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版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628331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陕西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陕西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第 I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纯粹”觅得“好声音”张颐武最近, 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

2、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 ,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今天的“80 后” 、 “90 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

3、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4、。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

5、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 年 8 月 7 日,有删节)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公众的这些争议值得反思,引起争议之处需要改进。B 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是因为它邀请了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参与到节目中来。C.中国好声音让年轻人的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的梦想能够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因而赢得了公众。D.选秀节目对“80 后” 、 “90 后”青年一代的焦虑未加具体的指点, 中国好声音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6、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与众不同,它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B 中国好声音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C.中国好声音里的选手们一旦凭借舞台上优异的综合表现成为刘欢、那英的学生,就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D.这些年来公众对干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因此中国好声音中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因不够真实就引发了一些争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好声音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 ,让他们的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

7、以延伸,最终成为歌唱家。B今天的青年一代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这是他们焦虑的原因。C.标题中的“纯粹”一词在这篇文章中有两个意义指向一是中国好声音寻求音乐的本质;二是选手们的真实、诚信。D.选手们的经历更加真实,他们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只有这样, 中国好声音这个优秀的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8 题。 (19 分)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

8、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博出狱,又变性名,为咸验治数百,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自请且留此县,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既白驾办,博出就车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迁琅邪太守。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

9、事,右曹掾吏皆移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乃召见诸曹吏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郡中大惊。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平天下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吏,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吏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 ”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吏,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

10、,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节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 )【注】二千石:指郡太守。移:旧时公文的一种。谳(yn):审判定罪。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以公卿子著材知名 著:显著B、博本武吏,不更文法 更:更改C、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论:论罪,判定罪行D、正监以为博苟强 强:逞强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博办事“奇谲”的一组是(3 分)( )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博本武吏,不更文法 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视事数年,大改其俗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

11、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游。尽管出身低微,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相识相知,并在关键时刻以他的智谋舍身救人。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立即斩杀了组织者,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几年时间使琅邪的陋习有了很大的改变。D朱博处事凌厉。每次升调改换官职到一个新的岗位,他常常先在下属面前展示自己的才智和威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

12、罪。 (4 分)译文:_ (2)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3 分) 译文: _ (3)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3 分)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朱诗,完成 8_9 题。早 行黄庭坚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闻鸡凭早晏,占斗辨西东。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注 (1)失枕:失眠。 (2)凭:凭定,断定。早晏:早晚。占:占候,诗中指观察天文现象。斗:北斗星,古人依靠北斗星来指引方向。 。辔:驾牲口的噘子、缰绳。行露:指路旁的露水,8.这首诗题为“早行” ,诗中是如何体现“早行”的?(5 分)9.这首诗在抒情上有何特点

13、?诗中诗人的感情有无变化?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每空 1 分) (1) 云青青兮欲雨 ,_。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 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2) _ , 石破天惊逗秋雨 。 (李贺李凭箜篌引 ) (3) _ ,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 。(贾谊过秦论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

14、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清 名梁晓声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子诚是我以前的学生,关系近好。今年清明后,约我去他老家西南某山区的茶村玩。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那会儿茶农们都前往茶站交茶。大叶茶装在竹篓,一元一斤;芽茶装塑料袋里,二十元一斤。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近一米七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八十三了。 ”“八十三还采茶!”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嫁给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成分问题,回村务农。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各村“说春” 。 “说春”就是按照黄历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她丈夫以唱代说,脱口成秀。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