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637713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练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B 4A 5D 二、辨析题 1、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 19 世纪,但没有停留于 19 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2、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2、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

3、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第一章辨析题及材料题答案1 2C 3B 4C 5D 6 7C 8 9D 10 11B 12 13 14 C 15D 16 17D 18 19 20C 21 22 23C 24 25 26 27 28 29 30 31D 32 33D 34B 35A 36A 37D 38D 39B 40C 41A 42D 43A 44B 45D 46D 47A 48B 49D 50A 51D 52B 53D 54D 二、辨析题1、答案要点:(1)正确。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哲学都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被人认识的,即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但一部分唯心主义哲学也认为世

4、界是可知的。(2)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在认识论上坚持反映论,即坚持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坚持人的认识是认识自己的感觉或是对“客观精神”的自我认识。 2、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物质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觉的事物共同本质的抽象,客观实在性是它的唯一特性。而看得见摸得着是具体事物的个性。此观点混淆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特性的关系。 3、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脱离物质谈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4 答案要点: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意识依赖

5、于物质,但同时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又不是机械的、的简单的摹写,而是在主动选择基础上的创造性过程,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5、答案要点:错误。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无条件性,但并不是不需要任何条件,而是指矛盾的斗争性存在于一定的条件之中,又能突破原有条件的限制,并能创造新的条件。6、答案要点:错误(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2)真相是从正面直接表现事物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的表现了事物本质。所以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7、答案要点:错误(1)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承认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但

6、是形而上学也不完全否认联系和发展,比如庸俗进化论,它也承认事物的发展,不过,它只承认事物量变而否认质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承认联系和发展不能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后区别开来。(2)不仅承认联系和发展,同时还必须承认内在矛盾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的观点,才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8、答案要点:错误。(1)发展是是质变,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2)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它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说发展都是质变。(2)但并非任何质变都是发展,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有三种不同趋势:一种是倒

7、退、向下的;另一种是上升的、前进的,也可以是平行的。只有上升的、前进的持变才是发展。因此,说质变即发展是错误的。9、答案要点:错误。(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原理的内容。(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既包括矛盾的客观存在又包括矛盾的解决、转化,没有矛盾的解决和转化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因此事物的发展并不在于矛盾的多少。如果认为矛盾越多越好,就会人为地制造矛盾,这是否认矛盾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10、答案要点:错误(1)从形式上看,量变同质变相比较,是缓慢的、渐进的、不显著的;质变则表现为迅速的、突然的、显著的。这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之一。但是,它不是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2)量变和质变

8、的根本区别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原有的度,量变是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原有度的突破,是量变的渐进性的中断,是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因而,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原有的度,是否引起事物的质的变化,才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11、答案要点:正确。(1)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不仅表现必然性,而且对事物发展起重要作用。(2)世界历史的客观进程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如果否认偶然性的作用,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在世界历史研究上就会导致宿命论,就会把它理解为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所决定的。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9、:(1)物质是在一定时空中运动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材料中的那个人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背离了物质运动规律,静止地看问题,思想、办法不能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 2、答案要点:(1)材料说明了意识的本质理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其内容是客观的。任何意识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产生的根源。(2)结合材料说明:材料中那些新词的出现正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离开了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意识无从产生。3、答案要点:(1)材料说明了意识的反作用原理。(2)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

10、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错误的意识能误导人们的行为,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3)材料中楚军的溃败主要是心理、意志的瓦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常理,把木梳卖给和尚,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靠的是观念的转变,思维的创新。4、答案要点:(1)材料说明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随意改变规律,人们只能去认识和利用规律。(2)上述材料中的人不但没能帮助老树,反而促其更早死亡,是因为他们的

11、爱违背了客观规律。因此,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必须严格的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5、答案要点:(1)中国跳水队感谢萨乌丁是因为他在给中国跳水队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中国跳水技术的发展,进步。(2)说明了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其内容包括: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通过矛盾双方的竞高争长,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造成矛盾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为对立面的转化,为事物的质变准备条件。在质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通过彻底的矛盾斗争,才有旧矛盾统一体的分裂和新矛盾统一体的产生。(3)结合材料分析:竞争对手的

12、存在,给自己造成一定压力,迫使自己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为迎接更严峻的考验和竞争练好内功。 6、答案要点:(1)这句话反映了矛盾的同一性原理。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2)结合材料:优势和劣势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优势和劣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要能够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积极乐观地面对不幸和劣势,通过自身的勤奋刻苦和坚持不懈,就可能在挫折中积蓄力量,将劣势转化成优势“活出生命的色彩”。 7、答案要点:(1)材料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2)客观世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3)结合材料分析。 8、答案要点:

13、(1)关羽和齐备都没有分清主次,结果因小失大,不仅命丧黄泉,而且导致吴蜀联盟的破裂。而诸葛亮的方略符合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了重点论。(2)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即抓重点,否则就找不到重点,把握不了中心,也就无从确定解决矛盾的办法。(2)结合材料分析 9、答案要点:(1)材料使用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2)该方法的哲学基础是本质和现象的辨证关系原理。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14、而本质正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3)结合材料 10、答案要点:(1)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它符合质量互变规律。(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结合材料 11、答案要点:(1)材料揭示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原理。(2)基本理论内容:一方面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另一方面,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它总是受必然性的支配。(3)结合材料分析:“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如果没有长期艰苦的思索,没有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积累,偶然的现象就不可能转化为机遇。所以命运永远掌握在我们自己

15、手中。 12、答案要点:(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趋势和关系。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材料中医生和患者构成了一对矛盾,他们之间不仅仅存在着对立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存在着同一

16、的关系。对立表现在二者的身份不同,同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与疾病作斗争。以往的观念更多的只注意到二者的对立,而忽视了二者的同一关系。通过这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使医生认识到了二者的同一性,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加强了“尊重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同时,这次活动也起到了缓和医患矛盾,解决医疗纠纷的作用,促进了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2)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人固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使自然属性从属和包含于社会属性之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这讲的是人的自然属性。“更要看到生病的人”,这说的是人的社会属性。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患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的人,只需要物理上的治疗,同时还是社会的人,需要人格上的尊重。医患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作为一名医生,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同时还需要有爱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