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主题论唐代美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622750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鉴赏主题论唐代美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美术鉴赏主题论唐代美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美术鉴赏主题论唐代美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美术鉴赏主题论唐代美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美术鉴赏主题论唐代美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鉴赏主题论唐代美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鉴赏主题论唐代美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对唐代仕女画的赏 析姓 名 陈沛城重兴九年制学校 二 0 一四 年二月目 录摘要I1.唐代仕女画概况1.1 发展简要(3)2.、唐代仕女画特点2.1 隋唐盛唐绘画特点(4)3. 张萱、周昉3.1 虢国夫人图(6)3.1 簪花仕女图(8)参考文献(9)摘 要唐代以前的画家,大都以人物画为主,就是少数以山水、花鸟或其他画种见长的画家,纵观唐代绘画史,仕女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而逐步发展和完善从楚墓中的帛画人物龙凤帛画来看,唐代的人物画是不可抹去的一笔。唐代以前,人物画的内容鲜有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表现。而入唐以后,画家们则开始大量的描绘当时的社会现实。贵胄仕女、鞍马人物、功臣将相以及那些重大的

2、政治事件都是画家们所关注的对象。正因如此,如今的我们才依然可以透过唐代画家们所流传下来的画卷,唐代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经济的发展、政权的稳定,使得唐人很注重对现实世界的追求,唐代的宗教美术越来越世俗化。我国远在西汉軚侯妻墓葬帛画之前,就已有仕女形象出现了,至唐代形成独立画科,五代时期技法更加完善,一直发展至今 唐代仕女画在中国古代仕女画发展史占有重要。现我将对唐代仕女画的发展历程、外表特征和个性及仕女画的画法技巧、构图特点等做相关简述。关键词:唐代人物工笔仕女画及特征 以肥为美 艳丽的色彩 1、仕女画概况:工笔仕女画是中国画题材的一个重要门类。 “仕女画”最初为以士大夫与贵族女子

3、为题材的人物画,后来专指以古代女子人物为题材的中国画。中国的仕女画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繁荣兴盛于唐代。现存最早的仕女画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仕女画在发展过程中,其表现领域也不断扩展。 “仕女画”作为一个概念、一种题材门类、一种规模而论,就目前资料记载,应从唐代开始。其代表画家有张萱、周肪等。他们笔下的仕女,大都是上层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贵族和名门淑女。他们用工整的笔法,追求艳丽的色彩向人们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妇女闲逸的生活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张萱、周昉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仕女画家。周昉笔下的簪花仕女图 、 挥扇仕女图代表了唐代宫苑仕女画在形神兼备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画家在造型上注重写实求真,

4、女子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健壮,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大唐盛世下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丰腴雍容中的雅致,正是盛唐美人所独有的。画家将帝国的繁荣,绽开在那些花样面容上,流光溢彩,令人颠倒沉醉。这种美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迎合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们的审美意趣,而备受瞩目,并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二、唐代绘画艺术特点唐朝绘画不仅名家辈出,而且在题材内容、作画技法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初唐绘画,以宗教佛像和贵族人物画为主。名家有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等,现存的太宗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就是阎立本的杰作。盛唐以后,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题材大大开阔,画法也有新的创造,人物画开始以世俗生活为内容,山水画也日益兴

5、盛起来。最有成就的画家是吴道子,他是画工出身,对人物画和山水画都有很高的造诣,有“画圣”之称,现存的送子天王图 ,据说就是他的作品。在画法技巧上,吴道子在传统的兰叶描和西域的铁线描之外,创造出一种莼菜条的笔法。他还发展了梁朝张僧繇用的晕染法,于焦墨痕中,别施彩色,微分深浅,使画富有立体感。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以画金碧山水著名,设色绚丽,描绘工细,景物逼真,是山水画北派之祖。唐朝还有许多长于画花鸟禽兽的画家,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韩滉戴嵩画牛,都著称于世。寺院、石窟和陵墓中的壁画,是唐朝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敦煌千佛洞的壁画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空前的,其题材虽以佛经故事为主,但也大量地

6、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这些壁画的无名作者用生动的笔调,描绘出当时的现实生活,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壁画中的飞天,窟顶的藻井图案,也是富有独创精神和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解放后在陕西西安附近发掘的唐朝淮安王李寿、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永泰公主李仙蕙等陵墓中出土了大批壁画。这些作品色彩鲜艳,场面宏伟,生动活泼,内容极其丰富,形象地反映了唐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这些壁画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盛唐以后,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题材大大开阔,画法也有新的创造,人物画开始以世俗生活为内容,山水画也日益兴盛起来。 唐朝还有许多长于画花鸟禽兽的画家,如薛稷画鹤、曹霸

7、、韩干画马,韩滉戴嵩画牛,都著称于世。 寺院、石窟和陵墓中的壁画,是唐朝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敦煌千佛洞的壁画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空前的,其题材虽以佛经故事为主,但也大量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如耕地、收获、拉纤、伐木、射猎以及角抵、乐舞等。那些供养人画,更是当时历史的写真。这些壁画的无名作者用生动的笔调,描绘出当时的现实生活,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壁画中的飞天,窟顶的藻井图案,也是富有独创精神和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中国唐代时期(公元 618 年-公元 907 年) ,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由于隋、唐两代全国的统一,特别是唐代中期的一百多年间,政治

8、稳定,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中外文化交流也相当活跃,这一时期是中国绘画史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 当时涌现了大批的著名画家,有记载的就有 200 多人。画家不断吸收西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艺术表现技巧更加丰富,创作题材也比较广泛。人物画越来越注意反映现实生活和刻画人物的精神气质;山水画分出青绿和水墨两大体系,产生南方、北方不同的地域风格;花鸟画创立工笔设色和水墨淡彩、没骨等多种表现方法,宗教画也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可以说,唐代时期的绘画成就,超过了以前各代,影响到当时的东方各国,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吴道子创作的人物很有特色,与东晋(公元 317-公元 420 年)顾

9、恺之不同,他改变了以前画风那种粗细一样的铁线描,善于有节奏的兰叶描。突破南北朝时期(公元 420-公元 581 年)的艺术形式,形成独特的风格。吴道子善于把握人物传神生动,注意整体形象的塑造,所画女子壁画十分精彩。他的风格影响到日本、韩国等地。 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才很多。唐代早期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来自西域的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父子,唐代中期的张萱、周和后期的卢楞伽、孙位等,都非常有名。周的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唐代贵族妇女悠闲生活的一个片断,画面上共有五个贵妇人和一个挥着宫扇的宫女。这五个贵妇人的面容发式都很相似,她们有的在逗玩着小狗,有的在看手中采来的鲜花,有的在漫步,

10、十分悠闲的样子,这是宫廷生活空虚、寂寞、平静的真实写照。妇女们身上的衣服色彩非常鲜艳华丽,周画得很逼真,连外面穿的很薄的纱衣,都画出了质感。唐代人物画家中比较有成就的人,还有韩,擅长画牛羊,他的作品有:文苑图 、 田家移居图 、 田家风俗图等,现存作品五牛图 ,画了五头样子不同的黄牛,有的吃草,有的回头舐舌,有的缓步慢行,笔墨层次丰富,神态生动。 作为人物画重要的组成部分-唐代壁画艺术水平也非常高超。人物造型由粗犷转向精细,外型描画准确生动,男子外貌雍容,女子体态丰肥,艳丽多姿。菩萨像,端庄文静,温柔亲切。这些都表明隋、唐时期的绘画,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人们重视现世的感受,已超过对佛国天堂的信

11、仰。画师们凭着自己对现实的热枕,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绚丽的图卷,他们非凡的创造力和高度的写实技巧,使隋代、唐代宗教绘画的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充分地发挥唐代的绘画在隋的基础上有了全面的发展,隋代的绘画风格,承前启后,有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来自各地,集中于京畿的画家,大多擅长宗教题材,也善于描写贵族生活。作为人物活动环境的山水,由于重视了比例,较好地表现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山水画开始独立出来。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花鸟与走兽也作为一个独立画科引起人们注意,可谓异彩纷呈。初唐时的人物画发展最大,山水画则沿袭隋代的细密作风,花鸟画已经出现个别名家,宗教绘画的世

12、俗化倾向逐渐明显和增多。从已发现的乾陵陪葬墓壁画的山水画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的比较简单的斧劈皴。以薛稷、殷仲容为代表的花鸟画,则设色和水墨的形式都已出现。此外,这时最著名的画家还有阎立德与康萨陀等。他们的作品和作风丰富了初唐时期的画坛,为盛唐画风的突变奠定了基础。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没有流传,但是我们从乾陵各陪葬墓的壁画、新疆出土的绢画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当时他们不同的风格。盛唐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也是一个出现了巨人与全新风格的时代。宗教绘画更趋世俗化,经变绘画又有发展。不同地区的画法交融为一,产生了颇受欢迎的新样式,以丰肥为时尚的现实妇女进入画面。以吴道子、

13、张萱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从初唐的政治事件描绘转为描写日常生活,造型更加准确生动,在心理刻划与细节的描写上超过了前代的画家。而山水画则在此时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代表的画家有李昭道、吴道子和张璪,分工细和粗放两种。破墨山水也开始出现。花鸟画的发展虽不象人物画和山水画那样成熟,但在牛马画方面却名家辈出,曹霸、韩干、陈闳、韩滉与韦偃等都是个中好手。此外,著名的画家王维、卢稜伽、梁令瓒等也名重于时,时至今日还能看到他们的传世作品或者后世的摹本。中晚唐的绘画,一方面完善盛唐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开拓了新的领域。此时,以周昉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及宗教画更见完备。而王墨等人的山水画则发生了变异,盛行树石题材,渐用

14、重墨,泼墨山水也开始出现。边鸾、滕昌祐、刁光胤等的花鸟画作品则体现出了花鸟画的日臻完善。此外,李真与孙位也是当时的著名画家。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已无从得见,但从日渐发现的出土作品与壁画中,可以让我们想见当时的盛况。隋代的著名的画家有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和展子虔,孙尚子与尉迟跋质那亦名重于时。他们各有所长,如杨擅朝廷簪组,董擅台阁,展擅车马。他们大多继承了前代的传统,更多地受到顾恺之的影响,作风近于密体。孙尚子则善为战笔,甚有气力,尉迟跋质那来自新疆的于阗,善画外国佛像。唐朝的人物画的内容由取材历史故事转而把目光对准当代的重大政治事件和功臣勋将。中原风格和边区风格并行不悖,亦相互影响。以阎立本为

15、代表的中原作风的人物肖像画,继承了北朝杨子华与南朝张僧繇的传统,在把握人物造型和气质上有所前进,用笔洗炼圆劲,赋色沉着典雅,富于概括性。以尉迟乙僧为代表的边陲作风的人物佛像画,造型则富于变化,有一定的凹凸感,用笔紧劲屈曲,设色浓厚鲜明,仕女画的用笔既要有粗有细,也要有墨色浓淡的区别。而人物的描法以游丝描为主,行笔轻细柔媚,匀力平和,特别是在色彩的辅佐下成功地展示出纱罗和肌肤的质感。画家在手臂上的轻纱敷染淡色,深于露肤而淡于纱,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传达出柔和、恬静的美感。画家也很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使人物外形特征更为显著,也更具有形式美感。线描形式的笔法创造,是唐代工笔人物画的一个成就;用色的大胆、色彩的富丽,是唐代仕女画的特点。例如阎立本的步辇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佚名宫乐图等等,都主要采用朱砂和石绿这两种对比色,以突出人物的形体、服饰美,敷色精微,或典雅富丽、或柔丽多姿;构图注意远近高低、错落有致;勾线劲细,甚至使衣纹都显得圆转流畅,极具装饰意味,蕴涵强烈的装饰美感。这些工笔人物画鼎盛时期的经典作品,体现了装饰性和绘画性的高度和谐。 尤为可喜的是,在工笔人物画跨入成熟期乃至于鼎盛期时,一些大画家以及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参与了绘画理论的总结提炼,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传统绘画法则和审美理念的理论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