的见解?生:“人类呀,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师:大家同意吗?为什么是这句?生:同意。我觉得这句可以视为作者由衷的呼告。它不仅展现了一个善良、正义、希望世界和平的作者形象,并可以突出作者个人观点。师:对。这句话可以说是作者一路“行驶”下来,最想对我们说的话。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善良、正义、希望世界和平的心怀。这在文章行将结束的时候,起了点题的作用,突出了全文的主旨,是全文的文眼所在。(板书:文眼“人类啊”)师: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如何将海上纪念堂,亚利山那号残骸和珍珠港事件串联起来的?生:作者先从海上纪念堂写起,然后对当年事件的追

9、述,接着写沉号残骸,最后写了感悟。师:不错。其实在我们对课文解读的过程中就已经阐述过了。作者从海上纪念堂写起,引出对当年事变的追述,描写了亚利山那号残骸,抒发了对牺牲者的悼念,接下来便开始了独特的感悟。这是我们要理清楚的。师:作者在畅谈感悟时,表现手法灵活多样,除了独特的议论外,还用了许多修辞。请同学们找出一些来。生:比喻。十三节,“从灰兰色的海水中,升起一滴琥珀色的气泡像是从海底冒出的一朵硕大的热带花卉。”“最外围的一圈已渐渐泛白,如一只巨大的伞状水母,令人惊绝。”生:十五节,“继而,各种颜色交织翻滚像是一幅动态的现代绘画”生:还有二十节,“以暴易暴是一条危机四伏的钢索”,“远海上涌来的浪如

10、抖动一匹残旧的绸布。”生:还有拟人。十二节,“清澈的海水中五色斑斓的热带游鱼他们是亚利山那号沉舰最忠实的陪伴者。”师:刚刚同学们找的都很正确。我们发现没有?在大家找的句子中,哪些意象出现的频率最多?生:热带游鱼、气泡。师:确实。时而泛起的气泡、活泼游动的小鱼,这些意象我们怎么理解?生:我觉得在文中,作者将泛起的气泡和阵亡士兵的呼吸故意画上等号,它展示给我们的是幅烙着死亡标志的景象。而小鱼,我觉得在作者笔下,它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给它的都是些有温度的限定词“五彩斑斓”、“美丽活泼”。我感觉作者刻意勾勒两幅生与死的画面,而且把他们摆放在曾经弥漫战火,如今海不扬波的同一片海域中;他们产生强劲的视觉冲击

11、力。师:非常棒!套用一句话你太有才了!这位同学充分调动了他的感官,去体味这其中的内涵,答得非常好。可以说,泛起的气泡和自由自在的小鱼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他们突出强调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只有伤痛和死亡,只有消灭战争,人类才可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师:回顾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是围绕一般特征进行解读的。也就是从“形”和“神”两方面入手,去领悟文章的内容。先抓住线索,揣摩作者的构思;再在意境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最后从字里行间推敲作者语言,对其内涵进行再挖掘。这也是我们欣赏散文的一般方法。师:现在,我想再次问大家那个问题,我在一开始向大家提的那个问题在战争中谁是真正的赢家?生:战争中永远没有赢家。

12、只要战争存在,我们就永远没有好日子过。生:对。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把和平的理念传达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师:(中肯,语气凝重)同学们讲的都很对。只要有战争存在,珍珠港的悲剧就仍有可能重新上演。我现在给大家读一组数据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整个欧洲及西亚、非洲和远东15亿人卷入,3000多万人伤亡,无数财产受损;第二次世界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17亿人卷入,9000多万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伤亡,经济损失4万亿美元;核大国的核武器拥有量足以使我们的星球被毁灭几百次。如果任何武装冲突的升级导致了核武器的滥用,人类文明将不复存在。10秒钟我们就可倒退到石器时代面对这些,作为一个有良知,正义和善良的人类,他终将明白,战争没有胜利者,对和平的追求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师:我这里给大家留一个题目:从“南京,和平,鲜花,忏悔,铭刻,反思,战争,未来,自由,反抗,崛起,活教材,狂热,祈祷,沉默,民族,历史,废墟,辉煌,游戏”这些词语中选择十个左右,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一段文字。结合我们总结的欣赏散文的一般方法。(展示题板)这节课,我们从张抗抗身上读到了人类对和平的追求。我希望,从这节课后,从这个课堂上走出去的每一位同学,都树立起这样的价值观追求和平,永不止步!(板书:战争没有胜利者!追求和平,永不止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