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教学反思和教研论文系列之语文学科:语文教学质量反思与提高质量思路

上传人:in****us 文档编号:176449774 上传时间:2021-03-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冈教学反思和教研论文系列之语文学科:语文教学质量反思与提高质量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黄冈教学反思和教研论文系列之语文学科:语文教学质量反思与提高质量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冈教学反思和教研论文系列之语文学科:语文教学质量反思与提高质量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冈教学反思和教研论文系列之语文学科:语文教学质量反思与提高质量思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质量反思与提高质量思路黄冈市双庙中学何佳彬 语文教学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教育者的升华,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的办学思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 结合我校实际,构建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语文教学更加着重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广泛的能力,培养学生有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实现规范加选择,合格加特长的教学方法。 当前自己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语文教学质量较差,虽有改变,但仍不理想,没有达到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希望值,与学校的定位,跨越式

2、发展理念和规划不相协调; 2、教学质量意识不够,缺乏科学、合理、统一、协调的组织体系; 3、课堂教学(1)方法单一,教学针对性不强,利用率不高;(2)目标意识不强,教学设计不充分,随意性很大;(3)课标把握不当,使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 4、教学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方法指导;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开发较少,对学生的科学态度、人文精神培养少 5、在课程改革中,新教材和老教材的使用没有什么变化。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是发挥教师潜能的主要场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着重采取以下思路:一、提高认识,让参与教学改革成

3、为自己的自主行为第一是让每一堂课都有效,让每一名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进步;第二让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优化,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目标都清晰,环节之间的过渡有层次性、递进性、发展性;第三课堂教学的“四率”指标高。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这种理念如何落实到自己的教学行为当中,这就需要自己积极探索有具体性、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二、细化常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1、细化教学常规,强化自身的执行意识。坚持教学常规每日完成,扎实做好教学过程质量关。加强母语的积累,狠抓作文教学。加强双基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力度。技能训练要面向全体学

4、生,重点发展。坚持走课堂渗透、兴趣小组、日常辅导相结合,巩固发展特色。2、狠抓教学质量。要认真组织教学质量分析,扎实有效提升学生成绩。要总结上一年的经验,力争继续保持班级的质量优势3、抓好起始阶段。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共同努力把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头等工作来做。4、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尤其是培辅工作要建立差生辅导转化档案,实行立体管理,促进学困生的根本转变。三、参加校本教研,学习教育新理念,拓宽课堂教学内涵1、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树立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

5、理念,不断拓展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中的功能与作用。2、注重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志向水平。善于发掘语文学科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爱学、乐学。3、努力拓展学习视野,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结合我校一直开展的大阅读活动多向学生介绍课外知识,推荐课外读物,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并创造条件为学生开通多种信息渠道,激发学生自由学习的兴趣。4、注重鼓励、激发学生自信心。善于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善于掌握学生的情绪,能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不嘲讽,不冷漠,不吝惜赞词,并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格的塑造,完善人的品格,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5、特别关心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习困难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热情耐心,不歧视,不讽刺。要调查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重点辅导,注重鼓励,分层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四、优化教学环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以学情定模式。 2、着重培养学生的两种习惯。第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第二: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积极参加集体备课为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有力的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