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628227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 分钟 分数:150 分注意事项:I 卷填涂在答题卡上,II 卷写在答题纸上。第 1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的闭幕不久,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就在韩国首尔召开,包括“核俱乐部”国家在内的 50 余国和国际组织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商全球核安全大计。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一周年、核设施受创风险上升的今天,建立“无核武器世界”的梦想依然遥远,但人类正在越来越科学理性地运用这一现代“普罗米修斯之火” ,让核能在更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光明与温暖。核能与安全的双重变奏,只是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的普遍挑战的一个缩影

2、。德国社会学家贝克认为,工业文明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造就了舒适安逸的生存环境,同时也 带来了巨大风险,因此现代社会也是一个风险社会。 从脆弱金融体系下不断发展的欧债危机,到马里政变引发的社会动荡;从法国图卢兹市犹太学校枪声大作酿成的“国家悲剧” ,到网购用户对支付账号被盗的担忧不管金融还是政治,社会还是信息网络,风险的每一次积聚、酝酿与爆发,总是伴生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对中国来说,风险社会的安全挑战无疑更加纷繁复杂。当中国人史无前例地融入现代化潮流中时,文明的幸福与痛苦像咖啡与方糖一样,同时融入人们的生活体验中。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国人淡忘了饥饿的记忆,而毒奶粉、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

3、题此起彼伏, “吃得饱”以后如何“吃得放心” ,成为刻在餐桌上的一个问号;高铁技术的进步,让人们在风驰电掣中找到了新的时空感受,但触目惊心的追尾事故,带来了“系好安全带”的深刻警醒;汽车社会的到来,使居民们享受着城市生活的便利与惬意,但PM2.5 引起的环境焦虑,让全社会更加靠近“空气质量也是民生”的共识。KS5UKS5U在一个越来越现代化的社会中,风险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性。2003 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系统型风险”的概念,强调在现代社会中,要害系统可能会变得更加脆弱,成为影响 21 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华尔街金融衍生品泛滥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福岛电站核泄漏带来全球性恐慌

4、,无不说明了这一点。风险成系统,治理也要成系统。但现代社会利益分化、分工细化,让治理风险时很难有效整合资源和力量。于是,协调变得更加重要。大到各国领导人举行峰会商议解决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核能安全等问题,力求达成全球层面的共识与行动,小到市政、卫生、交警、工商、城管、居民委员会各方面共同参与,让一条街道变得整洁有序,消除交通隐患和火灾风险,处处都体现出合作治理风险的重要性。当然,与传统的应急式规避风险相比,现代社会的风险应对机制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社会协同,也更加凸显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比如,日前出台的“十二五”医改实施方案,以健全全民医保体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为

5、三大突破点,从不同方面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制度弊端,就是要从全局出发,构筑起更加有效的医疗安全网,为 13 亿中国人的健康与幸福护航。 环球人物 (2012 年第9 期)1下列选项中关于“风险时代 ”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目前人类无法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的梦想,所以这个世界将一直处在风险时代之中。B工业文明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每一个国家创造了舒适安逸的物质环境,同时也给每一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C不管金融还是政治,社会还是信息网络,风险的每一次积聚、酝酿与爆发,总是伴生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未来将面临更多纷繁复杂的安全挑战。D现代社会中, “系统型风

6、险 ”可能会加大,国际金融危机、 福 岛电站核泄漏,就说明了这一点。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虽然无法实现“无核武器世界”之梦想,但是人类力争科学理性地运用“普罗米修斯式”的核技术,以便使之能为人类提供光明与温暖。B现代社会利益分化、分工细化,让治理风险时很难有效整合资源。我国在应对风险时,也重视源头治理和社会协同,凸显顶层设计,取得了一些成效。C中国步入了现代化潮流中,人们体验到了文明所带来的幸福,也不无例外地品尝到了文明带来的痛苦。D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城市 生活的便利与惬意,但也不得不关注空气质量问题,因为空气质量也是民生的内容。3下列选项中对原文信息分

7、析和判断正确的一项( ) (3 分)A中国出现了纷繁复杂的风险致使中国人在吃、住、行方面出现了焦虑,足见生活质量大大下降。B核问题只是众多人类要面对的问题之一,越来越现代化的社会中,人类将用自己的智慧迎接更多 的挑战。C为了在风险时代守护好幸福,各国更应注重源头治理,不能停滞在传统的应急式规避风险的做法上,只有这样做,变得更为主动才更有效。D全球风险从发达国家开始,波及到世界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风险会越来越大。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

8、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称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时修神宗实录 ,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

9、事府事,寻转左侍郎。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时政在阉竖,党祸酷烈。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拟之米芾、赵孟頫云。同时以善书名

10、者,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邢、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选自明史董其昌传 )【注】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KS5UKS5UA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 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 /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B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 /名闻外国/ 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C.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 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 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D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 名闻外国/其

11、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字”是古人成年时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 “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其长官为礼部尚书,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 “出阁”在文中指皇帝的长子就学读书。 “出阁”在古文中意义丰富。如皇子出就封国,阁臣出任外职,公主下嫁,宫女出嫁。后“出阁”用为女子出嫁的统称。D “致仕”在文中意为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 “致事” 、 “致政” 、 “休致”等词来指官员辞职归家。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12、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3 分) 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上,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里安葬。 B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C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暗中施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并取得很大成就,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頫,后又称他为“南董”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其昌即拜疏求去,

13、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 (5 分)(2)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 9 题。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晁补之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8这首词上片所描写的景象,起笔四句与最后四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请简要叙述。(5 分)9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主要运用了

14、哪些手法来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来表达过 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 ”也曾出现过。(3) 逍遥游中以 “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 11 ) 、四( 12 )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5、( 25 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25 分)玉米的馨香邢庆杰那片玉米还在空旷的秋野上葱葱郁郁。黄昏了。夕阳从西面的地平线上透射过来,映得玉米叶子金光闪闪,弥漫出一种辉煌、神圣的色彩。三儿站在名为“秋种指挥部”的帐篷前,痴迷地望着那片葱郁的玉米。早晨,三儿刚从篷内的小钢丝床上爬起来,乡长的吉普车便停到了门前。乡长没进门,只对三儿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忙忙地走了。三儿便在乡长那几句话的余音里呆了半晌。明天一早,县领导要来这里检查秋收进度,你抓紧把那片站着的玉米搞掉,必要时,可以动用乡农机站的拖拉机强制。乡长说。三儿知道,那片唯一还站着的玉米至今还末成熟,它属于“沈单七号” ,生长期比普通品种长十多天,但玉米个儿大籽粒饱满,产量高。三儿还是去找了那片玉米的主人一个五十多岁,瘦瘦的汉子,佝偻着腰。三儿一说明来意,老汉眼里便有浑浊的泪涌落下来。KS5UKS5U俺还指望这片玉米给俺娃子定亲哩,这汉子为难地垂下了瘦瘦的头。三儿的心里便酸酸的。三儿也是一个农民,因为稿子写的好,才被乡政府招聘当了报道员,和正式干部一样使用。三儿进了乡政府之后,村里的人突然都对他客气起来。连平日里从不用正眼看他的支书也请他撮了一顿。所以三儿很珍惜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